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巨石 如何运到汴梁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那块巨石 如何运到汴梁


那块巨石 如何运到汴梁

那块巨石 如何运到汴梁// //

书名:《汴京之围》 作者:郭建龙 天地出版社2019年7月


那块巨石 如何运到汴梁

那块巨石 如何运到汴梁// //


那块巨石 如何运到汴梁

那块巨石 如何运到汴梁// //

要说中国历史上文化与艺术最昌盛的朝代 , 非宋朝莫属 。 宋朝文化传承了唐代文化的精华 , 在宽松的政治气氛和祥和的生活环境中 , 文化与经济发展迅速 , 硕果累累 。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 ,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 , 瓷器工艺的重要发明与改革都发生在宋朝 。 正因为宋朝大繁荣 , 重文轻武 , 也让文人们生活优渥 , 让百姓们闲暇之余有丰富的娱乐方式 , 来排遣内心的压力与忧愁 。 就连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本人也是书画大家 , 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为“瘦金体” , 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 。

然而曾经这样的繁荣北宋 , 为何轰然崩溃?

由天地出版社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汴京之围》近日出版上市 , 本书追溯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细节 , 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 , 聚焦北宋历史大变局的关键时刻 , 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 , 以大量详实的资料 , 还原“靖康之难”历史发生的过程 , 细致解构帝国内外的危机根源 , 深度发掘历史反思的现代启示 。

《汴京之围》作者郭建龙 , 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著有“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 郭建龙以媒体人特有的客观、求真的职业态度 , 搜集大量史料进行对比、分析 , 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与解读更加独立与公正 。 《汴京之围》就是以兼顾宋、辽、金三方立场的史料记载为基础 , 打通北宋末年军事、外交、经济的综合之作 。

在缺乏机械的古代 , 即便是皇权 , 在自然面前仍然是渺小的 。

在颐和园中 , 有一块叫作青芝岫的巨大北派太湖石 。 这块石头长8米 , 宽2米 , 高4米 , 重量大约为30吨 , 如同一座巨大的屏风摆在乐寿堂前的庭院里 。 当年 , 这块石头发现于距离北京城几十公里外的良乡 。 如今 , 一个中型吊车和一辆重卡 , 可以轻松地将它运送到陆地上的很多地方 。

但在并不遥远的清代 , 还只能利用人力、畜力和简单机械 , 30吨的重量就成了巨大的负担 。 最初发现石头的人为了移动它而倾家荡产 , 只好弃置道旁 。 乾隆皇帝也是动用了皇权的力量 , 才将石头移入颐和园中 。

但如果是一块更大的石头呢?

比如 , 大约在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 从南方的太湖中就发现了一块巨型太湖石 , 大约有15米高(约合五层楼) , 需要近百人手牵手才能将其环绕 。 凡是见过这块石头的人都会被它巨大的规模惊到 , 不由自主产生崇拜之情 。 石头也不是移往几十公里外 , 而是从太湖到千里之外的北宋首都汴梁(现河南省开封市) , 当时的人们又该怎样才能完成任务呢?

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叫作朱勔的人 , 从现有的资料中 , 我们能够推断出朱勔是如何做到的 。

最好的太湖石是出于太湖水中 , 保留着水流冲刷的痕迹 , 这块大石也不例外 。 当人们潜水发现石头后 , 会绑上绳索 , 清掉淤泥 , 用大船将石头拖出水 。 但用船拖的办法对小石头都非常不易 , 更何况是大如居民楼的巨石?

