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习俗(礼仪漫谈)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巴勒斯坦习俗(礼仪漫谈)
|
|
巴勒斯坦儿童在水中消夏 。 新华社 |
交 往
巴勒斯坦人多为穆斯林 , 见面时必说:“阿斯兰姆阿莱古姆” , 意为“真主保佑” 。 见面礼节是握手 , 但男女相见时 , 女子主动伸手才可相握 。 好友久别重逢会拥抱 , 典型的动作是拥抱3次:头靠左、头靠右、头再靠左 。 大多数人遵循伊斯兰教规 , 不抽烟、不喝酒 。
巴勒斯坦女性不见男客人 , 不随丈夫参加社交活动 , 因而日常宴席上只有男士 , 没有女眷 。 婚宴上 , 男女分两处就坐 。
应邀参加节日欢宴 , 巴勒斯坦人有送小花圈的习惯 , 花圈尺寸很小 , 且花色带有喜庆色彩 。 过年时 , 妇女们出门拜年会随身携带红粉 , 见了亲友将红粉涂在对方前额上 , 以表示祝贺 。
饮 食
巴勒斯坦人的主食是烤饼、面包和大米 。 粗面饼“恰巴蒂”是当地人必备的主食 , 此外还有油饼、油炸土豆馅三角等 。 大米常常做成黄油抓饭和肉抓饭 , 婚宴上必定端上染有颜色的甜米饭 。 手抓饭或大饼配咖喱羊肉、鸡肉 , 是当地最常见的食品搭配 。
巴勒斯坦人口味偏辣 , 无论做肉、鱼、豆类 , 还是做蔬菜 , 都会放辣椒 。 其烹调方式不是炒 , 而是炖 , 牛羊肉、鸡、鱼以及各种豆类、蔬菜均炖得烂熟 。 他们用胡椒、姜黄制作的咖哩食品相当闻名 。
他们吃饭不用刀叉、筷子 , 而是在净手后 , 以右手抓取饭食 。 他们喜欢喝茶 , 招待客人时 , 主人一般会亲自烹煮红茶 , 同时还会端上夹心饼干、蛋糕、点心等让客人品尝 。
节日家庭聚会 , 少不了“希施巴拉克” , 类似中国的馄饨 。 其馅料一般是羊肉、洋葱加香料 。 小麦粉加水和成面团后 , 做面皮儿不用擀面杖 , 而是用杯状小圆桶压制而成 。 将适当馅料放入皮内 , 包成类似中国馄饨状 , 放进烤箱烤熟 , 与酸奶、蒜末等一同食用 。
服 饰
社交场合 , 巴勒斯坦人一般穿西服或传统服装 。 休闲时 , 年轻人多穿牛仔裤、夹克衫、T恤 , 姑娘们也爱穿花裙子 。
巴勒斯坦男人的传统服装 , 多由半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和农民手工制作 , 黑白两色是其特点 , 如白色长袍、粗呢斗篷、黑色灯笼裤 , 佩戴白色或黑、白色相间的头巾 , 脖颈上缠绕宽大围巾 。 女人也着袍装、扎头巾 。 老年妇女的袍装以黑色为主 , 而年轻女子的袍装、头巾色彩丰富 。 女子服装常饰有刺绣 , 如几何图案以及树木、花草、鸟兽图案等 。 袍装适合于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 , 走动时会产生通风的效果 , 能起到祛热降暑的作用 。
婚 俗
巴勒斯坦法定婚龄是男子16岁 , 女子15岁 。 儿子长大 , 母亲会直接到女方家提亲 。 若双方满意 , 男女可当面相亲 。 求亲要举行仪式 , 男方家人和德高望重族人全都到场 。 订亲更隆重 , 在宗教法官见证下签订婚约 , 确保双方婚姻自愿 。 必不可少的是 , 订婚时需支付彩礼 , 众人吃甜点心“库纳法” 。
婚礼活动颇多 , 通常会持续一周 , 其中包括各自的告别单身晚会、婚宴、答谢等 。 新娘打扮最受关注 , 习惯将凤仙花捣碎 , 以其红色汁液涂饰新娘的双手、双脚 。 新娘礼服美观、华贵 , 共分7套 , 上面缀满金片和钞票 , 其颜色分别为白、红、绿、黄、蓝、青和黑 。 婚礼期间会不时更换礼服 , 至于什么时间、什么场合穿什么礼服 , 都会严格遵照传统 , 有专人指导 。
开 斋
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 , 历时1个月 。 斋月里 , 巴勒斯坦人凌晨3时吃早饭 , 晚8时吃晚饭 , 白天(早4时至晚8时)不进食 。 他们的开斋节如同中国的新年 , 张灯结彩 , 热闹非凡 。 节前 , 妇女们大包小包地购置食品、鲜花和气球 。 节日期间 , 清真寺广场上盛况空前 , 数百乃至上千穆斯林身穿传统服装 , 一般是男女分为两片聚集 , 进行节日礼拜 。
斋月期间 , 当地非穆斯林群众也会自觉遵从这一节日习惯 , 不在公共场合进食 。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 船葬是一种什么习俗?不说你未必知道!
- 春节习俗有哪些,您知道吗
- 从《水浒传》来看宋朝人那些过年的习俗
- 契丹人的发型:“髡发”习俗
- 国博讲堂︱孔祥星:“破镜重圆”的习俗是何时出现的?
- 过了腊八就是年!除了喝粥,腊八节还有哪些习俗?
- 冬至到,这些趣味习俗你知道多少?
- 吃水饺、喝羊肉汤……你家乡的冬至习俗有哪些?
- 头七不上坟,五七烧纸伞,探秘:石家庄烧七习俗
- 人即生墓始形,感受蒙古族的丧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