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自是君王不永年——诸葛亮的偶像乐毅(5)主笔:张小粤

公元前285年 , 燕国王宫 , 燕昭王单独召见乐毅 。

“寡人改革已经十年 , 如今我国已经兵强马壮 , 我想伐齐 , 爱卿可有对策?”

“齐国原本就有霸国的基业 , 土地广阔人口众多 , 如果以我一国之力不可能单独打败齐国 。 ”

“爱卿可有对策?”

“如果大王一定要攻打它 , 我们可以联合赵国、楚国、魏国以及秦国一起 。 ”

“甚好 , 爱卿可否前往赵国结盟?”

乐毅领了燕昭王的任命 , 作为使臣前往赵国 。

(一)齐闵王惹众怒

公元前287年 , 齐、楚、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 , 双方僵持不下 , 这时候齐闵王做了件特别不地道的事情 , 齐军转头撇下联军独自去攻打宋国 , 在公元前286年攻灭宋国 , 独吞了宋国的领地 。

这个举动就好比吃鸡里约队友们好了一起攻秦国守着的楼 , 结果队友们都在攻楼的时候 , 齐国这哥们跑一边的房子里去捡装备 , 结果队友们团灭 , 你说恼火不恼火?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 , 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

放鸽子其实事小 , 那个年代合纵连横的大家都干过这种事情 , 但是最重要的是齐国独吞并了宋国这块肥肉 , 当时宋国是天下的经济中心 , 尤其是陶邑 , 济水、荷水在此地交汇 , 顺济水而上可以到达秦和三晋 , 顺济水而下达到齐国境内 , 通过荷水可到达楚国 , 可以说是当时最重要的货品流通要道 。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 , 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

古代没有铁路飞机高速公路 , 陆地运输依靠人拉马驮运力低且不说 , 路途遥远而且凶险 , 而且耗费也大 , 因为运输的人自己就要吃喝 , 而河运速度快消耗小在古代无疑是最优的选择 , 但你的货物要从陶邑路过 , 交个过路费吧 , 与现在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是一个道理 , 河运税收之丰厚 , 直到清朝末期都还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 。

陶邑这个地方不仅齐闵王喜欢 , 全天下人都喜欢 , 尤其是当时秦国的相国魏冉 。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 , 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

(二)乐毅的大胃口

齐国的地理位置东边靠海 , 另外三面连接燕赵魏楚 , 此时齐国主力驻扎在刚攻灭的宋国 , 在乐毅的构想中 , 燕国如果联合赵、魏、楚三国从三个方向夹击齐国 , 定能让齐国首尾不能相顾 , 则攻齐大业可成 。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 攻齐攻到什么程度?

其实所谓的合纵并不是全针对秦国 , 而是谁强就合纵打谁 , 战国时期精彩纷呈的合纵连横 , 目的都是为了让七国之间保持战略的平衡 , 并不是要真的灭了谁 。

比如公元前298年孟尝君主导的齐魏赵合纵攻秦 , 就很顺利得攻入了函谷关 , 但是并没有继续前进灭秦 , 在秦国割地后双方罢兵 。 再比如公元前287年的五国合纵攻秦更像一种战略威胁 , 双方并没有真正的交锋 , 秦国取消帝制 , 割地求和后双方罢兵 。 由此可见合纵只要让各国之间互相战略平衡即可 , 不是真的要打得你死我活 。

齐国当时刚刚吞并了宋国 , 拿下了天下最富有的陶邑 , 实力大增 , 如果齐闵王这么发展下去 , 战国东西两强的格局必然变成一家独大 , 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 此时燕国合纵攻齐是最好的时机 。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 , 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

图: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的齐闵王

燕昭王的本意只要给齐国一点教训割点地就算报了仇 , 但乐毅有更大的胃口 , 用灭齐报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从后面燕军孤军深入齐境时 , 各方震惊的表现来看 , 这个计划乐毅并没向任何人透露 。

