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浮生,林黛玉和陈芸的爱情之殇


红楼梦的浮生,林黛玉和陈芸的爱情之殇

红楼梦的浮生 , 林黛玉和陈芸的爱情之殇// //

《浮生六记》是一部白描式的文字 , 虽然平平淡淡 , 若是细读就会把许多悲凉留在心底;《红楼梦》是一部繁艳纷呈的书 , 桃花杏雨 , 落英缤纷 , 只能细细阅读才能了解一个人物 , 去爱上一个人物 , 对照自己的思想感情 , 选择不同的人物性格来参照自己 。 而《浮生六记》只能疲惫地去爱上一个人物 。

清人情文多在江南 , 苏杭金陵乃旖旎繁华之地 , 而文人更以才子佳人的浪漫传奇为佳话 。 以情为书 , 《红楼梦》当在第一 , 其次是《秋灯琐忆》、《香畹楼忆语》、《影梅庵忆语》 。 而《浮生六记》当在其之末 。 许多人把《浮生六记》和《红楼梦》对比 , 称之为小红楼梦 , 大约是因为某岛的缘故我们才把这本书进行了升华 。

陈芸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 , 她不仅可以与沈复品读诗画、谈古论今 , 还会穿着男装与其出门夜游 。 林语堂说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 她有一颗玲珑的心 , 会插画、刺绣、裁剪盆景、饮茶 , 懂得生活情调 。 会把茶叶用纱布包住放在盛开的荷花上 , 露一夜第二天早上再取下烹煮 。 沈复栽培了一盆花 , 但总是觉得不够生动 。 陈芸见他苦恼 , 便灵机一动 , 找来些许蝴蝶和昆虫 , 用细细的丝线缠绕在花的茎干上 , 这一神来之笔 , 被许多来客称赞 。

陈芸的完美沈复用过多的笔墨去美化 , 他也许是刻意掩饰陈芸的弱点 。 总有人用反衬观点来对比陈芸和林黛玉 。 陈芸贤惠大方 , 陈芸和沈复一起逛妓院 , 与船妓饮酒作乐 , 芸丝毫不嫉妒 , 反而将船妓送入沈复怀中 , 开玩笑让他摸索畅怀 。 芸还一直希望为沈复纳一位美而韵的妾 。 所谓美而韵就是美丽和丰满 。 而陈芸则是:“其形削肩长项 , 瘦不露骨 , 眉弯目秀 , 顾盼神飞 , 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 一种缠绵之态 , 令人之意也消 。 ”

沈复和陈芸已经有了一儿一女 , 陈芸还是费尽心思为沈复纳妾 , 终于找到了一个美而韵的女子 , 叫憨园 , 有女名憨园 , 瓜期未破 , 亭亭玉立 , 真“一泓秋水照人寒”者也 , 款接间 , 颇知文墨;有妹文园 , 尚雏 。 余此时初无痴想 , 且念一杯之叙 , 非寒士所能酬 , 而既入个中 , 私心忐忑 , 强为酬答 。

在这里沈复还勉强答应 , 真是勉为其难 。


红楼梦的浮生,林黛玉和陈芸的爱情之殇

红楼梦的浮生 , 林黛玉和陈芸的爱情之殇// //

令憨园过舟叩见吾母 。 芸、憨相见 , 欢同旧识 , 携手登山 , 备览名胜 。 菩独爱千顷云高旷 , 坐赏良久 。 返至野芳滨 , 畅饮甚欢 , 并舟而泊 。 及解维 , 劳谓众出:“子陪张君 , 留憨陪妾可乎?”余诺之 。 返棹至都中桥 , 始过船分袂 。 归家已三鼓 , 芸曰:“今日得见美丽韵者矣 , 顷已约憨园明日过我 , 当为于图之 。 ”余骇曰:

“此非金屋不能贮 , 穷措大岂敢生此妄想哉?况我两人伉俪正笃 , 何必外求?”芸笑曰:

“我自爱之 , 子姑待之 。 ”

沈复再三推让 , 陈芸再三坚持 。 又说:芸素有血疾....自识憨园 , 年余未发 。 ”憨园后来反悔转嫁有钱人 , “沈复自己并不觉得难过 , 反而芸特别伤心 , 以至于病倒 。 沈复再三安慰陈芸 , 但是陈芸因为憨园的反悔悲痛欲绝 , 终于在伤心中去世 。 于是陈芸的死也归罪到憨园没能成为他的小妾 。 相比林黛玉动不动就是个醋坛子 , 摔东西 , 剪东西 , 沈复对陈芸的美化是何等伟大 。

但是沈复从来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 。 他把一切责任都推脱给陈芸:初见陈芸就说:“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 。 ”到婚后二人饮酒赏月:芸愀然曰:“妾能与君白头偕老 , 月轮当出 。 ”之后是:“芸已寒热大作 。 余亦继之 , 困顿两旬 。 真所谓乐极灾生 , 亦是白头不终之兆 。 ”

