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作者:营三千

《唐雎不辱使命》里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

秦王吓唬唐雎 , 天子之怒 , 伏尸百万 , 流血千里 , 你怕不怕?

唐雎怼回去 , “若士必怒 , 伏尸二人 , 流血五步 , 天下缟素 , 今日是也 。 ”秦王立马认怂 。

本来觉得这士之怒就是最厉害的 , 没想到明朝有个人 , 发起怒来可以让天下震动 , 江山易主 。 更有意思的是 , 他的怒不为己 , 为朋友;他的策略不硬碰 , 在看不到的地方借把刀 , 凶狠复仇 。

这个人就是姚广孝 。

1

缘起

明朝初年 , 明太祖朱元璋处死了一位文人 。 如果是一般的无名小辈到也罢了 , 朱元璋处死的人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高启 , 元末明初的媒体大V 。

“雪满山中高士卧 , 月明林下美人来 。 ”这两句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诗正是出自高启之手 。

以朱元璋的霸蛮性格 , 处死一个文人估计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 毕竟另外两位“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伯温都被他收拾的服服贴贴 , 给了编制 , 成了御用笔杆子 。 朱元璋刀口上的血从来没干过 , 何曾在意过一个大V?

他眼睛里都是功臣名将 , 觉得这些人才是大明舞台上的主角 , 也只有这些人才能撼动他的江山 。 他从来没想过 , 舞台上不起眼的配角们 , 也能改写历史 。 这个不起眼的高启 , 犹如一只煽动翅膀的蝴蝶 , 将朱元璋死后的明朝搅和得天翻地覆……

有才华的人往往少不了粉丝的追捧 , 他的一个铁杆粉丝就是姚广孝 。 十四岁即在老家苏州的妙智庵出家 , 法号道衍 。 这哥们虽然人在佛门 , 却交游广泛 , 以诗僧身份 , 与吴中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 , 关系最好的 , 非高启莫属 。

他们组建诗社 , 呼朋引伴 , 号称“北郭十友” , 即便在苏州围城期间 , 两个知识分子都没忘记写诗唱和 。

明洪武三年 , 姚广孝的诗集《独庵集》刊行 , 写了书是要请一些牛人来“斧正”的 , 姚广孝把诗集寄给了高启 , 高启也不含糊 , 毫无保留地称赞姚广孝诗文“闳放驰骋 , 兼采众家” , 将来一定会以诗名世 , 成为伟大的诗人 。

被一个伟大诗人称赞将成为伟大诗人 , 姚广孝大喜过望 , 作诗相赠:“不是别来情愈密 , 经句笑语为相投 。 ”话里话外 , 浓情蜜意 , 一对大明诗坛的CP 。

从元末到明初 , 元廷、张士诚、朱元璋 , 各方势力在苏州你来我往 , 政权的更迭并没有影响两人深厚的友谊 , 但这一切 , 还是在一场横祸中戛然而止 。

2

《上梁文》之祸

明初士大夫有一股诡异的风气 , 不愿意入仕明朝为官 。

高启也顺应了这个风气 , 居家归隐 。 朱元璋知道他的诗名 , 令他参与修撰元史 , 而后又想命他担任户部右侍郎 。 高启坚辞不受 , 朱元璋也拿他没办法 , 赐他钱财 , 放他回了老家 , 对高启也算厚道 。

只是高启不愿意混官场 , 不代表就可以不守官场的规矩 。 你可以不去抱朱元璋的大腿 , 朱元璋可以忍;但绝对不能去抱朱元璋敌人的大腿 , 朱元璋不能忍 。

洪武七年 , 苏州地方官重新修建了苏州府衙 , 请了地方文坛领袖高启撰写《上梁文》以示纪念 。

所谓“上梁” , 指的是安装屋顶最高的一根横梁 。 “上梁有如人之加冠(男子成年行冠礼)” 。 上梁在古代的意义 , 可能比现在的奠基仪式还要重要得多 。 祸乱就此开始 , 因为此处新建的苏州府衙 , 正坐落在“伪吴王”张士诚的宫殿旧址之上 。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

元末太湖流域的形势

高启写《上梁文》是几个意思?莫非是要纪念张士诚不成?

朱元璋对张士诚的恨刻骨铭心 , 曾以政府的名义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政策 , 因为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地区是张士诚的大本营 , 对这几个州县课以重税 , 以示惩罚:

初 , 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 , 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 , 民田减二升 , 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 , 没官田一斗二升 。 惟苏、松、嘉、湖 , 怒其为张士诚守 , 乃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 , 按私租簿为税额 。 而司农卿杨宪又以浙西地膏腴 , 增其赋 , 亩加二倍 。 故浙西官、民田视他方倍蓰 , 亩税有二三石者 。

就因为苏州、松江的老百姓曾经拥护过张士诚 , 朱元璋就不依不饶 , 统一天下后还要单独拎出来这几个州县课以重税 , 惩罚当地的老百姓 , 谁让你们政治不正确?

