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自古英雄出少年 , 但是如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这般神奇的皇帝也实在是不多见 。 他16岁开始打天下 , 到39岁去世 , 短短23年 , 为北魏与南朝划淮而治 , 打下了基本的条件 。
年岁小是个重要的特点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刘邦 , 西汉开国皇帝 , 公元前202年 , 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 , 定都长安 , 时年54岁 。
刘秀 , 东汉开国皇帝 , 他称帝时年仅31岁 , 后又经过十二年的努力 , 终于一统天下 。
三国魏文帝曹丕 , 逼迫汉献帝禅位 , 定都洛阳 , 曹丕登基称帝时34岁 。
刘宋的刘裕称帝时 , 57岁 , 算是开国皇帝中年龄比较大的一位 。
南朝梁武帝萧衍 , 登基称帝时39岁 。
杨坚 , 隋朝开国皇帝 , 登基称帝时40岁 , 也是正当壮年 。
李渊 , 唐朝开国皇帝 , 李渊称帝时年龄52岁 。
赵匡胤 , 在33岁登基称帝 。
西夏景宗李元昊 , 党项族人 , 登基称帝时36岁;
后唐庄宗李存勖 , 沙陀族人 , 登基称帝时39岁 。
成吉思汗 , 称大汗时44岁 。
朱元璋称帝时40岁 。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57岁 。
自己独立建国最年轻当属拓拨圭 , 16岁就趁乱重兴代国称王 , 28岁称帝 。 他死的时候是上面好几位帝王才称帝的年纪 。 平均来看 , 创业帝王 , 称帝 , 三十岁到五十岁为大概率时间段 , 这就是人生 最黄金的年龄 。 再缩微下看 , 应该是35——45岁为称帝最佳年龄段 。
拓跋珪无疑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了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当然我们知道 , 称帝打江山 , 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 年龄不是一个决定因素 。 但是 , 要清楚的是 , 年龄大小 , 其背后的牵扯的因素就复杂了 。
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 , 你这么小 , 别人凭什么要团结在你的周围 , 听你调遣呢?
从《魏书太祖纪》看 , 这个问题是回避的 。
从出身看 , 现在拓跋珪是代国已故君主拓跋什翼犍的孙子 , 从血统看 , 有称代王的资格 。 可是 , 他的这个资格不是唯一的 。
初 , 帝叔父窟咄为苻坚徙于长安 , 因随慕容永 , 永以为新兴太守 。 八月 , 刘显遣弟亢泥迎窟咄 , 以兵随之 , 来逼南境 。 于是诸部骚动 , 人心顾望 。 帝左右于桓等 , 与诸部人谋为逆以应之 。 事泄 , 诛造谋者五人 , 余悉不问 。 帝虑内难 , 乃北逾阴山 , 幸贺兰部 , 阻山为固 。 遣行人安同、长孙贺使于慕容垂以征师 。 垂遣使朝贡 , 并令其子贺驎帅步骑以随同等 。
冬十月 , 贺驎军未至而寇已前逼 , 于是北部大人叔孙普洛等十三人及诸乌丸亡奔卫辰 。 帝自弩山迁幸牛川 , 屯于延水南 , 出代谷 , 会贺驎于高柳 , 大破窟咄 。 窟咄奔卫辰 , 卫辰杀之 , 帝悉收其众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这是说拓跋珪刚刚在在牛川登基称王 , 其原先的拓跋家族的人就开始来抢王位了 , 这个人就是他叔叔拓跋窟咄 。 而且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 拓跋珪身边的人都背叛了他 。 从后面的北部大人叔孙普洛等也跑掉看 , 几乎是新生的代国立刻分崩离析了 。 后来完全是仗着慕容垂的帮助 , 才得以从新复国的 。 从这次的性质看非常的复杂 , 起码拓跋窟咄身后是西燕的势力慕容永、南匈奴的独孤部的刘显部合谋的结果 , 而拓跋部内部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 否则拓跋珪身边的人不会都反叛了 。
