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服一字之差,待遇千差万别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 , 待遇千差万别

相信看过关于清朝电视剧的人都会关注到清朝士兵军服上 , 上衣有些是写着兵 , 有些却写着勇 , 那这些有什么区别呢 , 为什么要分两种呢?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待遇千差万别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 , 待遇千差万别// //

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严格的官员等级制度 , 从官府的颜色、图案 , 管帽的式样、官靴的款式等等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 ,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一样 , 众所众知 , 清朝最初的军事力量是八旗军 , 也就是刚入关时候的部队 , 靠着这些在白山黑水锻炼成的军队 , 所向披靡 , 很快的占领了东北 , 当然清朝能够入主中原和吴三桂也有关系 , 但最主要还是靠着这些八旗军 。 满族入关 , 更是让满人有了优越感 , 在官场当中 , 满族官员的职位总是略高一些的 , 看官服、官靴等都可以一目了然的分辨清楚 。 在清朝时期 , 八旗子弟是高贵的身份象征 , 与印度“种姓制度”多少有些相似 , 八旗子弟天生高贵 , 他们所率领的军队也有专门的称呼:八旗兵 , 在军队中也是高人一等的 , 与汉族人组成的部队在守卫区域、粮饷等方面有有所不同 , 不过这并不是清朝军队的最主要区别 , 今天小编要从官兵所穿服装的特点来讲一讲清朝军队的“建制”问题 , 大清朝军服上的“兵”和“勇” , 一字之差 , 地位却天壤地别!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待遇千差万别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 , 待遇千差万别// //

在清朝入关以后 , 他们原本率领的军队就被称为八旗兵 , 这些将士算得上“御林军” , 所以优越感很强 , 也是皇家的亲信部队 , 所以比如保卫宫城、防卫要塞这样的重要工作都交给他们来完成 , 但是由于国土辽阔 , 单凭八旗兵难以完成全部的守卫任务 , 于是大清朝廷不得不在汉族人口中召集兵力 , 为了与八旗兵进行区别 , 这些兵被称为绿营兵 , 为什么叫绿营兵呢 , 因为他们的旗帜是绿色的 , 跟八旗兵区分开 , 但在兵服上没有太多区别 , 都在胸前印有大大的兵字 , 都是朝廷的正规军 , 吃着皇粮军饷 。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待遇千差万别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 , 待遇千差万别// //

康熙以及之前的皇帝都是很倚重八旗兵的 , 虽然绿营兵也是兵 , 但是一般的都是在京师之外的地方 , 京师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要属于八旗兵驻扎保卫 。 不过 , 随着国力日渐增强 , 八旗兵子弟也是出于养尊处优的地位 , 慢慢的 , 军备废弛 , 包括后来的平定三藩 , 都是绿营兵的功劳 , 也许是康熙看到了这一点 , 开始号召八旗子弟重振军威 , 这才让军队好了一点 。

勇是在雍正乾隆以后 , 当有战争的时候 , 八旗兵跟绿营兵的兵马不够用 , 就在当地在乡间征勇 , 组成临时部队参加战斗 , 当战争结束之后 , 这些人再返回家中务农 , 小编认为就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役部队” , 这部分军人的衣服上就印着大大地勇字 。 绿营兵虽然是汉人 , 但是也是常规武装 , 所以待遇肯定好多了 , 勇说白了 , 只是打仗需要 , 没有任何的福利等等 。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待遇千差万别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 , 待遇千差万别// //

兵、勇原来真的不是一回事 , 他们虽然都为国家打仗、守护百姓安宁 , 但是建制却差着十万八千里 , 兵吃皇粮 , 有铁饭碗 , 而勇则是临时工而已 。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 , 吃皇粮的兵还不如临时工的勇能征善战 , 勇也真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 他们不怕吃苦、不畏生死 , 在守卫边疆、征战沙场的时候表现的勇猛无比 。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待遇千差万别

清朝军服一字之差 , 待遇千差万别// //

一直到了后来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八旗子弟养尊处优惯了 , 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 , 他们节节败退 , 令朝廷深感不满 , 所以皇帝不得不重用汉臣 , 比如曾国藩 , 李鸿章等等 , 曾国藩也开始练湘军 , 也就是勇的一种 , 这个时候勇才是国家的常备力量 。

不过跟之前兵不一样的地方是在 , 兵当时听令于朝廷 , 但是勇呢 , 到后来只是忠于自己的将军 , 不是直接忠于皇帝 , 这是最大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