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十条经典名言,受用一生

鬼谷子 , 本名王诩或王禅 , 号玄微子 , 是春秋战国时期鼎鼎有名的人物 , 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 , 被称为千古奇人 , 他通晓纵横捭阖之术 , 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曾任楚国宰相 , 身怀旷世绝学 , 智慧卓绝 , 精通百家学问 。

鬼谷子也许大家不太了解 , 而他的学生确实个个有名 , 每一个拿出来都是雄踞一方 , 纵横捭阖的人物 , 比如纵横家苏秦、张仪、军事天才孙膑、庞涓、治理大秦的铁血宰相商鞅、李斯、吕不韦 。 独当一面的白起、李牧、王翦、甘茂、可以在一国举足轻重人物乐毅、徐福等500多位精英!可以说 , 这些人都直接或者渐渐的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 , 呼风唤雨 , 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 。 而这一切 , 都要归功于鬼谷子的言传身教 。


鬼谷子的十条经典名言,受用一生

鬼谷子的十条经典名言 , 受用一生// //

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 , 于嵩山东南学仙 。 他通天彻地 , 智慧卓绝 , 人不能及 。 一曰数学 , 日星象纬 , 在其掌中 , 占往察来 , 言无不验;二曰兵学 , 六韬三略 , 变化无穷 , 布阵行兵 , 鬼神不测;三曰言学 , 广记多闻 , 明理审势 , 出词吐辩 , 万口莫当;四曰出世 , 修真养性 , 祛病延年 , 服食导引 , 平地飞升 。

《鬼谷子》一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 鬼谷子的名言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 , 借鉴 ,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

一、观天下就如观这远山 , 不能单靠眼睛 , 要用直觉 , 要用心 。 观远山 , 不必上远山 , 看深谷 , 也不必下深谷 。 反过来说 , 若是真的上了远山 , 你只会观不见远山 , 看不到深谷 。 就好比钻进林中 , 但见树木 , 不见林莽 。 要想看到林莽 , 唯有站在此处绝顶 , 用眼望下去 , 用直觉望下去 , 再用心望下去 。

二、善言者 , 言则口若悬河 , 旁征博引 , 可使人想所不欲想 , 行所不欲行;不言则神定如 山 , 势若引弓之矢 , 可使人心神不安 , 如坠五里云雾中 。 此所谓不言即言 , 无声胜有声 。


鬼谷子的十条经典名言,受用一生

鬼谷子的十条经典名言 , 受用一生// //

三、捭阖道术 , 皆有循依 。 如果揣摩已成 , 利弊已权 , 则可决定如何出言 。 一般说来 , 当因人而言 。 与智者言 , 依博;与博者言 , 依辨;与辨者言 , 依要;与贵者言 , 依势;与富者言 , 依高;与贫者言 , 依利;与贱者言 , 依谦;与勇者言 , 依敢 。

四、天道为自然之道 , 也即宇宙万物的生克变化之理;圣道为人世之道 , 也即安邦定国、天下大同之理;人道为人生之道 , 也即安居乐业、为人立世之理 。 此三道相辅相成 , 失此离彼 。 远天道 , 圣道困;远圣道 , 人道难 。

五、所谓合纵 , 就是保持力量均衡 。 秦人若是无力 , 纵亲反而不成 。 秦人只有张势蓄力 , 保持强大 , 三晋才有危机感 , 才乐意合纵 。 三晋只有合纵 , 秦人才会产生惧怕 , 才会努力使自己更强 。 秦人越强 , 三晋越合;三晋越合 , 秦人越强 , 天下因此而保持均势 , 方能制衡 。

六、一个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 定要做到“审时度势” , 审天下之时 , 度天下之势 。 所谓天下之时 , 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 , 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 。 把握时势 , 就是弄潮 。 天下时势 , 扑朔迷离 , 神鬼莫测 , 瞬息万变 。 圣人知时识势 , 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 , 因而乱世 。


鬼谷子的十条经典名言,受用一生

鬼谷子的十条经典名言 , 受用一生// //

七、就剑道而论 , 天下只有三剑 。

圣剑又名天道之剑 , 以道为背 , 以德为锋 , 以阴阳为气 , 以五行为柄 , 上可断天光 , 下可绝地维 。 贤剑又叫天子之剑 , 以万民为背 , 以贤臣为锋 , 上应天道 , 下顺地理 , 中和民意 。 俗剑又叫人剑 , 以精钢为锋 , 以合金为背 , 以冷森为气 , 上可斩头颅 , 下可剁双足 , 中可破腑脏 。

八、常言道 , 人无完人 。 此话是说 , 凡人皆有心障 , 或表现为此 , 或表现为彼 。 目中无人 , 自吹自擂 , 不求甚解 , 好高骛远 , 争风吃醋 , 自作聪明 , 凡此种种 , 心障在于自负;行为孤僻 , 极少说话 , 也很少与人合群 , 此心障在于无自信 。 修道之本 , 就在于去除心障 。

九、天下不治 , 在于人心不治 。 人心不治 , 在于欲念横溢 。 欲治天下 , 首治人心;欲治人心 , 首治乱象 。 治乱不过是个手段 , 治心才是务本正道 。 若是我等只为治乱而治乱 , 只以强力统一天下 , 纵使成功 , 天下非但不治 , 只会更乱 。

十、立势而制事 , 必先察同异之党 , 别是非之语 , 见内外之辞 , 知有无之数 , 决安危之计 , 定亲疏之事 , 然后乃权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