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韩上党争夺战

公元前266年 , 在秦国任命范雎为丞相 , 并封为应侯后 , 秦国的最高集团即将进行一次重新的洗牌 。 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决定打击秦国的外戚集团 , 废了其母宣太后 , 并将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高陵君公子悝和泾阳君公子芾四大权贵驱逐出首都咸阳 , 掌握了秦国的大权 。

秦国在秦昭襄王时期 , 通过伊阙之战和华阳之战等大大小小的征战 , 极大的削弱了韩、魏两国的国力 , 秦国在河东地区日益稳固 。 韩国成为了秦国进一步东出的巨大障碍 , 范雎曾评价过韩国:秦之有韩也 , 譬如木之有蠹 , 人之有心腹之病也 , 韩国无疑是秦国最大的心腹大患 。 但在穰侯主政下的秦国却是舍近求远 , 不遗余力的打击魏国黄河沿线的地区 , 只为了穰侯封国陶与秦国本土的联系更加紧密 。


秦、韩上党争夺战

秦、韩上党争夺战// //

在秦昭襄王掌权后 , 迅速就改变了过去错误的对外政策 。 此时范雎又向秦昭襄王献上了彻底削弱韩国的计策 , 范雎根据韩国南北狭长的 , 决定分两部分攻克韩国的两个关键要地:一个是荥阳地区 , 另一个则是黄河以北的太行道地区 。 范雎认为:“秦兵攻荥阳 , 则巩、成皋之道不通 , 断太行行道 , 则上党之师不下 。 ”韩国在这个计划中 , 会此将而被秦国一分为三 , 而任秦国所控制 。

此时 , 韩国与秦国的边界犬牙交错 , 如同锦绣上的花纹交叉 , 形势及其错综复杂 。 而韩国又因为黄河的流经 , 使国土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 , 其中还夹杂的一个周王室的洛阳地区 , 使得其中南北的结合部分更加脆弱 。 如果秦军全力进攻韩国 , 韩国必将重点防守其国都新郑的黄河以南地区 , 而对于黄河以北的上党地区的防守势必力不从心 。

这个计划于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正式实施 , 以下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的大事年表 。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 , 白起攻韩陉城 , 拔五城 , 斩首五万 。

四十四年 , 白起攻南阳太行道 , 绝之 。

四十五年 , 伐韩之野王 。 野王降秦 , 上党道绝 , 上党降赵 。

四十六年 , 秦攻韩缑氏、蔺 , 拔之 。

四十七年 , 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 , 取上党 。

秦攻韩上党之事起于秦昭襄王四十三年 , 这一年秦军在白起的带领下与韩国上党军发生了十分激烈的战斗 。 秦军此战重点是攻克韩国的在汾河东边上重要的要塞陉城 , 而陉城要塞则是韩国阻挡秦军进入上党盆地的关键地点 。 此次作战 , 秦军战果丰硕 , 一举攻克了陉城要塞和附近总共五座城池 , 并且斩首韩军五万之众 。


秦、韩上党争夺战

秦、韩上党争夺战// //

经过这一次战斗 , 韩国上党地区的野战军团已经是损失殆尽 , 以至于韩国在之后秦军的入侵中没有发生大的抵抗 。 另外根据《范雎蔡泽列传》记载 , 秦军还在韩国荥阳附近修筑了广武城以监视韩国本土军队的动作 。 韩国的军队不仅摄于此地的秦军而再也没有北上支援 , 也更是韩国军队不足的原因 。

可以说 , 此时的韩国上党地区已经成为了韩国的一颗弃子了 。

紧接着在两年的时间中 , 秦军再次深入韩境 , 断绝了韩国的南阳太行道 , 而是太行山以南 , 大概是今天河南省的济源、沁阳县一带 , 决断了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的联系 。 另一路秦军在王贲的带领下在黄河沿线东进 , 进一步控制了黄河以北地区 , 野王县最终落入秦军之手 。 野王的陷落表明了韩国上党地区已经彻底被孤立了 , 野王县是联络韩国上党地区与韩国国都新郑的重要通道 , 至此上党地区成为了韩国的一块飞地 。


秦、韩上党争夺战

秦、韩上党争夺战// //

当上党太守冯亭在得知野王失守后 , 决定立即就向赵国献出了十七座城邑 。 冯亭的做法使得秦国唾手可得的土地瞬间易主 , 而为赵国所有 。

到了秦昭襄王四十七年 , 秦军还是决定不管赵国的干涉 , 攻取此时已经属于赵国的上党地区 。 赵国虽然接受了上党 , 但是却没有直接派兵来占领整个上党地区 , 而是派遣廉颇驻军在长平地区 。 很快 , 在秦军的攻击下上党就为秦所占据 , 冯亭与上党的难民逃到了赵国长平 , 赵国在长平接纳了来自韩国上党的难民 , 秦赵长平之战也因此正式爆发 。

随着上党地区的失去 , 宣告了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正式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出 。 因为韩国失去了黄河北岸所以的土地 , 韩国直接减少了一半的国土 , 使本来就弱小的韩国更加孱弱 。 此后韩国只能苟延残喘 , 直到公元前230年在秦国统一战争中 , 成为了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