文字上沈复从未照顾过陈芸 , 沈复是个纨绔子弟 , 终日无所事事 , 游山玩水 , 饮酒赏风月 。 男人三十而立 , 沈复到四十多岁陈芸死后还是一事无成 。 他并非是家大业大 , 而是个没有进取心的啃老一族 。 在婚后二十多年间夫妻二人被父母赶出家门三次 , 沈复的日常朋友圈晒的都是恩爱 , 狗粮一波又一波的往外撒 。 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沈复也不知道出力养家 , 陈芸多病 , 患有血疾 , 在养活一家四口上只靠陈芸没日没夜的做女红挣点糊口钱 。 在他的心里对陈芸并不是爱 , 而是敬 , 一种自然的 , 你就应该承担这种责任的敬 。

曹雪芹从来不会把林黛玉写死 , 他在抑郁悲情中向往的还是美满 。 宝玉初见黛玉: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 , 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 , 忙来作揖 , 厮见毕 , 归坐 。 细看形容 , 与众各别: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 ,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态生两靥之愁 , 娇袭一身之病 。 泪光点点 , 娇喘微微 。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 ,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 心较比干多一窍 , 病如西子胜三分 。 宝玉看罢 , 因笑道:“这个妹妹 , 我曾见过的 。 ”

黛玉看见宝玉:忽见丫鬟话未报完 , 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 , 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 , 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 , 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 面若中秋之月 , 色如春晓之花 , 鬓若刀裁 , 眉如墨画 , 脸似桃瓣 , 睛若秋波 。 虽怒时而若笑 , 即瞋视而有情 。 项上金螭璎珞 , 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 黛玉一见 , 便吃一大惊 , 心下想道:“好生奇怪 ,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 何等眼熟到如此 。 ”

两个人性格、脾气不同但又彼此深爱 。 曹雪芹用了两个人的感情磕磕绊绊才能白头偕老的伏笔 。 尽管贾府的衰败是注定的 , 但是在感情上会更坚定两个人的相依相守 。 程伟元还是不及曹雪芹的才情 , 他在爱情上远没有那种骨子里的深刻和体验 , 把林黛玉写死更能体现商业价值 。 这是建立在利益上的爱情悲剧 , 贾府抄家 , 红楼梦人物死的死散的散 , 程伟元还是于心不忍 , 最后皇帝赦免了贾府的罪名 , 返还了抄家的资产 , 可是悲剧效应在几百年间让人惋惜林黛玉的死和贾宝玉的落魄 。

沈复把生活模式照搬到红楼梦中 , 似乎男人的责任不是养家糊口 , 而是像贾宝玉那样成为一个风流公子 , 整日倚红偎翠 , 对于事业和家庭从来不负责 。 家道衰败他也归罪于别人 , 日子过的穷困潦倒、入不敷出 。 被骗了五十两银子他就活不下去了 , 甚至父子反目:沈复的父亲不仅没有帮沈复 , 还痛斥沈复“我辈衣冠之家 , 何得负此小人之债!”他甚至还威胁沈复如果自己不在三天内把这笔债务还上就要去官府告他忤逆不孝 。 父子绝情 , 岂能是一人之错?但是沈复在妓院的花销是:余则惟喜儿一人 , 偶独往 , 或小酌于平台 , 或清谈于寮内 , 不令唱歌 , 不强多钦 , 温存体恤 , 一艇怡然 , 邻妓皆羡之 。 有空闲无客者 , 知余在寮 , 必来相访 。 合帮之妓无一不识 , 每上其艇 , 呼余声不绝 , 余亦左顾右盼 , 应接不暇 , 此虽挥霍万金所不能致者 。 余四月在彼处 , 共费百余金 , 得尝荔枝鲜果 , 亦生平快事 。 后鸨儿欲索五百金强余纳喜 , 余患其扰 , 遂图归计 。


红楼梦的浮生,林黛玉和陈芸的爱情之殇

红楼梦的浮生 , 林黛玉和陈芸的爱情之殇// //

陈芸曾权沈复:买绕屋菜园十亩 , 课仆妪 , 植瓜蔬 , 以供薪水 。 君画我绣 , 以为持酒之需 。 布衣菜饭 , 可乐终身 , 不必作远游计也 。 ”余深然之 。

然而这样相濡以沫的生活沈复不以为然 。 被赶出家门还不思悔改 , 寄人篱下陈芸在病痛中做女红 , 眼看活不下去了沈复把十四岁的女儿卖给人家当童养妻 , 十二岁的儿子送去当学徒 。 骨肉亲情在沈复这里都没有一点良心上的谴责 。 陈芸死后他的儿子也死了 , 只剩下一个女儿也不再和他来往 。

