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腊子口天险 打通红军北上通道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攻克腊子口天险 打通红军北上通道

新华社兰州8月16日电题:攻克腊子口天险 打通红军北上通道

新华社采访人员梁军、王若辰

1935年秋 , 中央红军冲破重围 , 跨过荒无人烟的茫茫草地 , 继续向北挺进 , 抵达天险腊子口 。 在这里 , 红军浴血奋战 , 强夺腊子口 , 越过征途中的最后一道天险 , 打通了北上的通道 。

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角的腊子口 , 在藏语中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 , 其山口如被斧劈过一般 , 两边绝壁对峙 , 河水从两山缝隙间奔流 , 一座木桥成了两山间的唯一通道 。

如此天险 , 易守难攻 。 敌军欲利用此处地形堵住红军北上之路 , 把红军困死在雪山草地之中 。 国民党新编第14师师长鲁大昌早已从各地调集了兵力 , 在桥头筑好坚固的碉堡 , 布置了密集的火力网 , 妄图长期固守 。

聂荣臻元帅曾回忆说:“腊子口打不开 , 我军往南不好回 , 往北又出不去 , 无论军事上、政治上 , 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 ”

1935年9月16日晚 , 攻打腊子口的战斗打响 。 连续冲锋死伤惨重 , 隘口久攻不下 , “开路先锋”红4团当即调整部署 , 采用正面佯攻、迂回突袭的战术 。 然而 , 两侧是千仞绝壁 , 脚下是湍急河流 , 迂回突袭谈何容易?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 , 一个17岁的苗族小战士自告奋勇 , 要来一根长竿 , 竿头绑上结实的钩子 , 硬生生从绝壁上 , 一段一段攀到了山顶 。 随后 , 他将随身带着的长绳放下 , 15名突击队员拽着绳索 , 挨个攀到崖顶 , 迂回到敌人的后面 。

半夜时分 , 正面进攻的敢死队再次向敌人阵地发起猛攻 。 同时 , 敌右侧升起一红一绿两颗信号弹 , 紧接着是号子声和手榴弹爆炸声 。 突击队员们突然跳下岩层 , 仿佛神兵天降 , 居高临下地向敌人没有顶盖的碉堡和阵地投掷手榴弹 , 打得守敌丢盔弃甲 , 溃不成军 。

眼看着敌人“头顶”炸开了花 , 战士们手持大刀 , 身背马枪 , 向敌人发起最后的冲锋 。 很快 , 红4团官兵冲过桥头 , 乘胜追击残敌 。

“腊子口战役 , 是中央红军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前的最后一场硬仗 , 意味着他们越过了征途上的最后一道天险 , 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凭借天险彻底消灭红军的阴谋 , 为后来的红二、四方面军进入甘南 , 开赴抗日前线打通了道路 。 ”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孙瑛说 。

在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 人们不仅沉浸于强夺腊子口的惊险中 , 而且对展厅内一枚红军印颇感兴趣 。 这是中央红军用过的印章 , 如今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

印章上有一圈用两颗红五星隔开的隶书文字 , 上部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字样 , 下部为“财政人民委员”字样 。 文字圈内又有一细线圈 , 圈内麦穗与谷穗相接环抱一个地球 , 麦穗头与谷穗头中间以稍小的五角星相隔 , 地球图案的经纬线上刻有铁锤和镰刀组成的党徽 。

这枚印章 , 是藏族百姓为红军提供补给、助力突破腊子口的“军功章” 。

攻打腊子口前夕 , 粮食短缺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队来到一个住有10多户藏民的崔古仓村庄 。 当地土司杨积庆痛恨国民党军阀的压迫 , 在红军到达迭部前佯装围堵 , 暗地帮助红军开仓放粮 。

饥肠辘辘的红军战士们每人分到10斤粮食 , 体力及时得到补充 。 当时掌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大印的林伯渠除了留下苏区货币外 , 又写下一张借据并将大印盖上 , 交给仓官妻子 。 行军匆忙 , 不知道什么原因 , 大印被遗留在了迭部 , 成为日后“崔古仓放粮”佳话的见证 。

新的长征路上还有不少“娄山关”“腊子口” 。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史料征集办公室主任吴江义说:“虽然腊子口战役已过去很多年 , 但攻坚拔寨、舍生敢死的腊子口精神 , 一直激励着迭部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正是凭着这股精神 , 迭部县向贫困发起攻坚 , 于2019年4月正式脱贫摘帽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