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明代财政的一个有趣现象:朱元璋越想控制的东西 , 他就越控制不住 , 反而成就了民间经济的自由活跃;朱元璋越想迫害的人 , 他就越迫害不了 , 反而成就了苏松二府的繁荣发达 。 这是个始料未及的故事 。

农耕帝国的财政基础 , 就是土地嘛 。 搞清楚全国的土地和人口 , 这是中国古代中央财政的基础 。 上一周 , 我们在讲唐朝的时候 , 唐朝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就不好 , 自始至终是一笔糊涂账 。

到了朱元璋的时候 , 朱元璋就想 , 我是个狠人啊 , 这个问题我能解决啊 。 于是 , 他干了两件事 , 第一件是从从洪武十四年 , 开始编订天下的“黄册” , 就是户口登记册 。 这以后朝廷收人头税的基础就是这个“黄册” 。 黄册编订完 , 六年后 , 朱元璋又开始编订“鱼鳞册” , 就是带图的土地登记册 , 因为土地一块块的嘛 , 在图上像是鱼鳞 , 所以叫“鱼鳞册“ 。


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

这两个活儿干完 , 花了12年时间 。 现在大明朝的家底儿清楚了 , 全国户籍共计一千零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七十户 , 人口六千零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一十二人;土地面积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 。 你看 , 工作很细吧 , 有零有整的 。 这是那个时代的大数据工程 , 很了不起 。

但是问题来了啊 , 这户籍、人口、土地 , 都在变动中啊 。 朱元璋说 , 那还不简单 , 每过十年再干一次不就得了?朱元璋没想到的是 , 他自己个性苛刻严谨 , 建国初期行政效率也高 , 即使如此还干了12年 , 你后代的那些子孙皇帝 , 你要求他们十年干一回 , 能力上做不到嘛 。

但是还是我们昨天讲的那个因素 , 明朝特别在意祖训 , 只要是朱元璋说了 , 以后都要这么办 , 后来的皇帝还真就不敢不办 。 那怎么办?好办啊 , 就把10年前的数据再抄一遍好了 。 上上下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就算是清查过了 。

当然了 , 明朝毕竟几百年 , 也有真普查的 , 但是数据就是越查越少 。 到了万历年间 , 土地只有朱元璋时候的一半了 。 土地又没长腿 , 还能跑到哪里去?说白了就是每次清查的时候 , 地方官是能少报点就少报点 , 因为以后交税的任务会少一点啊 。 就这样 , 大明王朝的财政基础 , 越来越缩水 。


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看 , 明朝财政是最保守 , 最简单的 。 就是人口税和土地税 , 加上一点盐茶专卖的收入 , 所以 , 政府的收入基本是固定的 。 明代工商业其实非常发达 , 但是因为朱元璋给明代财政定下来的这个小农基因 , 导致政府没有能力对变化无常的工商业收税 。

你懂的 , 王朝越到后期 , 支出总是越来越大 , 仅仅养活明代皇室的那笔钱就大得吓人 。 军事支出要是再一起来 , 这个僵化的财政体制 , 根本就对付不了 。

明白了这个背景 , 我们就可以聊聊那次著名的张居正改革了 。

张居正上台当首辅的时候 , 其实改革的条件是不错的 。 万历皇帝刚刚登基 , 还是一个10岁的小孩 。 他妈妈李太后非常信任内阁首辅张居正 , 宫里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和张居正关系也很好 。 这是一个大臣施展拳脚的最好环境了 。

但是 , 按照郭建龙老师的说法 , 张居正的所谓改革 , 其实根本就称不上是一次改革 , 核心只有一样 , 就是怎么更高效率地收税 。

当然 , 这不是求全责备 , 每个人都受制于两个东西 。 一个是环境 。 一个是自己的格局 。

作为一个改革家的张居正 , 环境不错 , 但是格局是一般的 。 为啥这么判断?因为他就是一个现实派 。 现实派的好处是能做成事 , 缺点是很难超出现实给定的格局做成事 。 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人 。 他和权臣 , 太监的关系都不错 , 对于以权谋私的行为 , 比如让儿子中状元 , 这种事 , 张居正是不太避讳的 。 这样的人 , 当然对于整个行政体制也只能做点缝缝补补的工作 。 也就是所谓“理顺式改革” 。

