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沿丝路西行 , 还有座灞陵桥 , 即渭水源头的“长虹卧波” 。 天下三座灞陵桥 , 唯渭源尚算是古桥 , 其余都是传说与故事 。 许昌的灞陵桥是新修的观赏桥 , 旧桥遗迹被当作文物保护起来;西安的灞陵桥名正言顺 , 如今也被水泥钢架桥代替 , 虽则实用 , 但难以重现“灞桥风雪”的妙境 。 实际上 , 炎夏时节 , 此地最宜消暑纳凉 , 是度假的好去处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雪后灞陵桥
顾名思义 , “渭源”者 , 渭水源头也 。 小城地处古雍州 , 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站 , 发生过的最惊天动地的事情恐怕要数大禹治水时“导渭自鸟鼠同穴” 。 还有件事 , 西周初年 , 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看不惯改朝换天 , 便从西岐跑到首阳山隐居 , 采薇果腹 , 最后饿死 。 唐人王绩笔下的“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 , 即指该事 。 名不见经传的首阳从此成了有节操的地方 , 吸引到许多老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 然而 , 如今的渭源以种植药材和土豆名世 , 隐士们采薇的时候 , 一定要顺手挖几只洋芋 , 免得饿死山中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当地特产烤洋芋
相对于西安和许昌 , 渭源的灞陵桥更加年轻 , 是朱明军队击败蒙元的踏板 。 史书没有明确记载 , 但渭源人相信 , 灞陵桥是明朝大将徐达为破元军而建 。 明洪武二年(1369) , 征虏大将军徐达、征虏右副将军冯胜率师进入关中 , 攻克凤翔 。 元将李思齐见势不妙 , 带领十余万部下及家眷匆忙逃往甘肃临洮、渭源 。 徐达认为 , “临洮北界河湟 , 西控羌戎 。 得之 , 其人足备战斗 , 物产足佐军储 。 蹙以大军 , 思齐不走 , 则束手缚矣 。 临洮既克 , 于旁郡何有?”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碌轴
陇西守将投降 , 李思齐挥兵渭源 , 抵挡明军 。 四月中旬 , 两军在今渭源县路园镇锹甲铺村以西厮杀 。 元军大败 , 拆掉渭河桥 , 退守渭源城 。 正好碰上连日大雨 , 河水暴涨 , 明军一时无法攻城 。 后徐达采用谋士计:“木笼装石投入河底 , 垒成桥墩 , 再架桥面 。 ”甚至传说 , 汉武帝某个爱妃托梦指点徐达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碌轴
桥修成后 , 冯胜渡河绕道临洮截断元军退路 , 徐达亲率大军攻城 。 李思齐撤至关山 , 被困庆坪 , 进退维谷 , 只得向冯胜投降 。 所部皆改从汉姓 , 被编籍于各地 。 明史记载李思齐在“临洮”投降 , 今人考证 , 渭源县庆坪镇有一土墩 , 应该是他投降明军时所筑的“受降台” 。 后来 , 李思齐被朱元璋派去劝降扩廓帖木儿 , 结果丢掉一条胳臂 , 回营后伤重而亡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远山
洪武三年(1370)四月 , 徐达、冯胜率部在定西沈儿峪击灭元朝残余扩廓帖木儿部 。 自此 , 蒙元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 只得退出嘉峪关 , 远遁漠北 。 冯胜呢?功高震主 , 最终因琐事被朱元璋赐死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渭河落日
据说 , 攻克渭源城后 , 因这座临时搭建的便桥所发挥的作用 , 徐达麾下谋士认为“渭水通长安绕灞陵 , 当为玉石栏杆灞陵桥” 。 徐达听从建议 , 亲笔题名“灞陵桥” , 两边雕玉石栏杆 。 从此这座桥“既济行人 , 复通车马” , 成为渭水东西交通的枢纽 , “襟喉陇甘控连川陕” 。 因渭水发源于桥西南二十公里处的鸟鼠山 , 所以灞陵桥被誉为“渭河第一桥”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夏天的灞陵桥
然而 , 每遇洪水 , 桥墩易毁 , 导致通行受阻 。 所以 , 渭源灞陵桥虽然是“后生仔” , 但也历经兴废 。 《渭源县志》记载 , 清同治年间 , 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办西北军务 , 途经渭源 , 部属梅开泰重建灞陵桥 。 左宗棠亲笔题“南谷源长” , 现悬于灞陵桥廊里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灞陵桥
我来的时候 , 正值夏季涨水 , 站在桥边 , 看浑黄的渭水东流 , 波涛起伏 , 仿佛夹杂着明军铁蹄踏过的声音 。 当年 , 这河水也许被染得血红 , 统治中国将近百年的蒙元最终被朱明击溃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灞陵桥
