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韩信是淮阴人 , 平民出身 , 因为家里贫穷 , 本人又放荡不检点 , 所以 , 没能成为地方官吏 , 他本人也没有经商的本事 , 以至于 , 只能依靠被人的施舍来糊口度日 , 所以 , 其实同乡人都很讨厌他 。

下乡南昌亭亭长与韩信关系不错 , 所以 , 韩信便经常去他家蹭吃蹭喝 , 其实 , 偶尔招待韩信一两次也没什么 , 可是 , 韩信竟然一连在人家吃了几个月 , 让亭长的妻子很不高兴 , 夫妻俩经常因为这件事吵架 。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

后来 , 亭长的妻子想了一个办法 , 那就是夫妻二人早早地把饭给吃了 , 等吃饭的时候韩信到来 , 不给他准备饭 , 这样一来韩信也看明白了他们的意图 , 便气愤地离开了 ,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和他们联系过 。

饿得实在难受的韩信 , 只能在城下钓鱼 , 希望可以钓到鱼充饥 , 这时候河边有几个老大娘在那里洗衣服 , 有一个老大娘看见韩信饿得难受 , 便给了他一些吃的 , 老大娘在这里洗了十几天的衣服 , 每天都能看到饿肚子的韩信 , 所以 , 便都会给他些食物 , 这让韩信很高兴 。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

于是 , 有一天韩信便对老大娘作揖拜谢道:“我将来一定要重重的报答于您 。 ”但是 , 老大娘听了这话却十分生气:“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 , 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 , 难道是希望你报答么?”

对于这一时期的韩信司马迁先生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是这样描写的:

始为布衣时 , 贫无行 , 不得推择为吏 , 又不能治生商贾 , 常从人寄食饮 , 人多厌之者 。

这样的人自然会引起别人的讨厌 , 但是 , 从早期韩信的这些事迹中 , 我们可以看出他除了无赖以外 , 还是有着 , 很强的自尊心和忍耐力的 , 这一点和汉高祖刘邦有一些相似 。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

想当年 , 刘邦也是一事无成 , 好吃懒做 , 连他父亲也看不起他 , 这和老大娘对韩信的轻视何等相似 , 但当看到秦始皇出巡时 , 刘邦也不禁透漏出“英雄”的面目“喟然太息曰:‘嗟乎 , 大丈夫当如此也!’” 。 这就说 , 刘邦与韩信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 , 这也就是刘邦一直不信任韩信的根结之所在 。

淮阴本地有一个屠户 , 曾经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 , 喜欢带刀佩剑 , 其实内心是很胆怯的 。 ”并且当中侮辱韩信说:“你果真不怕死就用剑来刺我 , 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 ”韩信看了他很久 , 最终低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 街上的人自此便都嘲笑韩信是个胆小鬼 。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

这一段故事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 。 面对屠户的轻蔑挑衅:“信能死 , 刺我;不能死 , 出我袴下 。 ”如果换作一个也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其他的人的话 , 一定会逞一时之勇 , 拔剑出鞘 , 以唤回自尊 。

然而韩信不是一般人 , 他“孰视之 , 俯出袴下 , 蒲伏” , 三个简单的动词 , 多少心理活动在其中啊!韩信知道此时的自己实力尚未凸现 , 还需要等待与忍耐 , 正所谓“切记潜龙勿用 , 静待飞龙在天” , 也就是后来他自言道:“此壮士也 。 方辱我之时 , 我宁不能杀之也?杀之无名 , 故忍就于此也” 。 这便是韩信性格中的有一个特点——忍 。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

其实 , 韩信在淮阴时期还有一个小故事 , 被司马迁先生收录在了《史记·淮阴侯列传》当中 。 我们一起来看下:

其志与众异 。 其母死 , 贫无以葬 , 然乃行营高敞地 , 令其旁可置万家 。 余视其母冢 , 良然 。

从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淮阴时期的韩信 , 就已经有了远大的志向 , 那时还是贫困潦倒的他 , 就断定自己日后一定能够功成名就 , 光宗耀祖 , 而对于我国古代来说 , 修建祖坟不正是光宗耀祖的表现么 。 韩信的这种强烈的自信心 , 正是他日后成功的基础 。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青年时代的淮阴侯——韩信// //

韩信其实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 对于 , 那个在他落魄时 , 给予他食物的洗衣老妇 , 韩信在显贵之后 , 还真的会去找寻过 , 可惜 , 没有找到 , 不过 , 韩信在当年老妇洗衣的河边 , 沉下千金 , 以此报道老妇当年的赐饭之恩 , 真可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写完了淮阴时期的韩信 , 那么韩信在离开淮阴之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的下一篇文章 , 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