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精心择官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以其鞠躬尽瘁尽忠蜀汉 , 显示其大德 。 其人如此 , 其择官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刘禅上疏 , 即《前出师表》 , 疏中说:

“亲贤臣 , 远小人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先帝在时 , 每与臣论此事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桓帝、灵帝是东汉末年的皇帝 , 二人都信任宦官 , 大兴党锢之祸 , 杀戮贤臣 , 以致社会动荡不安 。 诸葛亮上《前出师表》时 , 刘备已去世 , 由他执政辅佐刘禅 , 故在出征前总结了先汉与后汉兴亡的经验教训 , 谆谆告诫刘禅 , 不要学桓、灵二帝“亲小人 , 远贤臣” , 要学先汉“亲贤臣 , 远小人” , 才能使蜀国兴隆 , 复兴汉室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诸葛亮在《十六策》里指出:“治国之道 , 务在举贤 。 若夫国危不治 , 民不安居 , 此失贤之过也 。 夫失贤而不危 , 得贤而不安 , 未之有也 。 ”因此 ,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士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他推荐董允为侍中 , 统宿卫重兵 , 负责宫中之事 。 刘禅欲增加后宫嫔妃 , 董允认为古时天子后妃之数不超过12人 , 今已足数 , 不应增加 。 刘禅宠爱宦官黄皓 , 黄皓为人奸佞 , 想干预政事 , 董允上则正色匡主 , 下则数责黄皓 , 他在时 , 黄皓不敢胡作非为 。

蒋琬、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的接班人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蒋琬入蜀 , 开始时任于都县令 。 刘备前去巡视 , 正看见蒋琬饮酒醉倒 , 不理政事 , 非常生气 , 要杀掉他 。 诸葛亮深知其人 , 为之说情:

“蒋琬 , 社稷之器 , 非百里之才也 。 其为政以安民为本 , 不以修饰为先 , 愿主公重加察之 。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刘备敬重诸葛亮 , 听到他所言 , 没有惩罚他 。 后来诸葛亮提拔蒋琬为丞相府长史 , 每次出征 , 他都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 诸葛亮经常赞蒋琬为人“忠雅” , 可与他一起辅佐蜀汉大业 。 诸葛亮死前 , 秘密上表给刘禅:

“臣若不幸 , 后事宜以付琬 。 ”

诸葛亮死后 , 蒋琬执政 , 其人大公无私 , 胸怀广阔 , 能团结人 。 同时他能明知时势 , 做到国治民安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姜维继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 , 屡次北伐 , 虽无大胜 , 但魏兵也不能侵入 。 等到司马昭派大军伐蜀 , 刘禅昏庸 , 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的主意 , 终于使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 。

刘禅献城投降 , 并命令姜维也投降 。 姜维想假借投降的机会 , 杀掉钟会 , 复兴蜀汉 , 最后没有实现 。 其夙愿虽未实现 , 足见其忠烈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刘备死后 , 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姜维等辅佐 , 刘禅昏庸之主 , 才能在帝位达40年之久 。 而曹操死后 , 其子曹丕篡汉 , 魏立国虽有45年 , 但早在17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 , 魏政权已归司马氏 , 魏已名存实亡 , 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28年 。 孙权死后 , 孙亮立为吴帝 , 内部不和 , 国势日弱 , 遂被晋灭 , 孙权后人掌权只有27年 。 三国相比 , 蜀汉政权比较稳固 , 没有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的事情 , 这正是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辅佐的缘故 。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

诸葛亮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 , 显示其大才// //

“度权量能 , 校其伎巧短长”意思是任用人才要度量其智谋和能力的优劣 , 考核其才能道德的短长 , 这也可以看作是选人用人的评判标准 。 诸葛亮为刘禅精心选择有才能的官员 , 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 才使有能之士各司其职 , 各尽所能 。

您学到了吗?每天学一学我们一起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