这说明他的王位不稳 , 王位并未获得拓跋部和草原诸部的全部认可 。 其血统作为称王的因素不是绝对的 。 就是这位拓跋窟咄也是赖刘显和慕容永的支持才得以返回拓跋部 。 让这样一个完全不能起到核心凝聚力的孩子来率领拓跋部复国 , 几乎是不可能的 。 残酷的斗争当然需要非常有能力的人 。 而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个如曹操那样的可以起到核心作用的人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当然 , 此时拓跋珪有他母亲 。
从文献看 , 早期道武帝母亲贺太后对拓跋珪起到了可以说最为重大的保护作用 。 《魏书皇后传》记录了道武帝小的时候 , 在刘显部避难 , 和被贺然干谋害的三个阶段 。
献明皇后贺氏 , 父野于 , 东部大人 。 后少以容仪选入东宫 , 生太祖 。 苻洛之内侮也 , 后与太祖及故臣吏避难北徙 。 俄而 , 高车奄来抄掠 , 后乘车与太祖避贼而南 。 中路失辖 , 后惧 , 仰天而告曰:"国家胤胄 , 岂止尔绝灭也!惟神灵扶助 。 "遂驰 , 轮正不倾 。 行百余里 , 至七介山南而得免难 。
后刘显使人将害太祖 , 帝姑为显弟亢泥妻 , 知之 , 密以告后 , 梁眷亦来告难 。 后乃令太祖去之 。 后夜饮显使醉 。 向晨 , 故惊厩中群马 , 显使起视马 。 后泣而谓曰:"吾诸子始皆在此 , 今尽亡失 。 汝等谁杀之?"故显不使急追 。 太祖得至贺兰部 , 群情未甚归附 。 后从弟外朝大人悦 , 举部随从 , 供奉尽礼 。 显怒 , 将害后 。 后夜奔亢泥家 , 匿神车中三日 。 亢泥举室请救 , 乃得免 。 会刘显部乱 , 始得亡归 。
后后弟染干忌太祖之得人心 , 举兵围逼行宫 。 后出谓染干曰:"汝等今安所置我 , 而欲杀吾子也?"染干惭而去 。
从时间看 , 太祖到贺兰部 , 也就是从根刘显部离开 时候 , 应该是其称代王的最初期 , 根基不稳 。 也只有这样 , 他的舅父之一贺然干才想借机谋害 。 这都是他称代王带来的消极影响 。 以贺太后 地位 , 她一方面当然得这么做 , 一方面也有能力这么做 。 而之后 , 她 作用我们就几乎看不到了 , 特别是决定拓跋珪早期奠定北魏生死的四次征发 , 我们完全看不到贺太后的 影响 。
如果要完成四次征伐 , 也就是南征刘显东征库莫奚 , 北征柔然 , 西征刘卫辰 , 从上面的仅有的不多的资料看 , 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 道武帝初期他的王位是不稳 , 因此 , 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团队 。 这就意味着单凭拓跋珪本人是不可能带领虎狼之师南征北伐的 。 因此 , 按照上面的记录和基本逻辑 , 贺太后在北魏建国初期 , 应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也就是说不仅起到保护拓跋珪的一个母亲 左右她完全应该是当时北魏的实际领导者 。 也就是这个时期 , 北魏是统治集团是以贺太后为核心的团队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贺太后能起到的作用 , 我想有三点 , 1保护拓跋珪 。 这是她最为重要 任务 。 2做好后勤工作 , 其实就是内政 。 在北魏初期 , 我想内政肯定是贺太后一把抓的 。 3联合贺兰部等外交工作 。
