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后一统天下 , 笑到最后 。 殊不知 , 秦国是七雄中最晚当上诸侯的 , 而当诸侯前 , 秦国先祖不过是替周天子养马的小官 , 就算成了诸侯后 , 秦国早期也不过是个经常挨打的小国而已 。 从养马的到统一天下 , 秦国用六百年演绎了一条令人惊讶的“逆袭之路” 。
秦国祖上姓嬴 , 是商纣大将蜚廉的后代 。 蜚廉之子也是一员猛将 , 名为恶来 , 《三国演义》里曹操称赞典韦的勇猛时 , 称他是“古之恶来” , 说的就是这位仁兄 。 正因为身为商纣王的大将 , 在和周武王打仗的时候又比较猛 , 所以 , 周朝建立后 , 父子俩都被周武王杀了 。 身为“前朝余孽” , 恶来的后人自然不可能当贵族 , 于是被放逐到陇西、关中一带游牧养马 。 结果养马养出了名气 , 当地人向周孝王举荐这家人 , 于是周孝王找来这家家主大骆 。 过了几年 , 大骆把马养得膘肥体壮、繁衍生息 , 周孝王很满意 , 于是恢复了他们家的嬴姓 , 并要求嬴家世代为周王室养马 。 至此 , 嬴家算是重回贵族行列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图片源于网络
位列诸侯
重新成为贵族后 , 嬴家被封地在关中平原西部 。 不幸的是 , 这一带有包括西戎、犬戎、义渠在内的大量蛮族部落 。 于是 , 嬴家就隔三岔五跟这些蛮族打仗 , 好几任家主都死在和蛮族的战斗中 。 西周末年 , 西戎、犬戎联合申侯进攻周幽王 。 因为“烽火戏诸侯”的缘故 , 很多诸侯都没来救援周幽王 , 但一直跟西戎、犬戎打生打死 , 又离王都镐京很近的嬴家却来了 。 这一仗 , 嬴家打得很勇猛 , 虽然周幽王最后被杀 , 但嬴家还是护送周平王平安迁都洛邑 , 开创了东周 。 因为这些功劳 , 周平王才分封嬴家为诸侯 , 并且把岐山以西的地盘封给嬴家做封地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骊山烽火台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分封看起来很大方 , 其实却是个空头支票 。 周平王分封嬴家时 , 是这样说的:“戎无道 , 侵夺我岐、丰之地 , 秦能攻逐戎 , 即有其地 。 ”什么意思呢?很明显 , 岐山、丰镐一带已被各路“戎”占领了 , 秦国你们去赶走他们吧 , 赶走了他们 , 地盘就是你们的 。 不过话又说回来 , 这种拿空头支票去分封诸侯本来也是周朝的传统 。
冲着挂在眼前的胡萝卜 , 秦国此后历代国君攻伐蛮族都很卖力 。 从首任诸侯秦襄公开始 , 历任国君都跟各路戎大战不休 , 一点点地拓展领地 。 此时的秦国 , 可没有后来席卷天下的威风 , 甚至连一点迹象都看不到 。 不但好几任国君死在与戎的作战中 , 甚至还有权臣操纵国君的废立生死 。 不过 , 好在经过历任国君的冲杀 , 秦国总算是从蛮族手里夺回了关中平原 , 这个诸侯国至此才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盘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秦宫
称霸西戎
秦穆公时期 , 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贤臣 , 国力也蒸蒸日上 , 开始谋划参与中原争霸 。 要争霸中原 , 就要往东进军 , 首当其冲的对手就是晋国 。 由于立国日短、底蕴不足 , 秦国在和晋国的战争中经常被打的落花流水 , 大名鼎鼎的崤(xiáo)之战中 , 秦军更是一个都没跑掉 。 虽然此后秦国卧薪尝胆、厉兵秣马 , 在秦穆公三十六年的时候总算打败晋国一次 , 但此后数十年间 , 输多赢少 。
正因为晋国挡在秦国争霸中原的路上 , 所以 , 秦国更多把注意力转向西面 , 专心攻打各路蛮族 。 从秦穆公三十七年开始 , “伐戎王 , 益国十二 , 开地千里 , 遂霸西戎” , 周天子也派使臣来祝贺秦穆公讨伐戎族的功绩 , 还赏赐金鼓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严格说来 , 春秋五霸中 , 秦穆公这一“霸”的成色是远不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的 。 这几个霸主都是打败了中原地区的强国 , 成为中原各诸侯的“带头大哥” , 只有秦穆公压根就没打进中原 , 只是在西戎那一片称王称霸而已 。
百年起伏
