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

信 , 即诚实不欺 , 讲信用 。 它最原始的意义是指祭祀时对上天和祖先所说的诚实不欺之语 。 “忠于民而信于神 , 祝史正辞 , 信也 。 ”春秋战国时期 , 由于礼崩乐坏 , 背信弃义之事时有发生 , 因此对信的要求呼之欲出 , 信的意义也不再限于祭祀之用了 。 除此之外 , 在国与国外交关系中、君臣关系中、信遂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规范 。 “人所以立 , 信、知、勇也 , 信不叛君 , 知不害民 , 勇不作乱 。 ”董仲舒在前人重信的基础上 , 首次把信列入了五常之道 , 成为五德之最后一德 。 他说:“竭愚写情 , 不饰其过 , 所以为信也 。 明主贤君必于其信 。 ”这就是说 , 一方面 , 一切臣民都必须对皇 , 对忠诚;另一方面 , 皇帝作为 , 也要对自己的臣民讲究信用 , 不可言而无信 。 三国时期 , 军阀割据 , 正值天灾肆虐和战乱频仍的时代 。 在此乱世中 , 人们相互之间斗智竟谋、尔虞我诈 , 翻云覆雨 , 乱世之中 , 君臣是怎样实践信的?从蜀汉政权君臣关系之信来窥一斑 。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

一、刘氏父子与诸葛亮

在蜀汉政权中 , 谈君臣之交者 , 竟曰先主之于诸葛 。 刘备三顾茅庐 , 使诸葛亮深受感动 , 于是他便把隆中十年所观察的天下形势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 。 他说:“将军既帝室之胄 , 信义著于四海 , 总揽英雄 , 思贤若渴......诚如是 , 则霸业可成 , 汉室可兴矣 。 ”刘备对诸葛亮的分析大加赞赏 , 诸葛亮也看重了刘备有信义之德 。 这也是他归刘备而未归曹、孙的原因之一 。 《隆中对》的提出 , 扩大了刘备的眼界 , 增强了他的信心 。 他诚恳地邀请诸葛亮帮助他来实现这个计划 , 诸葛亮慨然应允 。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 , 在实践中很快表现出来 , 这使刘备非常高兴 。 一切军国机密大事 , 都和诸葛亮商量和决断 , 对诸葛亮也就更加宠信 。 刘备对诸葛亮的宠信和重用 , 引起了关羽、张飞的不满 。 关羽、张飞等不悦 ,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 , 犹鱼之有水也 ,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 ”犹鱼之有水也 , 是刘备的心里话 , 他很得意有诸葛亮这样一位智能之士来辅佐自己 , 而诸葛亮辅佐刘备 , 也能使他自己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

有了诸葛亮的辅佐 , 刘备集团的势力由小到大 , 由弱到强 , 直到建立蜀汉政权、巩固政权 , 都与诸葛亮的有力协助分不开的 。 刘备临终时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 , 必能安国 , 终定大事 。 若嗣子可辅 , 辅之;如其不才 , 君可自取 。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 , 效忠贞之节 , 继之以死 ,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 , 事之如父 。 ”诸葛亮在和刘备相处的十几年中 , 以自己的品格和才智取得了刘备对他的信任和尊重 。 刘备把政权毫无保留地托付给一个大臣 , 足以见其对诸葛亮的信任度 。 陈寿曰:“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 , 而心神无二 , 诚君臣之至公 , 古今之盛轨也 。 ”而后诸葛亮呕心沥血辅佐刘禅 , 没有辜负刘备对他的信任 。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

刘禅虽然才智平庸 , 却非暴君 , 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 使之尽展其才 。 “政事无巨细 , 咸决于亮 。 ”李密说后主对诸葛亮的信任 , 可与齐桓公的信任管仲相媲美 。 齐桓得管仲而霸 , 刘禅得诸葛亮而抗魏 。 在封建历史上 , 君主与臣子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难以处理的问题 。 诸葛亮受托孤之任后 , 要理顺举国上下一切关系是很不容易的 。 诸葛亮凭借其品格和才智 , 博得众服 。 最可体现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之处 , 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怒斩李邈之事 。

据杨戏在《季汉辅臣赞》载:“十二年 , 亮卒 。 后主素服发哀三日 。 邈上疏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 , 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 , 直以臣惧其逼 , 主畏其威 , 故奸萌生......”李邈在此疏中乘间构衅 , 用心险恶 。 刘禅见他胡说八道 , 肆意中伤贤臣 , 立即将李邈下狱诛杀 。 可见他对诸葛亮毫无怀疑 。 诸葛亮能深得刘禅的信任 , 关键在于他的忠贞和职守臣道 。 他全心全意辅佐刘禅 , 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 正是由于他的严于律己 , 忠诚于刘备父子 , 才赢得了刘氏父子的信任 。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