陈娘和儿子逢森一死沈复就笑纳小妾 , 说是一入春梦不醒 。 替自己辩解道:“奉劝世间夫妇 , 固不可彼此相仇 , 亦不可过于情笃 。 语云 , 恩爱夫妻不到头 。 如余者 , 可作前车之鉴也 。 ”

空洞的话说一百遍也无味 。 归有光《项脊轩志》:“庭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 , 今已亭亭如盖矣 。 ”仅此一句便知恩爱 , 已经令人泪下 。

沈复在模仿红楼梦的生活方式中刻意美化陈芸 , 写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女人 , 但是在两个人的吟风弄月中仅见:“秋侵人影瘦 , 霜染菊花肥” 。 一联 。 相比黛玉和宝玉的诗词少了许多情调 。 林黛玉只读过一年书 , 到贾府之后读书也不多 , 只是在大观园和宝玉同读过 , 黛玉天资聪慧 , 可以说她的才情完全是自学成才 , 诗词歌赋能信手拈来 。

陈芸读书是:“生而颖慧 , 学语时 , 口授《琵琶行》 , 即能成诵 。 一日 , 于书簏中得《琵琶行》 , 挨字而认 , 始识字 。 ”陈芸是绝顶的聪明了 , 她不识字 , 只是熟练的背诵过《琵琶行》 , 从废纸篓里得到一本《琵琶行》 , 每个字通过背诵对照才识字的 。 这样的才情便能和沈复谈经论道:芸曰:“古文全在识高气雄 , 女子学之恐难入彀 , 唯诗之一道 , 妾稍有领悟耳 。 ”

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 , 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 , 不如学李之活泼 。 ”

芸曰:“格律谨严 , 词旨老当 , 诚杜所独擅 。 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 , 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 , 令人可爱 。 非杜亚于李 , 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 , 爱李心深 。 ”

芸曰:“《楚辞》为赋之祖 , 妾学浅费解 。 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 , 似觉相如为最 。 ”

但是能见陈芸的作品沈复都是忽略过去:“余与芸联句以遣闷怀 , 而两韵之后 , 逾联逾纵 , 想入非夷 , 随口乱道 。 芸已漱涎涕泪 , 笑倒余怀 , 不能成声矣 。 ”

更为相同的是沈复和陈芸是姑表亲 , 贾宝玉和林黛玉也是姑表亲 。

无论沈复和陈芸怎么对比贾宝玉和林黛玉 , 有一人不能不提 , 她就是秋芙 。 《秋灯琐忆》的秋芙和陈芸、林黛玉是相似的女子 。 蒋坦倦不成寐 。 盆中素馨 , 香气滃然 , 流袭枕簟 。

秋芙请联句 , 以观余才 , 余亦欲试秋芙之诗 , 遂欣然诺之 。

余首赋云:“翠被鸳鸯夜 , ”秋芙续云:“红云织蟔楼 。 花迎纱幔月 , ”余次续云:“入觉枕函秋 。 ”

秋芙种一棵芭蕉树 , 秋风夜雨 , 雨打芭蕉 , 听了让人伤感 , 早上蒋坦在芭蕉叶上写道:“是谁多事种芭蕉 , 早也潇潇 , 晚也潇潇 。 ”秋芙见了回复道:““是君心绪太无聊 , 种了芭蕉 , 又怨芭蕉 。 ”

蒋坦六年之间 , 三堕病劫 , 秋芙每侍余疾 , 衣不解带 。 柔脆之质 , 岂禁劳瘁 , 故余三病 , 而秋芙亦三病也 。 蒋坦苦读 , 抱病赴试 , 想求得个功名 , 然而病痛让他:“扶病登车 , 未及试院 , 而魂三逝矣 。 仆从舁归 , 匝月始安 。 ”

在生活上蒋坦有着坚定的目标:弟长未婚 , 为生平未了事 。 然先人生圹久营 , 所需卜吉 。 增弟年二十矣 , 兔郭数顷田 , 足可耕食 。 数年而后 , 当与秋芙结庐华坞河渚间 , 夕梵晨钟 , 忏除慧业 。 花开之日 , 当并见弥陀 , 听无生之法 。 即或再堕人天 , 亦愿世世永为夫妇 。 明日为如来潘涅槃日 , 当持此誓 , 证明佛前 。

有着几十亩薄田 , 和心爱的人结庐耕种 , 晨钟暮鼓相濡以沫 , 这是与世无争的心境也是一个男人的责任 。

沈复说自己平生的经历只不过是一场春梦 , 到陈芸死后 , 一个四十四岁的男人终于摆脱了束缚 , 继而浪费自己更成熟的年华 。 他在文人的眼里里创造了一个自古以来最完美的女人 , 又亲手毁了这个女人 。 从男人的角度两百年来对沈复的批评声音极小 , 更多的是向往和羡慕能够拥有这样一个女人 。 而真正能拥有这样一个女人你又何必不去担当 , 毁掉这样一个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