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时他的儿子诸葛瞻年仅8岁,其最终结局如何?
诸葛亮46岁的时候才生下独子诸葛瞻 , 可仅仅8年之后 , 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了 。
在临终前 , 诸葛亮写信给自己的哥哥诸葛瑾说“瞻今已八岁 , 聪慧可爱 , 嫌其早成 , 恐不为重器耳 。 ”意思是 , 瞻儿已经8岁了 , 虽然他聪慧可爱 , 但我害怕他过早成熟 , 恐难成大器 。
诸葛亮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 。 虽然诸葛瞻天赋不差 , 但由于诸葛亮常年领兵在外 , 对他的指导教诲肯定有所缺乏 , 再加上自己这蜀汉丞相的身份 , 诸葛瞻难免受到影响 , 这对他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
诸葛亮去世时他的儿子诸葛瞻年仅8岁 , 其最终结局如何?// //
俗话说 , 知子莫如父 。 这一切都被诸葛亮言中了 。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 , 诸葛瞻只有8岁 , 这极大影响了诸葛瞻一生的成长 。
很凑巧的是 , 诸葛亮父亲去世的时候 , 诸葛亮也是8岁 , 同样影响了他的一生 。
诸葛亮8岁这一年成了孤儿(母亲章氏早亡) , 便和姐弟4人与叔叔诸葛玄一起离开家乡前往豫章 , 后来又辗转到了荆州 。
到荆州后不久 , 叔叔诸葛玄去世 。 诸葛亮躬耕隆中草庐 , 不仅要养活自己 , 还要养活弟弟诸葛均 。 由于生活的艰辛 , 诸葛亮因此练就了过人的意志品格 。 正是在隆中的这段岁月 , 为诸葛亮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诸葛亮去世时他的儿子诸葛瞻年仅8岁 , 其最终结局如何?// //
但诸葛瞻就不一样了 。 他虽然8岁丧父 , 但他立即承袭了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 , 成了蜀汉最大的“官二代” , 根本不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 。
而且后主刘禅对诸葛瞻十分器重 , 他的仕途可谓是平步青云 。 17岁时娶公主 , 拜骑都尉 。 18岁时为羽林中郎将 , 进入禁军系统 , 并很快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 , 加军师将军 。
到34的时候 , 诸葛瞻已经成为代理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 , 跻身蜀汉核心集团 。
诸葛亮去世时他的儿子诸葛瞻年仅8岁 , 其最终结局如何?// //
当然 , 诸葛瞻升迁如此之快不完全是凭借他的背景 , 他肯定是有能力的 , 史称其“工书画 , 强识念” 。 不过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基层历练 , 致使他的能力成长速度跟不上他的官职提拔速度 。
而且他一直生活在父亲诸葛亮的影响之下 。 每当蜀汉施行一项好的政策 , 不管是不是诸葛瞻建议提倡的 , 百姓都说“葛侯之所为也 。 ”所以陈寿说他“美声溢誉 , 有过其实 。 ”我认为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个是诸葛瞻位高权重 , 却没能把黄皓除掉 , 甚至都不敢同他斗争 , 检举其罪行 。 另一个是他没能处理好同姜维的关系 , 致使蜀汉内部发生分裂 。
最后一个 , 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 就是诸葛瞻的军事能力实在是太差 。
刘禅得知邓艾偷渡阴平后 , 让诸葛瞻临危受命 , 率领禁卫军前去阻截 。 诸葛瞻先到了涪县 , 黄崇(黄权之子)劝他尽快占据险要 , 把邓艾消灭在大山之中 , 不要放他进入平原地区 。 但诸葛瞻优柔寡断 , 贻误战机 , 让邓艾走出了大山 。
之后 , 诸葛瞻赶往绵竹阻截邓艾 。 本来诸葛瞻以逸待劳 , 只要坚守不出 , 邓艾孤军深入 , 必然失败 。 但诸葛瞻却很轻易的就中了邓艾的挑衅之计 , 率军出城与邓艾交战 , 最终战败 。
眼看战况不利 , 有人劝他撤退 。 诸葛瞻悲愤的说 , 我家门世受国恩 , 而我内不能除黄皓 , 外不能制姜维 , 进不能复江油 , 我有三罪 , 有何脸面撤退呢?于是和儿子诸葛尚一同奔赴敌阵 , 战死沙场 , 以身殉国 。
诸葛亮去世时他的儿子诸葛瞻年仅8岁 , 其最终结局如何?// //
用死来维护诸葛一门的名节 , 这或许是诸葛瞻唯一可以选择的事情了 。
诸葛瞻和诸葛尚都死了 , 那么诸葛亮一门就此绝后了么?不是的 。
诸葛瞻有两个儿子 , 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由于年幼并未随他一同出征 , 而是留在了成都 。 蜀汉灭亡后 , 他迁徙到了河东 。 西晋时 , 晋武帝司马炎感念诸葛亮、诸葛瞻的事迹“诸葛亮在蜀 , 尽其心力 , 其子瞻临难而死义 , 天下之善一也” , 于是任命诸葛京为郿令 , 后来官至江州刺史 。
-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乘坐风轮飞跃天堑,这本古书诸葛亮比演义还神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太平天国灭亡时曾国藩造反的话,会有人追随他吗?
- 浅谈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挣扎还是静待结局?
- 陈子昂最孤独的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可谓时势造英雄,光照中华
- 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在汉朝气数尽时散放出微弱光辉
- 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是谁,徐庶只说了两句话,曹操:此人厉害
-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寥寥数语便可以颠倒乾坤、纵横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