但是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贺太后很难完成的 , 就是亲自带兵作战 。 我绝不否认有女性可以带兵如穆桂英那样的女英雄 , 特别是在草原 , 更有可能 。 可是由于此时已经建国 , 如果再前线作战 , 加上政权初建 , 道武帝本人是绝对分不开身的 。 毕竟 , 很多工作是需要经验的 , 他刚称王 , 才16岁 , 地位都不稳固 , 起到一个统兵大帅的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 我之所以说贺太后不能成为道武帝初期的绝对核心 , 是因为贺兰部并不是很强大 。 当拓跋窟咄来争夺王位的时候 , 母子只能跑到贺兰部去躲避 , 说明贺兰部缺乏近攻的能力 , 这就意味着贺兰部没有一位可以震慑各方的人物来为拓跋珪撑腰 。 他大舅贺讷后来的战绩也足以表明此人难当大任 , 特别是在拓跋珪刚刚称王这个根基未稳的时候 , 更是不行了 。 所以贺兰部可以庇护拓跋珪却不能成为他复国的最为中坚的力量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而从道武帝开国时期的重要人物的履历看 , 其中恰恰缺少这样一位能够为各方面所接受又能够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人 。 比如 , 西魏宇文泰之后的宇文护 , 清朝顺治帝时期的摄政王多尔衮 。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不假的话 , 可是历来开国的君主却都不是少年 。 基本都是成年了 。 这从前面的记录也可以看出来 。 当然 , 个别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 比如三国东吴的孙策就是少年英雄 。 可是我们知道 , 孙策其实是继承了他父亲的基业的 , 又孙坚的基础在那里 。 而孙策又是明确地获得了当时东吴的军事豪强周瑜价值的帮助的 。 所以 , 孙策打下江东基业也是有章可循 。 而拓跋珪这里我们是看不到这样一位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人 。
要知道草原称雄 , 草原的习俗是选成年的男性当领导人 。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人来拥护 , 以拓跋珪的情况看 , 我想他不会被选举为代王的 。 而我们在《魏书》中难以找到这样的人物 , 仿佛大家都立刻就能接受这位少主的指导 , 对他俯首帖耳 , 唯命是从 。
因此 , 从实际的需要 , 当时拓跋珪的被动局面 , 以及草原的习俗看 , 我估计当时应该有这么一位人物存在 。 只是他被后来的魏收给抹杀了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进一步说 , 极可能是在道武帝时期就被拓跋珪杀了 。 从此 , 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 所以 , 后来的魏收的《魏书》也只能只字不提 。 这该是道武帝一朝最大的秘密 。 这点如从清朝的多尔衮看 , 是极为可能的 。
可是 , 多尔衮后来就被清朝乾隆时期随着多尔衮 政治威胁早就不存在了 , 而给平反了 。 也就说清王朝没有完全抹杀这位开国元勋的历史功绩 。 但是在《魏书》我们是一点也看不到这样的人物的 。 这就说明 , 这个人可能还具有比多尔衮更为复杂的因素 。
这个因素 , 我想从秦王苻坚的身上找可能会给我们启发 。
秦王苻坚在早些时候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依靠就是他母亲的表哥兼情人李威 。 他是苻生时左卫将军 , 左仆射 , 苻坚母苟太后姑子 , 苻坚干爹 , 秦太尉 , 建宁列公 。 这样的人当然会全力支持苻坚的 。 有意思的是我们多年以来就流传所谓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的故事 , 当然是为了让多尔衮全心全意辅助小皇帝顺治 。
可是 , 在我们的拓跋珪身后的贺太后的相关记载中却没有这样的故事 。 我怀疑 , 也许应该有这样一位人物 。 既能够听从贺太后的话 , 又有能力来辅佐拓跋珪 , 而且不会威胁到拓跋珪的王位的人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而之所以没有留下记录 , 我想就是因为鲜卑文化要表现出向汉文化转变的倾向而必须给以抹杀的 , 也就是说开始汉化的鲜卑贵族们开始觉得这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 更是影响拓跋珪统治的巩固的人物 , 妨碍了把拓跋珪树立为一位全能型的君主 。
