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匈之战看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马邑之谋落空 , 王恢绝望自尽

在马邑之战中 , 由于王恢负责功击匈奴的后勤物资和粮草 , 距离匈奴人最近 , 因此他是最早得到匈奴撤退消息的人 。 但是是否追击撤退的匈奴 , 王恢陷入了两难之境 。 一方面 , 他只带领了3万人马 , 跟匈奴打 , 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很大;另一方面 , 如果不追击 , 此次谋略与出征就全功尽弃、毫无所得 。 但他还是追了一下 , 只是看见后面的部队没有来 , 所以追了一下就放弃了 。 当汉武帝听到"闻单于还兵 , 多不敢出"的消息后 , 由失望转为愤怒 。 他愤怒于王恢没有出击匈奴 , 擅自罢兵 , 结果使汉军一无所获 。 "今不诛恢 , 无以谢天下" , 汉武帝的话让王恢绝望 , 最终王恢决意以一袭白绫终结自己的生命 。


从汉匈之战看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从汉匈之战看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

从马邑之谋中 , 可以看出汉武帝的用人之道:铁面无私 , 以法制裁 , 不能容忍战场上的任何闪失 。 这是一个君王对于战场的不可救药的完美的追求 , 我们可以理解他这种铁面公正的行为 , 但同时也不难看出他性格上的缺陷 , 一味地追求完美实现自己的抱负却忽视了实际情况以及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 首先 , 王恢的不追击并不是他畏惧战争 , 而是综合了敌我情况 , 不想让3万士兵全军覆没 。 其次 , 让匈奴撤退也不能将责任全归于王恢一个人的身上 , 30万大军的配合协作效率低下 , 如果在王恢试图追击的时候 , 有援军过来 , 我想结果也不会是这样的 。 毕竟匈奴久久未入圈套 , 负责其他部分的将军应该会有所察觉的 。 而这样一种强势而缺乏全面思考的性格缺陷也为日后汉朝穷兵黩武导致国力衰微、民不聊生埋下了隐患 。

英雄不问出处 , 重用卫青去病

汉武帝秉行"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的原则,破格提拔和重用具有新思维、适应新形势的年轻将领 。 "陛下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汲黯的话说得很到位 , 而卫青正是汉武帝一眼发现的大将之才 。 汉武帝第一次知道卫青得名字 , 源于一次法场劫狱事件 。 那时的卫青 , 只是建章宫一名普通的当差 , 他并未犯下任何罪行 , 却被皇亲国戚下令斩首 。 卫青得朋友公孙敖 , 奋不顾身地把他抢了出来 , 这件事情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 。 震惊之余 , 汉武帝最终也得知了真相 。 皇后对卫子夫的嫉妒也给了皇上和卫青相识的机会 。 汉武帝为了补偿心爱的女人卫子夫 , 把卫青提拔为建章宫的管理者 , 并加封为侍中 。 汉武帝大胆启用身为家奴的卫青 。 尽管霍去病只有17岁 , 但是汉武帝仍然让他带兵出征 。


从汉匈之战看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从汉匈之战看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

从汉武帝重用卫青和霍去病 , 可以看出汉武帝的用人之道:大胆起用、破格提拔 , 目光长远 , 有领导者的风范 。 而卫青、霍去病之后的战功也证实了汉武帝的眼光 。

将军身居高位 , 重用去病压制

尽管卫青得长庭之战给朝堂带来了空谷绝音 , 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 让汉武帝的积极扩张政策有了继续的可能 , 卫青最后被拜为大将军、大司马 , 位在丞相之上 , 可想而知他为汉武帝的攻击匈奴战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但是 , 汉武帝也始终保持着一颗清晰的头脑 , 重用卫青也具有一定的冒险性 , 因为卫青是外戚 , 毕竟吕后家族专权的时代并不遥远 。 卫青军权过大 , 对于大汉的江山构成的威胁 , 可想而知 。 但是 , 汉武帝还有一手 , 那就是提拔卫青的外甥 , 霍去病 。 霍去病18岁就在宫中担任侍中一职 , 离最高权力近 。


从汉匈之战看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从汉匈之战看汉武帝的用人之道// //

从汉武帝对于卫青权位过重的考虑以及解决措施 , 可以看出汉武帝的用人之道:他能够深谋远虑 , 具有危患意识 , 能防患于未然 。

汉武帝不仅能够做到唯才是举 , 同样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 他也是贴面无私、毫不留情 。 汉武帝对于与匈奴的战争那种不可救药的追求完美性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他带来了汉匈之战中的一些胜利 , 但沉迷于战争无法自拔最终也使得汉王朝国力衰微、民不聊生 。 汉匈之战中汉武帝的用人之道给了我们一个借鉴与警示:不要走向极端 , 要懂得中和之美 。 严苛的要求固然是需要的 , 但很多时候也不能被心中的追求所蒙蔽双眼 , 看问题的时候还是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 比如对待马邑之谋中王恢的失败 。 现在 , 我是站在一个不成熟的00后的青年的眼光去看待汉武帝在汉匈之战中的用人之道 , 有褒有贬 , 但是汉武帝为汉代王朝汉匈之战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