这回 , 高启的《上梁文》被朱元璋视为歌颂张士诚的大作 , 踩了雷 。

帝王的疑心一动 , 无需证据 , 便已经注定了结局 。

高启文中的“龙盘虎踞”四个字 , 更是深深刺痛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 。

只有大明的京师南京才可称龙盘虎踞 , 苏州伪吴王的宫殿旧址 , 岂能配得上这四个字?朱元璋立刻下令 , 押高启赴京受审 。

审判结果 , 苏州知府魏观私自延请高启作为幕僚 , 触犯了"大臣专擅选官"之律;高启在上梁文中歌颂魏观 , 违反了"上言大臣德政"之条 , 两罪并罚 , 二人皆是死罪 。

就因为拍了下地方官的马屁就获罪 , 你找谁说理去?

其实 , 懂得官场规矩的人都知道 , 这种类似的案件 , 处理起来实在是可大可小 。

后世正德年间 , “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曾为宁王朱宸濠歌功颂德 , 宁王起兵叛乱被杀之后 , 李梦阳也不过落得个贬官外放的下场 , 并无性命之虞 。 宁王可是实打实地起兵谋反了 , 相比而言 , 一个苏州知府魏观和一篇应酬之作《上梁文》 , 又能有多大的能量呢?

高启无疑是明初严酷政治环境下的一个牺牲品 。

与高启有相同境遇的不在少数 , 姚广孝的朋友们中 , 杨基遭人诬陷 , 削籍后死于劳役工地;王彝则和高启共同死于上梁文事件 , 这三人竟都在同一年死于非命 。 青睐姚广孝的宋濂亦死于流放途中 。 转眼之间 , 姚广孝的好友们凋零殆尽 。

3

物伤其类

高启的死 , 标志着明初吴中诗人群体的衰败 。

在明初严苛的环境中 , 即便是好友哀悼高启 , 也不得不采取隐晦含蓄的表达方式 , 诗人王行悼念高启的祭文写到:“魂其来歆兮 , 涕泪于焉而偷抆 。 ”然而王行本人 , 后来也牵扯到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 , 被处以极刑 。

姚广孝对于高启之死作何感想 , 我们如今已不得而知 。 他的诗集中没有留下任何有关高启之死的痕迹 , 我们唯一能够知道的是 , 高启死后两年 , 姚广孝以“通儒书僧”身份 , 应朱元璋之诏 , 前往南京 。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

▲姚广孝画像

是什么坚定了姚广孝步入仕途的决心?

对此 , 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 有人认为 , 是高启的死告诉姚广孝 , 远离政治漩涡也未必能得到善终;有人认为 , 野心勃勃的姚广孝终于按捺不住了;也有人认为 , 姚广孝是抱着为死去好友复仇的决心 , 踏上了前往南京的路 。

但姚广孝并没有引起朱元璋的注意 , 朱元璋也并非姚广孝认定的主君 , 姚广孝拒绝了出仕 , 重新回到苏州 , 在真正的机会来临之前 , 他还需要继续蛰伏 。

4

“黑衣宰相”的机遇

高启、王彝、杨基死后九年 , 宋濂死后一年 , 姚广孝获得了随侍燕王朱棣的机会 。 从此风从虎、云从龙 , 姚广孝得遇明主 , 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后半生 。

建文帝甫一削藩 , 姚广孝便窥到了实现抱负的时机 , 力劝朱棣起兵 , 朱棣初时还有些犹豫 , 担心天下承平已久 , 民心不可用 , 姚广孝却答道:“臣知天道 , 何论民心!”他马上全身心投入到了帮助朱棣造反的事业中 , 秘密在燕王府中为朱棣操练兵马 , 掩人耳目 。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谁能撼动朱元璋的天下?// //

整个靖难之役的战略规划 , 几乎可以说出自姚广孝一人之手 , “战守机事 , 皆决于道衍” 。 他指点朱棣 , 不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 而是长驱直入 , 直奔南京而去 。 而局势也一如姚广孝所料 , “京师单弱” , 南京城破 , 建文帝在宫里的大火中不知所踪 , 朱棣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 , 永乐大帝的时代就此来临 。

靖难成功后 , 朱棣对姚广孝的信赖与日俱增 , 北征蒙古 , 则敕令姚广孝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 , 皇长孙朱瞻基出阁就学 , 又命姚广孝担任侍讲 。 姚广孝以一介僧人身份 , 而成为“三代帝师” , 死后 , 朱棣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文 , 这份待遇 , 在整个明朝也没有几人 。

姚广孝虽无宰相之名 , 却有宰相之功 , 他并没有如高启所愿 , 成为伟大的诗人 , 反而以阴谋家、政治家的角色 , 在永乐盛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然而姚广孝对朱棣的种种恩赏并不在意 , 甚至连朱棣所赐的府邸都不接受 , 一直穿着僧衣 , 居住在寺庙中 , 而将多余的钱财都散与贫苦百姓 。 对于这样一个“心存白云外 , 迹混红尘中”的人来说 , 究竟什么才是他所看重的呢?

也许 , 当姚广孝弥留之际 , 请求明成祖朱棣释放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恰时 , 他脑海中浮现出的 , 除了靖难之役中死难的人们 , 还有被腰斩的高启那绝望而痛苦的脸 。

参考文献:

1.左东岭:《高启之死与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 , 2008年

2.余霞:《姚广孝及其诗歌研究》 , 江西师范大学 , 2012年

3.贾继用:《高启年谱》 , 广西师范大学 , 2006年

4.何春根:《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研究》 , 江西师范大学 , 2003年

5.郭桂滨:《高启明初文学思想研究》 , 首都师范大学 , 2006年

6.闵永军 , 许建中:《明初征辟制度与高启之死》 ,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