(三)乐毅使赵

公元前285年在燕王宫对话后 , 乐毅领了燕昭王的命 , 做为使臣回到了赵国 , 十年了 , 终于回来了 , 故国依旧 , 故人却已不在 。

当时赵国国相就是沙丘之乱中发迹的李兑 , 赵成死后 , 他成了赵国说一不二的权臣 , 他一直以来的策略都是与秦国对抗 , 这与十年前的清洗“主父派”有很大的关系 , 赵武灵王在位时与秦国修好 , 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将楼缓进入秦国致力于秦赵的友好事业 , 最后做到了秦国国相 。 从策略上来说有可能是赵武灵王想麻痹秦国 , 为他发动突然袭击做准备 , 但无论如何赵武灵王在位时与秦国表面上起码是友好的 。

李兑掌权之后派人到秦国 , 劝说秦昭襄王罢免了楼缓的相国 , 楼缓有苦说不出 , 有家不能回 , 从此对赵国怀恨在心 , 蓄意破坏秦赵关系 , 可以说李兑抗秦的策略与楼缓有很大的关系 。

另外就是齐闵王开给他的一张支票 , 齐闵王曾经向李兑许诺 , 攻下宋国后 , 将陶邑送给李兑 , 条件时赵国不能攻打齐国 , 李兑做到了 , 结果支票成了空头支票 , 李兑有苦说不出 。

而赵国朝廷内部也分裂成了两派 , 以大将韩徐为为主的抗齐派在近些年也有了抬头的趋势 , 在公元前287年 , 赵国以赵梁为将进攻齐国 , 公元前286年 , 韩徐为领兵进攻齐国 , 在乐毅使赵之前 , 赵国的策略已经渐渐由西方转向东方 。

乐毅到达赵国后 , 先去拜访了赵国的抗齐派官员 , 目标一致 , 一拍即合 , 在乐毅面见赵惠文王之前抗齐派就已经把风吹得差不多了 。

面见赵惠文王异常顺利 , 燕昭王派往魏国的使者也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 《史记》载“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 , 皆争合从与燕伐齐” 。

乐毅使赵的一个额外收获就是赵惠文王派人说服了秦国参加合纵出兵伐齐 , 秦国的此次参战更多是出于魏相魏冉的私心 , 从秦军济西之战后的动向以及战后魏冉获得陶邑封地这件事情就很清楚了 , 同时秦国顺带手把韩国也给带上了 。

出乎乐毅意料的是楚国拒绝参加此次合纵 , 其实很好理解 , 楚国常年被秦国欺负 , 各种被套路 , 智商被碾压还打不过 , 如果要颁发一个战国最悲催君王奖 , 楚怀王是有一号的 , 可以说楚国常年生活在秦国的阴影中 。 如果有一个强齐能够与秦国对抗 , 这样自己的战略压力会小很多 , 如果变成秦国独大 , 那么楚国必定是秦国攻略的重点对象 。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 , 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

(四)决战来临

燕昭王倾全国之力 , 组织了国内所有能用的军队交给乐毅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后世战神韩信领兵在外就敢与刘邦谈条件 , 可见燕昭王对乐毅的信任 , 同时秦、赵、魏、韩也出兵 , 由乐毅统一指挥 , 在赵国境内集结完毕 , 向齐国西边的前哨进发 。

关于联军组成伐齐的时间 , 通常认为是在公元前284年 , 但《史记·赵世家》中记载“十四年 , 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 , 取灵丘 。 ”《史记·秦本纪》中也记载 , “二十二年 , 蒙武伐齐 。 ”《史记·田仲敬完世家》中对这一年秦攻齐的事情也做了记载 , “三十九年 , 秦来伐 , 拔我列城九 。 ”

