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一抬轿子 , 两匹马 , 接他回来!”这是某本畅销书描写“绝情”的景泰帝朱祁钰如此冷落羞辱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 。 可是看了朱祁镇驾前大臣和“北狩”随从写的《否泰录》《正统北狩事迹》《正统临戎录》的记载 , 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于谦和朱祁钰都亲自迎接 , 朱家兄弟相见后抱头痛哭 。

朱祁镇返京的途中 , 还不断召见大臣 , 并且赐给了自己弟弟儿子从北边带回来的好马 。 但就在朱祁镇分马和召见大臣的过程中 , 我们看到了他不但一点愧疚之心都没有 , 而且一举一动都暗藏杀机 。 朱祁镇返京途中的这两个举动 , 已经暴露了他重夺皇位的野心和对于谦的仇恨 。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 , 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

?为了证明本文采用史料翔实可信 , 咱们还是先来介绍一下这三本书的作者 。

《否泰录》的作者刘定之 , 是朱祁镇正统元年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三名探花 , 而且考试后马上分配到翰林院任编修 。 此人在朱祁镇复辟成功改元天顺后 , 平步青云 , 由朱祁钰时期的右春坊右庶子(太子的家庭教师兼秘书 , 当时太子还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升任通政司左参议仍兼翰林侍讲 , 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 朱祁镇的儿子继位改元成化 , 刘定之再进一步 , 成了内阁辅臣(《明史·列传第六十四》) 。 由此可见 , 刘定之是朱祁镇的坚定拥护者 , 想让他抹黑朱祁镇 , 势必登天还难 。

《正统临戎录》和《正统北狩事迹》虽然署名都是杨铭 , 但是前者应该是杨铭口述 , 文人实录 , 后者应该是经过了专业文人的润色修改——杨铭虽然懂外语 , 但却不识字:“有哈铭者 , 蒙古人 。 幼从其父为通事 , 至是亦侍帝(朱祁镇)……哈铭从帝还 , 赐姓名杨铭 , 历官锦衣指挥使 。 ”杨铭是朱祁镇贴身保镖 , 与朱祁镇出生入死同甘共苦 , 忠诚毋庸置疑 。 至于他识不识字 , 咱们看看他署名的《正统临戎录》就知道了——只有这本书的文字不用翻译 , 如果真要翻译 , 那也是因为有些典型的明朝俚语白话太过直白了 。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 , 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

?咱们还是先来看不用翻译的《正统临戎录》关于朱祁镇返京路上的待遇:“爷爷(杨铭称朱祁镇)行数里 , 听得后马响 , 官军惊疑 。 奉圣旨:‘着哈铭看甚么人?’”杨铭一看 , 原来是那个刚刚哭着拜别的伯颜帖木儿(大明顺宁王马哈木之孙、瓦剌太师也先之弟) , 又派人追着给朱祁镇送刚打到的野味来了 , 于是杨铭回报:“锁那俺带领达(鞑)子数十人 , 紧走马前来 。 ”在同样署名为杨铭《正统北狩事迹》中 , 这段记载就很文雅了:“乃帖木儿归逐得野兽 , 使人来献也 。 ”

吃着伯颜帖木儿送来的新鲜野味 , 朱祁镇开始琢磨着给京城里的亲人送点礼物了 , 于是吩咐杨铭:“哈铭 , 选达(鞑)子的数内好的头样五匹马编成天字号 , 进与娘娘(《正统北狩事迹》为太后);选四匹马编成地字号 , 与景泰皇帝(朱祁钰年号景泰);选三匹与东宫(当时的太子还是朱祁镇之子朱见深) 。 ”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 , 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

?不知道读者诸君看了朱祁镇这样分马 , 是否发现了一点什么别样的意思?