秦穆公死后 , 秦国更没有心气争霸中原 , 最多就是跟晋国斗一斗 , 但动不动就被晋军打到都城门前 , 可谓狼狈不堪 。 春秋时期 , 秦国不但在外经常被晋国教训 , 内部也一片混乱 , 和其他很多小国一样 , 国君和权臣经常杀得你死我活 , 对外自然更加无法强硬 , 甚至连富庶的河西地(今陕西东部的洛河与黄河之间)都被晋国夺走 。 打不过中原各诸侯国 , 秦国好歹还有西边和南边更弱的对手可以欺负 。 于是 , 每次在东边被晋国殴打之后 , 秦国就会去西边找犬戎、义渠的麻烦 , 或者南下找蜀地各国的麻烦 。 这么一来一去、一进一出 , 秦国不但没吃亏 , 反而不断扩大在西边和南边的地盘 , 尤其是在南方 , 占领汉中地区的重镇南郑 , 为后来进一步蚕食蜀地打下了基础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变法图强
后来 , 虽然一直压制秦国的晋国遇上“三家分晋” , 不复存在 。 但进入战国后 , 魏国因为任用李悝(kuī)等名臣变法 , 国力迅速增强 , 照样压着秦国打 , 迫使秦国只能老老实实蹲在雍州的荒僻之地 , 眼巴巴看着中原各国互相攻伐、争相称霸 。 公元前361年 , 秦献公的儿子渠梁即位 ,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秦孝公 , 看到魏国因为李悝变法迅速壮大 , 于是也任用卫国人公孙鞅开始变法 。 顺便说一句 , 这位公孙鞅因为来自卫国 , 也被称为卫鞅 , 后来被封为商君 , 又被称为商鞅 。 所以 , 这次变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商鞅变法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商鞅雕塑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等等 , 其范围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 , 总体来说 , 和魏国的李悝变法有颇多相似之处 , 但在法家思想贯彻程度上 , 商鞅变法更彻底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商鞅变法之“立木赏金”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十几年的变法 , 效果非常显著 , 用西汉学者刘歆的评价是:“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 , 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 。 法令必行 , 内不私贵宠 , 外不偏疏远 。 是以令行而禁止 , 法出而奸息 。 ”也就是说 , 对秦国内部百姓的管理空前严格 , 同时极力鼓动尚武和战争意识 , 从而使秦国内部组织能力、动员能力都大幅提升 , 国力也随之大幅增强 。
秦国变法过程中 , 各种新措施的实施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旧贵族们的利益 , 甚至连太子都得罪了 。 不过 , 在秦孝公支持下 , 商鞅无视各种反对 , 强力推行改革措施 , 这使秦国的变法速度和彻底性都远超关东各国 , 为国家强大奠定了基础 。 但是 , 这也让旧贵族对商鞅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 结果 , 秦孝公一死 , 旧贵族们马上反攻倒算 , 早就对商鞅不满的太子即位后立即拿下商鞅 , 将其车裂 。
不过 , 好在新任的国君秦惠文君虽然对商鞅恨之入骨 , 对于变法还是支持的 。 所以 , 杀了商鞅以后 , 其变法的内容仍然得以贯彻 。 同时 , 变法也迅速带来收获 。 还在秦孝公的时候 , 商鞅就初试变法成果 , 孝公十年 , 秦军夺取魏国旧都安邑 , 孝公十二年 , 秦国迁都咸阳 , 更加靠近中原 , 更便于攻略中原 。 此后 , 趁着魏国在齐国“围魏救赵”之战中惨败之际 , 秦国对魏国连续发动进攻 , 孝公二十二年 , 商鞅带兵重创魏军 , 俘虏魏军主将公子卬(yǎng);二十四年 , 秦军又和魏军在雁门交战获胜 , 抓获魏军大将魏错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在和齐国的战争中吃了大亏的魏国左右支绌 , 面对秦国的进攻一败再败 , 不得不割地求和 。 惠文君六年 , 魏国割让阴晋城;七年 , 秦军击败魏军 , 俘其主将龙贾 , 斩首八万;八年 , 魏国割让河西地;九年 , 秦军渡过黄河 , 攻取魏国河东地区的汾阴、皮氏两城;十年 , 魏国又割让上郡十五县; 十一年 , 义渠部落被秦国消灭 , 故地置县……一连串胜利下来 , 魏国此前压制秦国的地区全部丢失 , 秦军踏足黄河以东 , 正式加入中原争霸 。 商鞅变法的威力也逐步展现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面对如此辉煌的胜利 , 又看到韩魏等国君主陆续称王 , 秦君也按捺不住了 。 