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 , 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 , 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

河西走廊的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文|李青友

这几日 , 习主席踏访河西走廊 , 河西走廊很多颇具文化的地名再次映入眼帘 。 那些蕴含着厚重文化、承载着不菲历史的地名 , 仍然闪烁着旷古的魅力 , 让人数以家珍 。

河西走廊是指甘肃省境内黄河以西的狭长地带 , 因其形如走廊而得名 , 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 。 河西走廊属于甘肃 , 首先我们破解“甘肃”的得名 。 元朝的时候 , 实行行省制度 , 从陕西行省中 , 分置出了一个行省 , 这个行省由甘州(治今张掖)与肃州(治今酒泉)的地域合并而成 , 所以称甘肃 。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 , 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

河西走廊有很多关隘名字很有故事 。 嘉峪关 , 位于河西走廊片西部 , 南靠祁连山 , 北倚马鬃山 , 始建朱元璋时期 , 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 , 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 “嘉峪”意为“美好的山谷” 。 嘉峪关是明朝的西大门 , 而玉门关和阳关则是汉唐的要塞 。 阳关和玉门关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驿站 , 西行之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 , 从而通西域 , 连欧亚 。 玉门关的得名 , 则源于西域输入的玉石取道于此进入中原 。 西汉时候因关设县置玉门县 , 可见位置相当重要 。 中国历史上最壮烈的军事行动“十三将士归玉门”即发生于此 , 唐诗中“春风不度玉门关”句 , 更使此关名声大震 。 玉门关南边不远是阳关 。 阳关的意象主要在王维的诗歌中体现出来:“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其实“你走你的阳关道 , 我过我的独木桥” , 这里“阳关”的比喻意象就源于此 , 喻指通途大道 。

河西走廊很多城市的名字 , 与汉代的经营有关 , 譬如西汉的“河西四郡” 。 河西四郡 , 指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 武威曾是匈奴休屠王的地盘 , 武帝兵出河西 , 并在此设置郡治 , 称武威郡 , 以示武功扬威 。 张掖郡的设置 , 则是取“断匈奴之臂 , 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 汉朝得到此地后 , 断掉匈奴人的臂膀 , 张开了自己的肘腋 , 非常形象 。 酒泉的得名则与霍去病有关 。 霍去病大败匈奴 , 汉武帝赏赐他一坛好酒 , 霍去病认为功在全军 , 就把酒倾倒在泉水中与将士共饮 , 酒泉因此得名 。 敦煌的得名 , 应该是寓意盛达辉煌 。 ——河西四郡的名字 , 从西汉沿用到了现在 , 没有半点土鳖吧?

西汉帝国的河西四郡 , 是在驱逐匈奴势力后设置的 。 驱逐匈奴人之后 , 那些匈奴人所使用的地名 , 并没有随着汉帝国的占领而消失 , 反而流传至今 , 这也显示了汉帝国强大的包容性 。 祁连山 , 匈奴语里祁连为“天”的意思;焉支山 , 匈奴王后称阏氏 , 以王后之名称山名 。 焉支山又作燕支、燕脂、胭脂 , 其实现在汉语中的“胭脂”就是从匈奴语中借用的 , 就和此山有关 。 匈奴人非常重视祁连山和焉支山 , 他们失去河西走廊后 , 便唱起了“失我祁连山 , 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 , 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悲伤歌谣 。 现在甘肃的山丹县有山丹马场 ,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马场 。 山丹原名叫删丹 , 在匈奴语中删丹是“雪山”之意 。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 , 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

最后 , 作为吃瓜群众 , 谈谈河西走廊的“瓜州” 。 瓜州这地名先秦时期已经存在 , 其中反复更改过 , 直到2006年又重新更改为瓜州县 。 瓜州 , 就是盛产美瓜的地方 , 顾名思义 , 一目了然 。 作为一个县域以“瓜”命名的 , 也只有“瓜州”了 。 《汉书·地理志》记载:“古瓜州地生美瓜 , 长者 , 狐入瓜中食之 , 首尾不出 。 ”西晋《广志》说:“瓜州瓜大如斛 , 御瓜也 , 甘胜糖蜜 。 ”瓜州之瓜 , 各种的美 。

地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 河西走廊一些独特的地名承载着时代的文化 , 见证着各古老民族的辉煌 , 成为反映厚重历史的“活化石” 。 河西走廊位置重要 , 其辉煌自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近代 , 每个时期的活动对会对地名有不同的影响 , 难以备述 , 举隅尔尔 。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李青友 | 习主席踏访的河西走廊 , 这些地名颇有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