而齐闵王见联军攻来 , 立刻组织齐国所有的有生力量迎击联军 , 联军通过山东高唐后在济水河西岸与齐军主力遭遇 , 双方将在此地展开决战 , 乐毅也将迎来自己此生的巅峰之作 。

(五)合纵的忧伤

公元前284年 , 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入齐国 , 在济水河西岸与齐军主力遭遇 , 一场决定战国结局的战役即将展开 , 但主帅乐毅愁眉不展 。

齐国的主帅是触子 , 副将是达子 , 触子的应对方法就是一个 , 拖!率领齐军与五国联军在济西对峙 , 绝不主动出击 , 因为他明白合纵真正的内涵 。

燕昭王誓要复仇齐国 , 倾尽全国之力伐齐 , 但其他四国就没有这么强烈的作战意愿了 , 前面说过合纵就是为了保持战略平衡 , 组成联军也就是为了让被合纵对象服个软 , 大家达到威胁目的就行 , 谁都不会真的太卖力去打 , 况且秦赵也拿到了齐国的地盘就算是得到了便宜 , 像三年前公元前287年的合纵攻秦各国都各怀心思 , 谁都不进兵 , 最后秦国取消帝号 , 各国后勤消耗得差不多就撤了 。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 , 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

(六)后勤保障

五国联军的后勤保障显然也不如齐军 , 秦国在今天陕西、魏国韩国都在今天的河南地区 , 以当时的运输条件从这些地方运输后勤物资到山东河北交界的地方是不环保也不经济的 , 路途中间的损耗、运粮队伍自己还要消耗粮食 , 最后运到前线不会剩下多少 , 五国联军的后勤保障是要依靠紧邻济西战区的燕赵两国提供 , 而且所谓后勤不光是粮食 , 还有服装、马匹、武器装备、医疗药物等各个方面 。

拿粮食供应来说 , 燕国所处的地带气候寒冷 , 那时候没有大棚种植技术 , 不可能一年四季都产粮 , 燕国虽取得了辽东之地 , 但粮食产量相较气候温暖的中原地区要低得多 , 燕国用数量换取质量 , 扩大生产面积获得产量的提升 。

另外一点 , 合纵攻齐期间粮食的供应不光是给军队 , 还有国内的内需 , 这次合纵燕国出动了全国的青壮力 , 青壮年都上前线打仗 , 国内的粮食生产要依靠留下的老幼妇孺 , 以老幼妇孺的生产力粮食是肯定要大量减产的 , 内需的不足就要依靠国家储备粮来填补 。 为了这次合纵可以说燕昭王拿出了执政三十年的储备 , 对燕昭王来说这是一把豪赌 。

而赵国又能有多少余粮来供给联军 , 用近些年比较流行的观点来说明一个问题 , 长平之战中赵国四十万大军与秦国对峙五个月 , 赵国后勤保障消耗不起 , 不得不换掉廉颇 , 让赵括与秦军进行决战 , 由此可以看出赵国的后勤 , 能够给四十万军队维持四到五个月的时间

齐国有多少军队史籍中没有记载 , 但齐闵王这次出动了全国青壮年是可以确定的 , 从《战国策·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中苏秦给齐宣王算的一笔账中可以知道光齐国国都临淄可动用的青壮年就有二十万 , 虽然可能有所夸张 , 但齐国集全国之力拼凑三十万人的军队在济西不成问题 。

“临淄之中七万户 , 臣窃度之 , 下户三男子 , 三七二十一万 , 不待发于远县 , 而临淄之卒 , 固以二十一万矣 。 ”

——《战国策·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 , “十则围之 , 五则攻之 , 倍则战之 , 敌则能战之 , 少则能逃之 , 不若则能避之 。 ”从双方对峙来看 , 联军的兵力应是与齐国相当 , 也就说燕赵两国要承担将近三十万人的军需供给 , 这对燕赵这两个产粮本就不多的国家来说 , 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