如果说朱祁镇重娘娘轻皇帝 , 已经不合常理(太后太子要马何用?送太后用“进” , 送皇帝与太子都用“与”) ,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大有深意了 。 杨铭这样记录:“奉圣旨(即朱祁镇说 , 下同):‘哈铭(当时还没赐姓杨) , 你来 , 我有一件事和你计较 。 今张四征南回来在家 , 我赏匹马与他中不中?’铭回奏:‘爷爷 , 好 , 一发赏与他一对 。 ’奉圣旨:‘谁带去与他?’铭回奏:‘今有原跟他的头目米六 , 见(现在)做使臣来这里 , 就着他带去 , 到家与(给)他 。 ’奉圣旨:‘是 。 就选青白马二匹与米六带去 。 ’ ”

这个张四是谁呢?仔细查阅史料才知道 , 原来此人就是靖难首功之臣张玉之子 , 平定安南名将张辅的弟弟 , 朱祁镇夺门之变的主要参与者、前军都督府右都督、总管京营兵的张軏 。 所谓“张四征南” , 指的是张軏在朱祁镇正统十三年苗疆平叛 。 之所以说张四是张軏而不是张辅之子英国公张懋 , 是因为张懋是老二 , 并没有南征经历 , 张軏的哥哥张輗也没去南边打过仗 。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 , 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

?放下张軏不提 , 咱们回到朱祁镇的行程上来 。

从八月十四日进入怀来 , 朝臣就开始沿途迎接了:“见搭帐殿、膳房 , 尚膳监、光禄寺 , 参将杨信率领人马迎接 。 ”“起马到居庸关 , 巡关御史王拱等迎接到馆驿 。 ”“至唐家岭 , 学士商辂等见 , 又赐辂等马各一 。 ”“至德胜门土城 , 总兵石亨、张四、杨洪 , 少保于谦朝见 。 ”“总兵官石亨、张四、杨洪 , 少保于谦朝见叩头 。 ”这些文字 , 哪段出自《正统北狩事迹》 , 哪段出自《正统临戎录》 , 读者诸君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

按照刘定之《否泰录》的记载 , 朱祁钰已经尽到了一个弟弟和继任者的本分:“十六日 , 自东安门入 。 上迎拜 , 太上答拜 。 拜毕 , 相抱持而哭 。 各述授受之意 , 推逊良久 , 乃送到南內 , 群臣就见而退 。 大赦天下 , 有生咸欣欣焉 。 ”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 , 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

?看见了吧 , 兄弟相见 , 都是动了真感情的 , 满朝文武也都是倾巢而出迎接的 。 朱祁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 把皇权正式移交给朱祁钰 , 朱祁钰也按照礼仪规矩推辞了很久——当时朱祁镇刚刚断送大明数十万将士性命 , 也实在没有脸面马上回到皇帝宝座上去 , 但是在“谦让”之余 , 朱祁镇的两个举动 , 已经为“夺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

这个伏笔就是京城卫戍司令(之一)张軏 , 除了格外赏赐两匹好马 , 朱祁镇还“宣张四马上同语 。 ”朱祁镇跟张軏到底说了啥 , 一同拜见朱祁镇的石亨和于谦都没有听到 , 因为“太上皇朱祁镇”并没有给予他们上马的待遇 , 他们只能跟着步行 。

由此可见 , 朱祁镇对京城保卫战的两大功臣根本就不屑一顾 , 甚至可能对下令发炮夜袭也先大营的于谦恨之入骨——当时带路党朱祁镇还在瓦剌军中好吃好喝享受着呢 。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朱祁镇刚回京就赐给一大臣好马并与之密谈 , 是为夺门之变做准备?// //

?分马的时候压低现任皇帝弟弟朱祁钰的地位 , 冷落于谦礼遇张軏 , 这时候要是有人说朱祁镇没有重夺皇位并报复于谦的意思 , 读者诸君会相信吗?赐马、密谈 , 已经当过十三四年皇帝的朱祁镇 , 这两个举动绝非无心之举 。

笔者认为 , 朱祁钰这个弟弟是比较称职的 , 但是作为皇帝是比较不称职的——太过心慈手软 , 这才有了后来的英宗复辟 , 死太监王振被建庙祭祀 , 于谦被抄家斩首 。

现在还有人扯着嗓子喊:“废除了殉葬制度的朱祁镇是个仁君!”可是这里我们要问一句:朱祁镇那是舍不得自己的妻妾同死 , 跟老百姓有啥关系?朱祁镇为王振树碑立庙的时候 , 想到过要抚恤在土木堡被他断送的数十万大明将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