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最近阅读了高阳的《丁香花》 , 本书主要讲述了清朝才子龚自珍的“萧剑人生” 。 才大如海的他参加六次会试才中进士 。 所以他虽然有远大的志向 , 但是却欲报无门 , 他的官阶由内阁中书做到宗人府主事再到礼部主事 。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

这里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朝京官文职官阶等级:

【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

【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 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

【正二品】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

【从二品】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

【正三品】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

【正四品】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

【从五品】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

【正六品】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

【从六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

【正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

【从七品】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

……

从清朝官阶等级我们不难看出 , 龚自珍刚开始只是从七品 , 虽然是京官 , 但是可以说只是个芝麻官 , 直到后来中了进士才升到正六品 , 所以他位卑自然言轻 。

但是他在苏州山塘、扬州小情怀却是受才子显贵敬仰、红粉知己倾心的“璱人公子” 。 他一生作了很多的诗词 , 尤其他的《已亥杂诗》诗集最为出名 , 这部诗集共有315首 , 其中《已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已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更是为我们所熟悉 。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

这部诗集都是在他辞官回乡途中所作 , 那一年他已经48岁 , 他一方面感叹属于自己的时间已即将夕阳西下 , 生命将像这一片片落红凋零而去;另一方面又希望朝庭破格荐用人材 , 因为他满腹才华 , 满腔壮志而不被重用 , 觉得非常憋屈 。 才大如海的他却一生未能入翰林 , 这是他抱憾终身的一块心病 。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

为什么龚自珍这么高的才华 , 却屡考不中 , 一生未能入翰林呢?是因为他得罪了主考官么?还是因为他运气差?都不是 , 说起原因可能令我们大跌眼镜 , 他屡考不中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字丑 , 也正因为他的诗词方面的才华 。 道光皇帝才智庸下 , 他和乾隆皇帝不一样 , 全身上下没有一根雅骨 , 最讨厌封疆大吏提倡风雅 , 认为足以废弛政事 。 所以不仅仅是龚自珍得不到重用 , 即使得到重用的封疆大吏如果经常舞文弄墨或者刻书谈卷的也会为道光皇帝所不喜 。 比如云贵总督阮元就是这样被调来调去 , 时任宰相的曹振镛在道光皇帝面前故意说:“阮元完全是学问好 , 读书用功 , 到老不倦 。 他现在云贵总督任内 , 仍旧天天刻书谈文 。 “道光皇帝听了后即时下令内招 , 然后又进行遣返 。

曹振镛之所以能得到道光皇帝的重用 , 皆因道光皇帝即位之初 , 锐意求治 , 但是才智平平 , 精力也有限 , 奏章不能全部读完 , 非常苦恼 。 这时候曹振镛作为首辅大臣献策说:“如今天下承平 , 臣工好作危言 , 指陈缺失 , 完全是沽名钓誉 。 “他让皇帝在阅览奏章时只挑那细枝末节的地方 , 严词谴责 , 这样大臣们就会以为皇帝是明察秋毫的 , 就没有人感随便上折子了 。

道光皇帝听了他的话 , 从此后专在“鸡蛋里挑骨头” , 只要奏章中措词有失检 , 立即就会着令“明日回奏” , 回奏如果不够得体 , 轻的找斥责降薪 , 重则革职降调 。 这样一来 , 大臣们真的都吓得不敢说话 , 奏章见解如何不必重视 , 要留心的是 , 措词是否堂皇得体 。 久而久之 , 这样的风气不仅在官场流传 , 也传到了科场 。 卷子的文章好坏在其次 , 首先要看的是是否符合程式 。 曹振镛拜相后 , 殿试的卷子首重书法 , 有一个贴写的字 , 即视为“破体” , 不会被选中的 。 最后发展为殿试、朝考、保送军机处的考试、考差(负责考试事务的人)、保送御史的考试等等皆要求字要好 , 要会写楷体 。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

道光皇帝

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深受道光皇帝所欣赏 , 那就是曾国藩 。 张宏杰的《曾国藩传》曾写道 , 曾国藩自小比较笨 , 考个秀才考了六次都没通过 , 还被考官将卷子悬挂出来典型批评 。 后来