民国八年(1919) , 地方官仿照兰州雷滩河“握桥” , 建造了这座纯木结构的卧式悬臂拱桥 。 后来兰州“握桥”被毁 , 渭源灞陵桥成为全国唯一一座纯木质叠梁握桥 。 民国二十三年(1934)灞陵桥重修峻工后 , 当地政府呈请中央与本省要人题辞纪念 。 蒋介石题“绾毂[gǔ]秦陇”;于右任题“大道之行”;孙科题“渭水长虹”;何应钦题“鸟鼠烟云足画图 , 灞陵飞雪饶诗思”;杨虎城题“鸟鼠溯灵源 , 雪浪云涛 , 东行汇泾渎黄河 , 函关紫气;陇秦资利涉 , 月环虹跨 , 西望是金城杨柳 , 玉塞葡萄” 。 其他达官显贵也都留下墨宝 , 足见国民政府对渭源灞陵桥的重视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灞陵桥
大汉奸汪精卫也在此留下一块石碑:“关中八川 , 灞注于渭 , 渭则源自鸟鼠 , 昔日首阳 , 今之渭源 。 昔之灞桥盖介于辋与浐二水之间 , 自汉以来 , 著图籍严典……”细读耐人寻味 。 此人才华横溢 , 可惜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吃里扒外 , 帮日本人打杀自己的同胞 , 不知有何面目再写“汉”字?世上作奸犯科者多矣 , 惟背叛民族祸害同胞者 , 人人可得而诛之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灞陵桥
如今所见的灞陵桥系1986年重修而成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桥头门庭紧锁 , 已不再使用 , 过往行人都走不远处新建的水泥桥 。 虽然年代不久 , 但古色古香 , 与周围环境还算般配 , 有书法家启功和渭源人裴建准所题的“灞陵桥”匾额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珍贵的民国时期的灞陵桥老照片
“渭水长虹”是当地人心目中的头牌 , 也向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 。 清人杨景熙云:“闲眺城边渭水流 , 长虹一道卧桥头 。 探源鸟鼠关山月 , 窟隐蛟龙秦地秋 。 ”史学家顾颉刚考察完鸟鼠山和灞陵桥后题联:“疑问鼠山名 , 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河水 , 溯到源头只一盂 。 ”将鸟鼠、渭水的传奇与争论化为“一盂” , 可谓以小博大者也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当地梯田
《山海经》称 , “鸟鼠同穴山 , 渭水出焉” 。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 过灞陵桥 , 流经天水、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 , 至潼关汇入黄河 。 一路收纳无数细流 , 孕育出伏羲、炎帝、黄帝、后稷等人文始祖 , 实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而“鸟鼠山”则是古籍文献中响当当的角儿 , 《尚书》载:“导渭自鸟鼠同穴 , 东会于沣 , 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 , 入于河 。 ”又说:“鼠之山有鸟焉 , 与鼠飞行而处之 , 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 , 是二山也 。 鸟名为“鵌[tú]” , 其鼠为“鼵[tū]” , 鸟似缀鸟而小 , 黄黑色 。 鼠如家鼠而短尾 , 穿地而共处 。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狼毒花
鸟鼠同穴如此神奇 , 一度是渭源的名片 。 到底怎么回事?答案歧千古 。 西汉孔安国说“鸟鼠共为雄雌 , 同穴而处 , 此山遂名曰鸟鼠 , 渭水出焉” , 有人以为怪诞 , 《甘肃志》则证明:“凉州之地有兀儿鼠者 , 形状似鼠 , 尾若赘疣 。 有鸟曰本周儿者 , 形似雀 , 色灰白 , 常与兀儿鼠同穴而处 。 所谓鸟鼠同穴也 。 ”求证一番 , 我倒觉得就是最常见的蝙蝠嘛 。 古人困惑那么多年 , 要真是这个答案 , 恐怕他们都会抓狂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牧羊人
三源孕鸟鼠 , 一水兴八朝 。 渭河有三源 , 源于鸟鼠山者为北源禹河 , 也就是大禹率众从鸟鼠山导出来的渭水 。 据说秦始皇西巡时驻足首阳 , 而隋炀帝还为鸟鼠山写过一副对联:“地干纪灵异 , 同穴吐洪流 。 ”皇帝带头 , 名人自然也接踵而至 , 将这座西部小城点缀得有声有色 。
难得一见的杨虎城将军题辞 , 原来大禹曾率众在此治水// //
公羊
说句实话 , 同样借用“灞陵” , 但渭源灞陵桥更有说头 。
战队名:第一战队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成了贪官为害一方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自编教材评审的标准是什么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