普通的船已经不够用了 。 根据记载 , 中国古代淡水中的船只最大载重量为2000石 , 实际使用载重量只有四分之一 , 也就是500石 , 大约折合30吨 , 只能勉强载得动青芝岫规模的石头 , 对于更大的则无能为力 。

为了移动这块石头 , 必须建造更大的专用船只才行 。

船建造完毕 , 将石头拖出水 , 才是运输的第一步 。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保护石头 。 在运输中难免磕碰 , 但太湖石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身上布满了孔洞 , 让人们充满了浪漫的遐想 。 一旦这些孔洞损坏 , 价值就打了折扣 。 为了避免损坏 , 必须首先用胶泥将石头上的孔洞填上 , 外面再用掺了麻的胶泥敷上厚厚的一层 , 做成圆圆的球形 , 放在阳光下晒结实了 , 才能继续运输 。

这么重的石头陆路运输是不可能的 , 只有继续走水路 。 接下来 , 必须用大木头做成滚轮 , 将石头装船 。 运输船从太湖出发 , 进入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河段 , 从江南河北上进入长江 , 从长江岸边的江都(现江苏省扬州市)进入京杭运河的淮扬河段 。 从运河转入淮河 , 再顺着淮河的支流泗水北上 , 到达徐州附近水域 。 在徐州 , 石头将开始它的最后一段 , 也是最艰难的旅程 。

北宋时期 , 从徐州到达首都汴梁的河段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小河:汴河 。

汴河的历史很长 。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 , 正值楚汉相争时期 , 刘邦、项羽有一次议和 , 双方约定以一条叫作鸿沟的小河划定边界 。 鸿沟其实是一条人工运河 , 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 由魏国开凿 。 魏国的首都在大梁 , 也就是后来的开封(汴梁) , 魏国通过开凿鸿沟 , 将黄河的水引到首都 , 再向南汇入淮河 。 另外 , 在淮河与长江之间早就有一条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运河邗沟(后来成为隋代大运河的淮扬河段) , 鸿沟—淮河—邗沟就沟通了长江和黄河 , 而汴梁(大梁、开封)就成了这条交通要道上的著名城市 。

鸿沟经过千年的演化和修整 , 到了北宋就成了汴河 。 北宋时期 , 汴河的流向是从荥阳附近的黄河将水引入 , 经过首都汴梁 , 再向东汇入泗水 , 通过泗水的自然河道进入淮河 。

汴河是宋代交通的大动脉 , 承运了绝大部分供应朝廷的粮食(漕粮) , 占全国总运力的80%以上 。 由于漕粮是国家财政的基础 , 承担着养官和养兵的重任 , 汴河也就成了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 。

北宋著名文学家沈括的哥哥、龙图阁直学士沈文通曾经作过一首诗 , 反映朝廷对东南漕粮的依赖:“漕舟上太仓 , 一钟且千金 。 太仓无陈积 , 漕舟来无极 。 畿兵已十万 , 三垂戍更多 。 庙堂方济师 , 将奈东南何?”

虽然汴河运力如此重要 , 可这条河流却有一个极大的问题:水太浅了 , 许多河段只有不足两米深 , 宽不过十几米 。 站在运河边 , 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条小河沟竟然是整个中央帝国的经济命脉 。

不仅水浅 , 由于冬天黄河结冰 , 运河失去了水源 , 所以只能在春天之后使用 。 在汴河中运送漕粮的船也很难借助水力航行 , 许多时候只能靠纤夫拉船——在运河两侧都设有专门的纤道 , 禁止人们占用 。 这对于船的载重量更是巨大的限制 。

更麻烦的是 , 运河上有许多桥梁 。 大部分是传统的平桥 , 桥洞非常低 。 除了平桥之外 , 汴河上还有不少拱桥 。 北宋发明了另一种不需要桥墩的桥——虹桥 , 如同一座彩虹从此岸飞到彼岸 。 拱桥和虹桥比起平桥来 , 可以通行更大的船只 。

但即便是虹桥和拱桥 , 拱高最多也只有十几米 。 比如 , 著名的赵州桥拱高只有7.23米 。 建于明代的杭州拱宸桥 , 已经算古代最高的桥之一 , 其桥高也只有16米 。 桥这么高 , 还得益于河足够宽 , 如果河很窄 , 那么桥洞将只有几米高 。

汴河上的桥大都只能允许不大的漕船通过 , 装载巨石的特殊船如同是一个庞然大物 , 能够挤进小小的汴河已经不易 , 更别提通过这些桥了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