于是 , 惠文君十四年 , 秦国国君也加入称王的行列 , 成为秦惠文王 , 这一年也改为秦惠文王元年 。 也就在这段时间 , 发生了另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在惠文君十年来到秦国 , 担任相国 , 也意味着“连横”战略正式成为国策 。 连横战略加上商鞅变法的效果 , 让秦国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军功爵制的全面铺开 , 更让秦军战斗力大幅提升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电视剧《芈月传》中张仪形象(左一)
秦国称王后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 , 秦国不但击败关东各国的“合纵”进攻 , 还主动出击 , 接连击败赵、韩、魏、楚等国 , 占领大片土地 。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 , 秦将司马错率军南下 , 消灭蜀地的巴、蜀、苴(jū)等国 , 把这片“天府之国”变成稳固的大后方 。 同时 , 秦军还击败楚军 , 占领整个汉中 , 让关中、汉中和蜀地连成整体 , 大大改善了战略态势 。 再加上西面的西戎、犬戎等蛮族已被消灭 , 可以说 , 到秦惠文王死时 , 秦国已消除了后顾之忧 , 可以全力东征 。
提到秦国的西部边患 , 不得不感慨一下 , 秦惠文王雄才大略 , 他身边的女人也绝非一般 。 在中国历史上 , 太后这个称谓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秦宣太后 。 太后临朝辅政 , 又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是秦宣太后 。 秦宣太后 , 即芈八子芈月 , 秦惠文王的妾 , 被称为古今太后第一人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电视剧《芈月传》中秦宣太后形象
秦宣太后精明能干 , 城府极深 , 先是扶持自己的儿子嬴稷做了秦国国君 , 即秦昭襄王 , 然后把持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 。 正是她摄政期间 , 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 , 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 , 以堕戎王之志 , 使大秦后方稳定了30多年 。 眼看时机成熟 , 宣太后果断出手 , 杀义渠王于甘泉宫 , 接着发兵攻打义渠 , 义渠国亡 , 领土并入秦国 。 不得不说 , 宣太后为大秦的一统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 。
秦惠文王延续了新法 , 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 , 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 , 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 被后人评为秦国四雄主之一 。 秦宣太后为彻底扫除边患做出了重大贡献 。 他们的儿子昭襄王嬴稷 , 在统一中国的大业中更是大放异彩 。
对于秦国来说 , 更幸运的是连出好几个给力的国君 。 即使是死得最离奇的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因为举鼎受伤而死) , 在他执政的短短四年里 , 也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 还攻占了韩国重镇宜阳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秦武王的继任者 , 他的同父异母弟弟秦昭襄王就更厉害了 。 昭襄王即位后 , 对山东诸国基本是一路攻势 。 除了昭襄王十一年 , 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联军进攻秦国的时候 , 突破函谷关 , 让秦国上下感受到一次久违的惊吓 , 最后不得不割地求和外 , 其余年份基本都是秦国进攻 , 各国防守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秦昭襄王雕塑
