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对于"天子守国门 , 君主死社稷"这句话应该大家都有所耳闻 ,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谈不上强盛 , 经济不如宋 , 军事不比元 , 但明朝皇帝所表达出来的民族气节当真值得被世人讴歌 , 尤其是明末的崇祯帝 。

崇祯帝在史上饱受争议 , 说他是昏君 , 但他日日勤俭治国 , 当政十七年 , 共发六次罪己诏 , 说他为明君 , 最终又国破人亡 , 众叛亲离 。

其实仔细回看崇祯帝这一生 , 他虽称不上千古明君 , 但也有所作为 , 只不过生不由己 , 登基时明朝气数已尽 , 又四面楚歌 , 再有通天本事也恐难翻转局面 。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 , 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

(崇祯皇帝画像)

初登大位时少年

朱由检年幼时在宫中并不受待见 , 但好在和哥哥朱由校关系不错 , 朱由校登基之后册封他为信王 , 并且对其十分看重 , 再加上朱由校在位期间无子嗣 , 所以去世之后将皇位传给了朱由检 , 这才有了崇祯这悲哀又无奈的一生 。

因为这皇位来的太意外 , 崇祯帝本身就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 加上此时魏忠贤权倾朝野 , 一时半会也无法撼动其地位 , 阉党的影响太大 , 导致朱由检初登基时没有办法展开拳脚 。

并且朱由检此时才十七岁 , 身边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势力 , 而魏忠贤又老谋深算 , 他也知道如果不采取点行动 , 自己将大难临头 , 所以多次设法欲将朱由检除掉 , 虽然朱由检每一次都侥幸脱逃 , 这也看出此时的明朝内里已经风起云涌 , 一代天子刚即位便多番遭遇暗算 , 可他这波折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 , 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

(剧照魏忠贤)

智除阉党立东林

朱由检深知魏忠贤势力遍于朝野 , 想要废掉他肯定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 还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 , 所以他即位后不仅没有削掉魏忠贤权力 , 反而多次嘉赏他 , 因为朱由校曾在遗训嘱咐朱由检一定要信任此人 , 故而此番举动并没有引起魏忠贤多虑 。

将魏忠贤麻痹之后 , 朱由检开始从其党羽入手 , 待魏忠贤手下的左臂右膀都处理得差不多之时 , 朱由检以十大罪名为由废掉魏忠贤的爵位 , 最终逼其自杀 。

魏忠贤一倒 , 剩下的阉党无主心骨就好办得多 , 清算工作正式开始 , 除了彻底拔掉阉党根基之外 , 朱由检还为之前被魏忠贤所陷害过的忠臣平反冤案 , 这让天下百姓看到朱由检治国复兴的决心 , 一时之间民心所向 。

阉党一除 , 原以为明朝就开始走向正轨 , 但没想到朱由检刚立一功 , 转眼就下错一步棋 , 他重新提拔起了东林党 。 东林党确实不乏有心怀天下的正直之士 , 在其清算阉党时多次建言献策 , 但也正是因为党中多有书生文人 , 思想过于迂腐且不够长远 , 而朱由检的这一举措无疑在推进明朝的灭亡 。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 , 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

(李自成起义)

内忧外患难自保

在崇祯帝每日勤于职守 , 励精图治之下 , 明朝原本也是小有起色 , 但奈何天都不帮他 , 连年大旱让明朝再度陷入绝境 , 收成不佳 , 百姓流离失所 , 难民遍布市野 。 后又爆发瘟疫 , 天下大乱 , 民不聊生 , 即便崇祯帝倾力而为 , 国家也再难有振兴之日 。

灾难尚未处理好 , 各地又纷纷掀起农民起义 , 社会动荡 , 战乱不断 , 而崇祯帝所宠信的东林党除了拥有笔杆子功夫之外又再无实本事 , 导致明朝破败之势愈演愈烈 , 这让崇祯帝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 , 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

(皇太极攻明)

内乱未抚 , 外患又起 , 农民军动乱还没有来得及镇定 , 北方的皇太极又率领大军压境 , 这无疑在明朝的伤口上又加了把盐 , 而明朝的国库已空 , 财政再也无力支持战争 , 局势如此 , 纵是崇祯有起死回生的本事也无可奈何 。

并且明朝后期本就无骁勇之将 , 原本朱由检重用袁崇焕让明朝看见了一丝生机 , 可最后却因为误信诽谤之言将袁崇焕给处死 , 这下好了 , 明朝举国上下 , 几乎很难再找出能挑起大梁的人 , 崇祯自己也知命数如此 , 心灰意冷 , 就不再做无谓的挣扎 。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 , 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

(李自成进京)

殉国自缢哀其痛

李自成入京之后 , 崇祯帝见身边大臣皆奔走逃亡 , 再也召集不回军力 , 自知已走到亡路 , 于是带着身边唯一的太监王承恩走上万寿山 , 他在山顶放眼望去 , 这京城已是烽火连天 , 硝烟四起 , 哪还有当初那副盛世模样 , 不禁哀叹痛哭 。

崇祯帝的悲哀不仅在于亡国 , 还有其走上末路时身边除却王承恩 , 再也无一臣 , 天下百姓也纷纷愿意追随农民出身的李自成 , 他兢兢业业执政为民 , 最终却落得个孤家寡人需自缢的下场 。

再回头来看他一生发出的罪己诏 , 每逢天下大乱或百姓遭遇苦难 , 他都会深刻自我反省 , 句句箴言 , 并希冀能已一己之力再次挽救王朝危机 , 但他却忽略这个王朝早已病入膏肓的事实 。

明朝的确亡在崇祯帝手上 , 他当政期间也制定过不少失误的政策 , 不够他虽无大才能 , 无法救明于水火 , 但他不与清议和 , 不降于李自成 , 此种坚贞不屈却也实属难得 。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崇祯皇帝十七年连发六次罪己诏 , 为何最终依然亡国// //

(崇祯自缢)

一生短暂尽无奈

明朝亡国之实早已定 , 只不过恰好碰上没有治国才略的崇祯帝 , 皇太极崛起后 , 外患已在 , 而国家财政一日不如一日 , 军事实力欠缺 , 国力衰落 , 倒塌只在一瞬间 。

并且相比起明朝 , 崇祯帝这一生才是真正的无奈 , 他本无当政野心 , 假如朱由校有子嗣 , 那亡国这个骂名也就无需他来背负 。 并且即便是继位 , 他也没有过半刻的松懈 , 临深履薄 , 废寝忘食的治政 , 奈何他本就不是一块做皇帝的料 , 又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 耗尽精力不说 , 还葬送了一生 。

崇祯帝明明可以保命 , 但他不愿 , 后人常说那是因为身边没有大臣前来营救 , 其实不然 , 他若真是贪生怕死之辈 , 也不会带着明朝挣扎这么久 , 更不会罪责自身 , 也没必要走上国破山河碎 , 人亡留骂名的末路 , 可见崇祯帝身上依然流传着祖辈的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