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故事——泉湖风清凉,流觞碧筒饮
泉城人的生活与泉水息息相关 , 自古至今 , 皆是如此 。
三月初三 , 在古人那里是个大日子 。 人们在这一天到水边洗濯 , 消除不祥 , 这便是“修禊” 。 农耕社会的人们对于土地的产物有着天然的崇拜 , 除了到水边洗一洗 , 他们还会把春天田里的荠菜花铺在灶上或者榻上 , 或者藏在衣服里 , 认为可以除虫害 , 还有妇女直接把荠菜花戴在头上 , 希望不犯头痛病 。
古代济南人在这一天的活动带着一股雅致 。 常规的洗濯仪式结束后 , 人们又增加了野餐宴乐和“曲水流觞”的诗酒盛会 。 彼时的济南 , 泉水汇流成溪 , 沿着住家小巷弯弯绕绕 , 具备“曲水流觞”的天然条件 。 古人沿溪而坐 , 将盛着酒水的觞杯置于托盘 , 然后放在溪流上游 , 使其顺水而下 。 觞杯漂到曲折拐弯的地方 , 往往因障碍停住 , 这时谁距离它近 , 谁就取而饮之 。 光喝酒不算雅致 , 乘兴作诗吟唱或者表演个节目才是这个活动的乐趣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八《济水》里记载:“历祠下 , 泉源竞发 。 其水北流迳历城东 , 又北饮水为流杯池 。 ”又据《济南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里的介绍 , 郦道元所提到的流杯池 , 便是今天的王府池子 。 试想当年暮春三月初三的的盛景 , 觞杯从此顺水往北再曲折往东 , 弯绕而出 , 漂至曲水亭街 。 据史料记载 , 当时的曲水亭街“清流映带 , 杨柳依依 , 岸平草软 , 是曲水流觞的理想场所” 。
《济南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里提到 , 王羲之渡江以后 , 将修禊那天的庆祝活动曲水流觞从山东带到了江南 。 于是 , 东晋永和九年(353)那个“天朗气清 , 惠风和畅”的三月初三 , 王羲之和好朋友们齐聚清流曲绕的兰亭 , 以漂至眼前的觞杯为令 , 饮酒作诗 , “快然自足” 。 在那之后 , 曲水流觞在水利条件更为优越的南方也广泛地流传开来 。 据南朝梁懍宗那本记录南地风尚的《荆楚岁时记》 , “三月三日 , 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 , 为流杯曲水之饮 。 ”
古代济南人的泉水雅致习俗 , 除了曲水流觞 , 还有碧筒饮 。
陆游在《桥南纳凉》写道:“鬼杖来追柳外凉 , 画桥南畔倚胡床 。 月明船笛参差起 , 风定池莲自在香 。 半落星河知夜久 , 无穷草树觉城荒 。 碧筒莫惜颓然醉 , 人事还随日出忙 。 ”湖边柳下 , 放张折叠椅半躺着 , 闻着荷香看星星 , 还能就地取材来一叶碧筒饮 。
陆游诗里的纳凉之景并非发生在济南 , 但其中提到的碧筒饮几乎是彼时济南文人雅士在夏季必备的消暑饮品 。 唐代晚期文学家段成式在他的《酉阳杂俎·酒食》中专门介绍过济南的碧筒饮:“历城北有师君林 , 魏正始中 , 郑公悫三伏之际 , 每率宾僚避暑於此 。 取刚刚从湖里摘下来还带着湖水清凉的大莲叶置砚格上 , 盛酒三升 , 以簪刺叶 , 令与柄通 , 屈茎轮菌如象鼻 , 传噏之 , 名为碧筩杯 。 ”一到夏天 , 古代的文士们喜欢聚到林中湖边避暑 , 拿一带着荷茎的大荷叶放在台子上 , 倒上酒 , 然后从荷叶刺通荷茎 , 人们就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 。 至于滋味怎么样 , 宋代苏轼写过 , “碧筩时作象鼻弯 , 白酒微带荷心苦 。 ”明代杨慎也写过 , “酒味杂莲气 , 香冷胜於冰 。 ”
图片:李峰、匡松
来源:济南时报
- 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人良多启示!
- 致敬民族英雄,致敬中国脊梁——王春晖激情创作钟南山院士肖像
- 牡丹故事 | 千年牡丹傲皇权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龙文乡贤 | 龙溪理学名士——王咸熙
- 天津这栋洋楼有百年的风云故事,因为两位人物,让它声名远扬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观赏牡丹,关于牡丹花的聊斋故事——《香玉》
- 国花牡丹,慈禧太后与牡丹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牡丹故事 | 曹州牡丹有高品,恰似水浒一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