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因“临阵换帅”大吞败果的四大战役
自古以来 , “临阵换帅”被视为兵家大忌 。 其主要原因在于新任领导与管理团队缺乏磨合 , 相互之间缺少信任感和认同感 , 领导不了解团队部署文化 , 下级也不了解上级的管理风格 , 容易滋生惘意 , 士气低落 , 做事畏首畏尾 , 效率不高 。
中国历史上因“临阵换帅”大吞败果的四大战役//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因“临阵换帅”大吞败果的典型案例呢?我们且来看看 。
一、长平之战
公元前261年 , 秦、赵两国因“韩国转让上党之地于赵”爆发长平之战 。 秦国倾举国大部之力 , 兴兵60万伐赵 , 赵国名将廉颇率领45万赵军驻守长平进行抵御 。 秦赵两军对峙长达三年之久 , 秦军损兵折将 , 仍然突破不了赵军防线 。
赵国综合国力弱于秦(全国粮食产量只相当于秦国的三分之一) , 且外交乏力 , 得不到经济援助 。 赵孝成王无奈之下 , 欲借鉴之前阏与之战 , 赵奢集中兵力大败秦军的案例 , 让赵军聚集优势兵力 , 欲突破秦军单边防线 , 从而获胜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
但考虑到廉颇善守不善攻 , 进攻主帅必须另作选派 。 于是 , 经过朝臣商议 , 颇有虎父之风的赵括(赵奢之子)成功入选 。
最终 , 初生不畏牛犊的赵括遇上了身经百战的白起 。 姜还是老的辣 , 赵军被合围包饺子 , 20万赵卒战死 , 25万投降被坑埋 , 仅留400娃娃兵被放置归国 。 秦军伤亡30余万 。
中国历史上因“临阵换帅”大吞败果的四大战役// //
长平激战
二、即墨之战
公元前284年 , 燕昭王为报“国破家亡”之仇 , 派名将乐毅联合秦、韩、赵、魏、楚五国联军伐齐 , 双方激战于济西 , 齐军败退 。 五国在满足各自的利益后 , 引兵退去 。 唯独乐毅率燕军深入齐境 , 连下72城 , 直入齐国都城临淄 。 齐国仅剩莒、即墨两城仍在坚守 , 乐毅围城 , 三年不下 。 燕昭王死后 , 刚即位的燕惠王由于与乐毅原有间隙 , 加上齐使挑拨离间 。 燕惠王便任命亲信骑劫取代乐毅掌军攻城 。 骑劫不谙军事 , 齐军趁势用“火牛阵”大败燕军 。 接着失地百姓纷纷响应 , 齐国丢失领土全复 , 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
中国历史上因“临阵换帅”大吞败果的四大战役// //
田单火牛阵
三、第二次邯郸之战
李牧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 也可以称为赵国末期的陆上长城 。 在他的带领下 , 赵军于肥全歼10万秦军精锐 , 并数次挫败秦国的进攻 , 使秦军不得入赵城 。
公元前229年 , 同是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趁赵国北部发生地震 , 接连闹饥荒 , 国家衰弱之际 , 率领几十万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 李牧率领赵军顽强抵抗 , 秦军久攻不下 。
王翦知道李牧不除 , 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 , 遂派奸细潜入赵国邯郸城 , 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 , 让其散布李牧欲背叛赵国的流言蜚语 。 昏聩的赵王迁不分青红皂白 , 立即派士兵捕杀了李牧 , 同时委派宗室赵葱取代了李牧的帅位 。 三个月后 , 王翦乘势急攻 , 大败赵军 , 赵国几乎灭亡 。
中国历史上因“临阵换帅”大吞败果的四大战役// //
四、中条山之战
1941年5月7日 , 日本聚兵10万 , 攻击晋南地区最后的要塞中条山 , 遭到了卫立煌指挥的20万国民党部队的顽强抵抗 , 国军连续13次打退日本的进攻 , 日军始终难以从山西渡过黄河 。
然而 , 卫立煌因拒绝反共及拒绝娶宋美玲侄女事件 , 不受蒋介石待见 。 蒋介石不信任卫立煌 , 便派亲信何应钦夺取了卫立煌的指挥权 。
日本人接到国军换帅的消息后 , 立即发动大规模进攻 。 何应钦由于不熟悉中条山地区的防御部署 , 指挥国军部队乱打 , 导致中方惨败 。 国军大部溃散 , 4.2万将士阵亡 , 3.5万士兵被俘虏 。 日本方面 , 仅伤亡3000余人 。
中国历史上因“临阵换帅”大吞败果的四大战役// //
纵观上述四场战役 , 我们在令人扼腕的同时 , 不禁扪心自问 , 假如当初没有临时换帅 , 历史的走向会是怎样一种结果?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若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致敬民族英雄,致敬中国脊梁——王春晖激情创作钟南山院士肖像
- 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要求瓜分中国, 只有一个国家反对, 原因不简单
- 他是四野三纵的政委,曾因升迁速度太快不得不请示,后授衔中将
- 日本1年侵略大半个中国,为何攻打重庆6年都没攻下来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永泰公主死因之谜:17岁的她毫无政绩,为何陵墓享唐朝帝王规格?
- 天津这栋洋楼有百年的风云故事,因为两位人物,让它声名远扬
- 历史上到底真的有蔡文姬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