张居正最大的政绩 , 就是整理税基 , 清查人口和土地 。 就是把朱元璋干过的事 , 再干一遍 。

一通全国大干快上 , 结果出来了 , 全国土地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 , 虽然比朱元璋的时候还少一点 。 但是比明孝宗的时候多了将近一倍啊 。 朝廷对于全国土地有了全新的掌控力 。


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

有了这个大数据基础 , 张居正就干了那件让他名垂青史的事 , “一条鞭法” 。 我们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学到这个一条鞭法 , 写的都是鞭子的鞭 , 但实际上 , 应该是编辑的编 。

为啥呢?因为这个改革的目的非常简单 , 就是让朝廷和老百姓之间的税收关系变得更简单 。 不再分什么土地税、人口税、劳役、摊派 。 所有这些统统按照土地数量来交 。 现在朝廷经过清查 , 有了相对准确的土地数据了嘛 。 所以 , 在账本上 , 一家人的名字后面 , 只写一条 , 你家该交多少钱 。 所以 , 这是一条“编” , 编辑的编 。

这次改革的结果 , 你想都想得到 , 朝廷和民间的关系变得简单而纯粹:朝廷只掌握土地 , 你种地就交税 , 没有什么废话 。 朝廷只要银子 , 其他什么粮食、布匹 , 一概不收 。 朝廷一年只麻烦你一次 , 大家交税也都方便 , 国家的行政效率即使有所退化 , 也能征收上来这种简单的税 。

所以好处是 , 张居正改革之后 , 明朝的财力大增 。 据说 , 张居正死的时候 , 北京的粮仓里装满了够吃九年的粮食 , 府库里面也堆满了银子 。

但是 , 因为张居正的改革 , 历史也为大明朝打开了一扇通向地狱的大门 。 为啥?就是这项改革让王朝征税太方便了 。

万历44年 , 努尔哈赤七大恨祭天 , 东北的局势马上要恶化了 。 明朝的军费要增加了 。 怎么办?明朝的纸币信用早就崩溃了 。 所以 , 这种小规模通货膨胀的手段 , 明朝政府手里是没有的 。 但是他有另外一个工具 , 张居正改革留下的一个高效税务系统 , 可以随时加税啊 。 万历44年 , 户部尚书李汝华请求除了贵州和北京周边 , 全国所有地区 , 每亩加收三厘五毫银子 , 这就是200多万两银子的总收入 。


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张居正改革的意外后果// //

第二年 , 再加 , 每亩再加三厘五毫 , 再搞200万两 。 第三年 , 再加 , 每亩再加二厘 。 加起来这就是明末所谓的“辽饷” , 为了应付辽东事务而加的税 。

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 , 麻烦事更多 。 但是不怕啊 , 有了张居正的这个高效的收税系统 , 加税就好了嘛 。 这个心理和有纸币的国家无法克制印钞票的冲动是一样的 。 所以 , 崇祯时期 , 又有了“剿饷”和“练饷” , 就是剿匪的饷和练兵的饷 。 每次加税之前 , 崇祯皇帝通常都要真心诚意地说 , 没办法 , 国家要用钱 , 再苦吾民几年 。 每次都不好意思 , 每次都忍不住 , 一直加税到民穷财尽 , 国破家亡为止 。

听到这儿 , 你觉察出了一种荒诞没有?一个高效的工具 , 可能是一个让你沉迷其中的工具 。 一个救命的手段 , 也可能演化成致命的手段 。

权力给自己开出了一条笔直宽广的大路 , 然后一路狂奔 , 直到在道路的尽头撞得粉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