二、 刘备与其他大臣

刘备素以仁厚信义著称 , 所以他的周围聚集了不少谋臣猛士 。 刘备对他们给予充分信任 , 让他们的文、武才能发挥极至 。 最典型的有关羽、张飞、法正、赵云等人 。 关羽、张飞与刘备寝则同床 , 恩若兄弟 , 特别是关羽 , 他以骁勇著称 , 当时人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 , 陆逊称他是当世雄杰 。 这样一位雄杰猛将对刘备忠心耿耿 , 南征北战 , 出生入死 , 患难到底 。 曹操擒到关羽后 , 用高官厚禄丰厚赏赐来拉拢他 , 可关羽不为所动 , 他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 , 然吾受刘将军厚恩 , 誓以共死 , 不可背之 。 吾终不留 , 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 ”正是这样一个信义之士 , 得到了刘备的倍加宠信 , 后来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 。 就是因为刘备与关羽恩若兄弟 , 刘备对其他人的信任远不如关羽 。 王夫之说:“关羽 , 可用之材也 , 失其可用......然而终用羽者 , 以同起之恩私.”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

但关羽的骄傲自负 , 大意轻敌 , 导致了荆州的丢失 , 关羽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 。 荆州之失 , 关羽之亡 , 给刘备以沉重打击 。 刘备过于信任关羽 , 忽视了关羽的性格弱点 , 导致了惨败的下场 。 法正是刘备集团中仅次于诸葛亮、庞统的智囊人物 , 故深受信任 。 刘备擢升他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后 , 外统都畿 , 内为谋主 。 一餐之德 , 睚眦之怨 , 无不报复 。 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向诸葛亮反映法正的种种恶劣行径 , 诸葛亮说:“主公之在公安也 , 北畏曹公之强 , 东惮孙权之逼 , 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 , 进退狼跋 , 法孝直为之辅翼 , 令翻然翱翔 , 不可复制 。 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 ”诸葛亮肯定了法正对蜀汉的贡献 , 对法正也是非常尊重和信任的 。 虽法正品格上有缺点 , 但从此也可看出诸葛亮对法正的偏袒之意 。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

后来刘备夷陵惨败 , 诸葛亮扼腕叹息:“法孝直若在 , 则能制主上 , 令不东行;就复东行 , 必不倾危矣!”诸葛亮这一沉重叹息 , 呈现出了法正与刘备关系的非凡 。 法正是个奇谋之士 , 他的智勇能让刘备改变某些固执的行为:“先主与曹公争 , 势有不便 , 宜退 , 而先主大怒不肯退 , 无敢谏者 。 矢下如雨 , 正乃往当先主前 , 先主云:孝直避箭 。 正曰:明公亲当矢石 , 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 , 吾与汝俱去 。 遂退 。 ”法正死后 , 刘备为此好几天流泪哀悼 。

赵云是刘备的又一猛将 , 跟着刘备南征北战 , 深得刘备信任 。 初 , 先主之败 , 有人言云已北去者 , 先主以手戟掷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 。 顷之 , 云至”君臣相互信任 , 患难与共 , 可见一斑 。 赵云在文臣武将中是比较有政治头脑的 , 且胸襟广阔 , 他常常把把蜀汉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益州既定 , 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 。 云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 , 无用家为 , 今国贼非但匈奴 , 未可求安也 。 须天下都定 , 各反桑梓 , 归耕本土 , 乃其宜耳 。 益州人民 , 初罹兵革 , 田宅皆可归还 , 令安居复业 , 然后可役调 , 得其欢心 。 ”先主即从之 。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

赵云从长远出发 , 认为现在天下尚未平定 , 不能追求安乐 。 应该把土地归还给刚刚遭受了战乱的益州人民 , 使他们安居乐业 , 然后再征调赋税徭役 。 他的有见地的观点 , 得到了刘备的肯定和赞赏 。 还有廖化 , 他是前将军关羽的主簿 。 羽败 , 属吴 。 思归先主 , 乃诈死 , 时人谓为信然 , 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 。 会先主东征 , 遇于秭归 。 先主大悦 , 以化为宜都太守 。 他的行为得到了刘备的赞许 , 也得到了当时人的肯定 。 刘备宽厚仁义 , 深得众心 。 他用人不限于旧部曲如糜竺、简雍、关羽、张飞等 , 荆州刘表部下的黄忠、伊籍、李严、霍峻 , 益州刘璋部下的法正、黄权、许靖、吴壹等 , 刘备交杂用之而不疑 , 而这些部将也因他们的才智受到刘备的赏识 。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三国时期的蜀汉靠什么维系融洽的君臣关系?// //

三国时期 , 是英雄施展才华的风云之时 。 蜀汉政权处在偏远的西蜀地区 , 无论天时、地利都不及当时的曹魏和孙吴政权 。 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 刘氏政权就从人和这方面来想办法 。 但在那英雄竞技的时代 , 非但君择臣,臣也择君 。 于是信在君臣之间就显得特别重要 , 蜀汉的统治者们通过自己的品格和能力 , 使大臣们尽忠于蜀汉 , 君臣齐心共治 。 在蜀汉的历史中 , 君臣之间的信任程度和有无与蜀汉的兴衰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

参考文献:《三国志》、《白虎通德论》、《后汉书》、《读通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