他刻苦努力 , 终于考中进入官场 , 由从七品一下子升到从五品 , 直至升到二品 , 步入高级京官行列 。 曾国藩升到如此快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他的学习态度 , 他每个月要写几篇文章 , 每天练半小时的字 。 所以他的字很好 。

其次 , 提拔他欣赏他的都和他一样 , 没有什么大的聪明才智 , 而这些人都为道光皇帝所喜欢 。 因为道光皇帝本身能力不咋的 , 又没有什么魄力 , 所以他喜欢重用一些老实人 , 不喜欢油腔滑调的人 , 因为这些人好把控 。 而龚自珍才名在外 , 道光皇室身边的人自然知道这是为皇帝所不喜的 , 所以他难以升迁自然就是正常的 。

龚自珍为此愤无所泄 , 家中除了正房吉云以外的女眷 , 包括填房丫鬟 , 都叫她们学习书法 , 常常说:“我家妇女 , 没有一个不可入翰林” , 这样还不能泄放他的不满 , 他特意作了一本书叫《千禄新书》 , 书中充满讽刺意味 , 成为别开生面的一部专谈写字的好书 。

龚自珍自称自己一生是“萧剑人生” , 狂来说剑 , 怨去吹萧 。 一点不假 , 且看他的一些轶事便可知窥见一二 。

他常戏侮他的叔叔龚守正 。 说他“一窍不通” , 说他的学问尽在“五色书”中 。 别人问他什么是“五色书”?他说:“红面者缙绅录 , 黄面者京报 , 黑面者禀帖 , 白面者知会 , 蓝面者账簿 。 ”虽然刻薄 , 但是却将龚守正拼命做官 , 只会盘算应酬的俗气形容的淋漓尽致 。

有个叫达五的人 , 他是龚自珍一次应试租住房屋的主家 , 听龚自珍说自己“文字一道 , 什么都有把握 , 只有八股是例外 。 因为我不喜欢说废话 , 也不会说废话 , “后 , 一拍大腿说:今天遇到知音了!”我给你看样东西 , 原来是一幅画 , 题名《八瞽图》 。 八个瞎子附庸风雅 , 琴棋书画 , 一应俱全 , 但鼓琴的手足无措;下棋的黑白颠倒;作书的满纸涂鸦;看画的讽刺意味最浓 , 聚精会神在欣赏的一幅画 , 只是悬挂在墙上的一张白纸 。 龚自珍看了哈哈大笑:天地间原不可无此奇文 , 说他无用有时也有点用 。

为此他讲了一个“真笑话” , 说是有兄弟反目 , 弟弟给哥哥写了一封“绝交书” , 道是:“顾念台端之令堂 , 原为鄙人之家母 。 ”这种暗示微妙曲折 , 所以废话有时也是有用处的 。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通过龚自珍的“萧剑人生”来看道光皇帝和他的大臣// //

龚自珍

文人“打秋风”自古有之 , 在清朝盛极一时 。

道光皇帝非常节俭 , 所以那时的京官可以说是清汤寡水 , 有时吃穿用度都难以自持 。 龚自珍本来可以卖文赚钱 , 又因为狂名在外 , 别人怕他在寿序或者墓志铭中皮里阳秋的骂人 , 所以“生意”并不好 。 又因为字丑而无法获得考差这样的美差 , 他又喜欢大手大脚花销 , 所以经常入不敷出 。 这时候他就会“乞食江淮”“吹箫吴市”以丐者自居 , 实际上就是清朝盛极一时的“打秋风” , 所谓打秋风就是出去走一走 , 各地的商贾巨富 , 尤其盐商会奉上丰厚的程仪 , 也就是路费 。 而这些人选择打秋风的路线一般都是沿着江淮 , 因为除了扬州盐商以外 , 还有两淮盐运使、巡盐御史以及淮安的漕运总督 , 都是一等一的肥差美缺 。 这个在《曾国藩传》里也有提及 , 当时曾国藩连回家给父亲办丧事的路费及治丧费用都没有着落 , 于是想到了打秋风这个办法 。

一个时代的文人和文学有时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不管是嬉笑怒骂还是言归真传 , 里面都能找到历史的影子 。 龚自珍的“一萧一剑平生意 , 负尽狂名十五年”既是写他自己的生平 , 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