从双方驻扎的位置来看 , 齐国占据着济水河道 , 通过济水后勤物资可以很快捷的运到齐军驻地 , 而联军的位置则要差的多 , 要依靠陆地运输 , 陆地运输的损耗和困难是要远远大于河运的 , 只要不主动出击而消耗联军 , 齐军占据天时地利 。

而对乐毅来说 , 联军必须打一个“快”字 , 在齐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快速推进 。 但是楚国没有参加合纵让乐毅的攻齐策出现了一个致命的漏洞 , 也让齐闵王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 没有了南面的威胁 , 他可以抽调在宋国的齐军主力北上 , 再在齐国境内组织青壮年来到济西前线 , 就这样双方形成了对峙的状态 。

齐军坚守不出 , 乐毅很无奈 , 强攻是不可能强攻的 , 这辈子都没办法强攻 , 他也清楚自己的后勤还能支撑多久 , 难道攻齐就要这样不了了之?乐毅整日愁眉不展 。

(七)人和

如果齐军按照主帅触子的策略坚决执行下去 , 最后的结局无非就是齐闵王服个软 , 再吐一点宋国无关痛痒的地方出来 , 这次合纵也就不了了之 , 对齐国来说不伤筋不动骨 , 虽然乐毅有雄心要灭齐 , 但如果联军撤去 , 单凭燕国一国之兵力不可能吃掉军备齐整的齐军 。 齐军虽占据天时地利 , 但是唯独少了一样 , 人和 。

齐闵王自公元前301年即位 , 垂沙击败楚国、观津之战击溃三晋、权之战横扫燕军、主导合纵攻入秦国函谷关、吞并宋国 , 四处征伐国力强劲 , 如果齐闵王要对各国君主说一句话 , 那应该是“对不起 , 我不是针对你 , 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

连续的胜利让齐闵王膨胀 , 自大且自负 , 傲娇的齐闵王要的是一战击溃联军 , 让六国从此俯首 , 所以才会在济西倾全国之力 , 触子的策略与他心中的雄心壮志显然是相违背的 , 于是齐闵王做出了他这一生最失误的决策 。

(八)将帅失和

齐军大营 , 高级军事会议 , 主持人 , 齐闵王 , 参会人 , 触子、达子等高级将领 。

“大军为何停滞不前?”齐闵王问到 。

“我军占据天时地利 , 联军组建在外时间已经超过一年有余 , 其兵思归 , 而我军在本国作战 , 此为天时 , 我军占据济水河道 , 军需供给便捷 , 此为地利 , 占据天时地利 , 只需消耗联军 , 其必然不战而退”

“住口 , 胆小鬼 , 我军军容正盛 , 应出击全歼联军 。 ”

“大王 , 纵观五国联军虽然声势浩大 , 但其心不齐 , 况且军需供给依靠燕赵 , 以燕赵目前国力再供给大军不会超过半年 。 ”

“半年?岂不让天下人嘲笑我当了半年的缩头乌龟?我军当主动出击歼灭联军!”

“大王 , 万万不可 , 一旦有失 , 动摇我国国本 , 则我国危矣 。 ”

“寡人自即位以来 ,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我要让联军看看寡人的厉害 。 你如果不出兵与联军决战 , 我就灭了你的族 , 挖了你祖坟 。 ”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六国多次合纵都未能灭秦 , 为何五国合纵一次就把强大齐国给灭了?// //

触子无言 , 默默领命 , 但心中愤愤不平 。

触子下令 , 齐军整装 , 向乐毅下了战书 , 准备与联军展开决战 。

战书送到乐毅手中 , 此时乐毅已经知道了齐军高级军事会议上将帅失和的情况 , 原本在乐毅脸上的愁容终于舒展开了 , 传令全军 , “吃饱喝足 , 准备与齐军决战 。 ”

济水河滚滚东流 , 当夜 , 乐毅一夜无眠 , 一场决定战国结局的大战就要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