按道理来说 , 当时的北魏的上层文化其实还没有那么特别排斥鲜卑文化 。 可是我们要清楚的是 , 自道武帝杀邓渊开始 , 到太武帝杀崔浩 , 直至孝文帝迁都洛阳 , 都是在说明南下中原的鲜卑贵族和汉族士族地主官僚之间在文化上激烈争夺导致了国家文化政策剧烈的左右摆动 , 呈现为不稳定的特征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而道武帝拓跋珪开始的立子杀母的残酷的制度更是强烈汉化的典范 。 这种残酷性却更加突出了汉文明的父子相传的传位传统 , 这种对母系的打压的结果必然是对母系在道德方面的约束的增强 。 而贺太后作为开国君主的母亲是绝不能有任何瑕疵存在的 。 所以 , 如果当时贺太后身边真的存在这样一位人物的话 , 那么 , 拓跋珪我想是不会放过他的 。 换言之 , 如果这个人真的存在 , 道武帝拓跋珪也会把他收拾的干干净净 , 不给后代的史官一点记录的资料 。 如果我们在联系邓渊的被杀 , 也许就更让人遐想了:
渊性贞素 , 言行可复 , 博览经书 , 长于《易》筮 。 太祖定中原 , 擢为著作郎 。 出为薄丘令 , 诛剪奸猾 , 盗贼肃清 。 入为尚书吏部郎 。 渊明解制度 , 多识旧事 , 与尚书崔玄伯参定朝仪、律令、音乐 , 及军国文记诏策 , 多渊所为 。 从征平阳 , 以功赐爵汉昌子 , 改下博子 , 加中垒将军 。 太祖诏渊撰国记 , 渊造十余卷 , 惟次年月起居行事而已 , 未有体例 。 渊谨于朝事 , 未尝忤旨 。
其从父弟晖为尚书郎 , 凶侠好奇 , 与定陵侯和跋厚善 。 跋有罪诛 , 其子弟奔长安 , 或告晖将送出之 。 由是太祖疑渊知情 , 遂赐渊死 , 既而恨之 。 时人咸愍惜焉 。 (《魏书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邓渊最大的功绩就是写了部开国的历史记录 。 当然随着邓渊被杀 , 这部记录也没流传下来 。 而当今大多学者都认为邓渊之死其实就是死在了这部记录上 。 我记得田余庆先生说是极可能是记录记载了早先鲜卑的一些旧俗 , 原始社会嘛 , 总是有些不为汉文明所喜悦的内容 。 我觉着这个说法可以参考之 , 而我的参考建议是极可能是邓渊写了当代的某些事情 。 比如贺太后身边是不是有个李威那样的表哥的事情 。 毕竟 , 从写史看 , 当代史才是最为敏感的 。 如果写几百年前的事情 , 或者是很古老的传说 , 未见得就犯了拓跋珪的忌讳 。 如果邓渊真的记录了贺太后也有一位“表哥” , 那才是真的犯了忌讳 。 田老先生只是没有想到当代的事情去 。 拓跋珪十六岁称王 , 他母亲贺太后的年纪我想按照古人的早婚 , 贺太后的年纪在当时绝不会大于36岁 。 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个“表哥”那是在正常不过 。 只不过这位“表哥”后来让拓跋珪给收拾得连毛也不剩了 。
只有假设存在这样一位“表哥” , 拓跋珪称王初年稳定政局 , 而后四次征伐取得辉煌的战绩就说得通了 , 特别是邓渊之死我想就更为说得通了 。 此外这是符合当时草原习俗的 , 也符合如苻坚的干爹李威和后来的多尔衮摄政这样的历史案例所解释的规律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少年称王之谜// //
- 你不知道的李清照:除了写诗,还是赌神和酒神
-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看脸就知道
- 大珠慧海禅师|说法既空,阿谁修道 ?
- 船葬是一种什么习俗?不说你未必知道!
- 道教中的火神和雷神,是什么来头?
- 刘先银悟《黄帝内经》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惟道是从
- 王阳明:五大处世之道,以心抵御外界纷扰
- 八国联军侵略,只有这两国向中国道歉并归还国宝,如今怎么样了
- 春节习俗有哪些,您知道吗
- 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为何最后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