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样的吗?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吴国(约公元前496—453年)孙武著 , 距今几乎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 , 前后经过历史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几十次注解 , 产生了更多的解读 , 其中被后世所认可的就十一人 , 分别是:曹操、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hào)、王皙、梅尧臣、何氏、张预 。 可见此书是兵书经典之中的经典 。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 , 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 , 语源于南北朝 , 成书于明清 。 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 , 走为上计 , 汝父子唯应走耳 。 ”由此开始口口相传 , 便有了三十六计的说法 , 到目前为止谁是《三十六计》的作者还没有确切的论证 , 但在2003年的时候有个古玩爱好者收藏到一套三十六计玉简册 , 后经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鉴定可以确定是檀道济所著 , 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檀公 。 而三十六计更多可能是后世很多人总结编撰的 , 为其注解的寥寥可数 , 但是每个历史朝代战争中常常被运用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样的吗?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样的吗?// //

那么为什么历史到当今人们往往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混为一谈呢?其实《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就是战略和战术、面与点、系统与分支之间的关系 , 两者既有共同又有不同 , 因此常常会有人混淆两者的关系 。

《孙子兵法》更加强调的是以不战而达到战胜的目的 , 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 她的核心思想根本就不是战争 , 而是以不战而止战 , 正如孙子兵法所云:“上兵伐谋 , 其次伐兵 , 其次伐兵 , 其下攻城 。 攻城之法 , 为不得已 。 ” , 孙子又曰:“兵者 , 国之大事 , 生死之地 , 存亡之道 , 不可不察 。 ”孙子所强调的都不是战争 , 不战而取得胜利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战略思想;但是在核心战略思想的前提下 , 战争又不得不打的时候 , 孙子也有其战争中的系统思维 , 正如孙子曰:“故经三以五事 , 校之以计 , 而索其情 。 一曰道 , 二曰天 , 三曰地 , 四曰将 , 五曰法 。 ”用的是一种系统的思维去计算这场战争的胜利 , 道也就是民心、国法 , 顺没顺应人心 , 国内人心向背;天和地指的是大自然环境、春夏秋冬 , 此场战争是否顺应时机;将也就是任命的将领能力水平 , 国家培养人才的水平;最后是法 , 也就是军法是否严明 , 军队战斗力如何 。 孙子兵法通过这种系统的分析事前就可以得出两国之间的这场战役胜算大还是小 , 最后便可决定到底该不该打这场战争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样的吗?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样的吗?// //

反观《三十六计》 , 强调的都是在某一场战争中使用的战术 , 强调的都是已经发生的战争该用怎样的计谋去战胜敌人 , 诸如:反间计、借刀杀人、以逸待劳、金蝉脱壳、暗度陈仓等等 。 这里所说的计都是计谋 , 而孙子兵法里的计是指计算 。 但是我们能说孰是孰非吗?不能 。 很多时候 , 计谋、战术在战争中也起了决定性作用 , 诸如当年汉高祖刘邦被困荥阳 , 正是陈平利用反间计 , 离间了范增和项羽 , 使得上下全军人心惶惶互不信任 , 最后才解了刘邦荥阳之困 , 由此刘邦开始由败转胜 , 一举夺得天下 。 再有三国时期陆逊以逸待劳火烧势不可挡的刘备百里连营 , 一战解了吴国灭国的危机 , 转危为安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样的吗?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一样的吗?// //

事实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在古代战争中都是融会贯通的 , 单独以一种战略思维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 单凭战术奇谋也难获成功 。 但是若论谁更高明 , 应属《孙子兵法》因为其核心战略思想是以不战而战胜敌人 , 更强调上兵伐交 , 化敌为友求同存异 , 有如儒家大同思想、天下一统;通过外交沟通 ,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 这也是符合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 我是以史为鉴123专注于历史领域创作 , 欢迎大家点评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