山东各国也不是没想过来“合纵”抗秦 , 但悲剧的是 , 秦国就在这个阶段迎来战国史上最辉煌的“战神”——白起 。 白起的成名之战——伊阙之战中 , 秦军只有15万 , 对手韩魏联军总兵力却有24万 。 但白起却抓住韩魏联军配合不灵的缺点 , 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 一举全歼对手 , 俘虏对方主将公孙喜 , 占领五座城池 。 此后 , 白起变成山东诸国的噩梦 , 真正实现百战百胜 , 一生从无败绩 。 除了白起 , 秦国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将领 , 包括司马错、蒙武、胡阳、王龁、王陵等人 , 他们各自领兵 , 轮流向各方出击 , 期间虽有阏与之战这样的失败 , 但总的来说还是战果丰硕 。 其中齐国因遭遇五国伐齐 , 被打得几乎亡国 , 虽在田单努力下复国成功 , 但已元气大伤 。 楚国则连续遭遇白起的重击 , 连首都郢都丢了 , 不得不迁都以避锋芒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白起形象
除了战场上的胜利 , 秦国国内先后主政的穰侯魏冉和应侯范雎都是优秀的政治家 , 保证了秦国内部的稳定发展 。 其中范雎更是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 , 成为秦国在战国后期的主导战略 。 范雎还善于综合运用外交、离间等手段 , 为战场上的秦军创造更好的条件 。
昭襄王四十七年 , 秦赵长平之战成为战国最后一个标志性战役 。 此战中 , 两国都动用倾国之力 , 最终在秦国离间计帮助下 , 白起充分展示指挥天赋 , 一举消灭赵军主力 。 虽然后来的邯郸之战中 , 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 , 击败秦军 , 保住赵国一线生机 , 但总体上 , 天下大局已定 , 没有谁能挡住秦国步伐了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也许是觉得大局已定 , 加上白起实在功劳太大 , 让秦王都有点镇不住 。 于是 , 长平之战后 , 秦昭襄王找个由头赐死了白起 。 虽然没了“战神” , 但秦国优势实在太大 , 再往后的局势仍然是秦国步步紧逼 , 山东诸国步步败退 。 等到秦昭襄王当了56年国君去世时 , 留给继任者的 , 是空前优势的局面 。 只要后续的国君不自己胡来 , 基本上天下唾手可得 。 很大程度上 , 虽然最后统一天下、结束战国的是秦昭襄王的曾孙子秦始皇嬴政 , 但奠定统一基础的却还是秦昭襄王 。
因此 , 虽然秦昭襄王的两任继承人——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都很短命 , 在位时间不长 , 也不算什么英明之主 , 但秦国仍然在惯性之下继续前进 , 直到迎来千古一帝——秦始皇 。 公元前247年 , 13岁的嬴政即位 。 秦始皇的故事和传说已经有太多 , 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 总体来说 , 从嬴政即位到统一天下的20多年里 , 秦军攻伐都毫无悬念 , 反倒是秦国的内部斗争 , 如平定嫪毐(lào ǎi)之乱花的时间更多 , 风险更大一点 。
秦国——从弼马温开始的一路逆袭// //
秦国最终统一天下 , 应该说要归功于秦孝公及其力推的商鞅变法 。 事实上 , 战国七雄中 , 除了“老大哥”齐国老本雄厚外 , 其他六国或多或少都实行了变法 。 正是通过变法 , 让这些国家改变了落后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 , 加强了国家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和发展活力 , 才有了“雄起”的机会 。 而且 , 可以说 , 变法的力度、广度和持续性决定了这些国家的发展高度 。 最终 , 正是变法力度最强、范围最广 , 并且一直持续下来的秦国笑到了最后 , 这显然不是偶然 。 历史的规律和必然性在这里表露无遗 。
- 致敬民族英雄,致敬中国脊梁——王春晖激情创作钟南山院士肖像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从战功简析夏侯渊、曹仁、徐晃、张辽四将的能力
- 龙文乡贤 | 龙溪理学名士——王咸熙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从蒯越相马说起,刘备为何不夺荆州?
- 观赏牡丹,关于牡丹花的聊斋故事——《香玉》
- 从《解服散说》考证皇甫谧兄长皇甫士元
- 刘先银悟《黄帝内经》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惟道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