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原创: 新潮 新潮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

徽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 ,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 。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风昌盛 , 孕育了广博深邃的徽州文化 。 因此 , 我们将寻访家书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 。 十分幸运的是 , 我们顺利地联系到两位徽州当地(今黄山市屯溪区)的老先生 , 经由他们的讲述与徽文化结缘 , 走进家书背后的历史 。

民间的徽文化研究爱好者

鲍飞立是我们最先联系到的对徽州家书有所了解的人 。 出生于1949年的他自3岁起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皖南 , 就一直在屯溪长大、读书、工作、成家 , 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屯溪人 。 鲍飞立曾经从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工作 , 自2009年退休后 ,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及屯溪的深厚感情 , 撰写了不少聚焦徽州文史方面的文章 。

年近古稀的他不仅是图书馆、档案馆的常客 , 而且“有时候为写文章还经常熬夜” 。 听说我们的来意后 , 鲍飞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 还特地将自己的老同学刘百林 , 一位业余收藏爱好者 , 请来与我们一同面对面交流 。

鲍飞立

刘百林与鲍飞立是高中校友 。 刘百林这样描述自己:前半段较为顺遂 , 后半段较为坎坷 。 贫农出身的他被招进工厂 , 后被推荐到中科大进修德语 , 前往德国留学两年 。 社会转型期 , 工厂工人下岗的遭遇即便是有留洋经历的高材生也无法幸免 。 他做过各式各样的工作如兼职教师 , 导游 , 翻译 。 由于工作不稳定 , 刘百林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 , 加之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 于是开始了收藏之路 。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

刘百林

刘百林主要收藏明清古籍线装书和徽州文书 , 据他介绍 , 徽州文书的很大部分是由他们这一代人发现的 。 刘百林不光收藏 , 也对文书资料进行整理 , 曾经发表过《藏文载史的张氏宗谱》《徽州继嗣问题之管见》《浅谈税票的钤记与备注》等文章 。 他与鲍飞立二人关系很好 , 又志趣相投 , 有时也共同研究分析 , 合著文章 。

犄角旮旯里的“宝藏”

谈及之前如何发现家书 , 刘百林说 , 他结识了三教九流的朋友 , 得到消息后常常要去三区四县跑 , 也常常空手而归 。 2005年 , 他在歙县王村村民家里本想收古籍 , 但在房间角落处一小捆落满灰尘、全是污垢的纸引起他的注意 。 他将这些纸清理之后分门别类 , 发现可归为三类:第一 , 抗战时期的家书;第二 , 经济维艰时期各处寄来的应聘拒绝信;第三 , 民国乡级政权建设的公文资料 。

鲍飞立和刘百林一起分析了第三类材料 , 其中囊括歙县的政权交接 , 乡公所的会议记录 , 提及抓壮丁卖军粮等事项 , 记录得很详细 。 还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选举第十选区的选票等 。 他俩便共同撰写了《浅析民国歙县的乡级政权及“黄景抗丁案”始末》一文 。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

走近抗战时期的普通人

鲍飞立和刘百林发现的这批家书 , 由歙县一位名叫张如波的人用毛笔写就 , 共七封 。 其中给其表弟方天生五封 , 妻子维秀一封 , 姑父大人一封 , 横跨民国 27 年(1938年)至民国37年(1948年) 。

据鲍飞立分析 , 张如波约于民国初年(1912年)出生在皖南徽州歙县南乡农村 , 家境一般 , 在私塾读过书 , 字写得很好 。 徽州在抗战时期是国民党陆军第三战区 , 是小后方、战略要地 。 张如波约在1938年参军 , 可能因为有一定文化水平 , 被任用为国民党军队的排级军官 , 经常随部调动四处奔波 。 张如波似乎老实本分 , 并不通晓官场逢迎的手段 , 直至民国36年(1947年)解放退伍前 , 始终只是一个无职无权的普通低级军官 。

张如波的表弟方天生恳请他在军队中代谋一职 , 他有心无力 , 在信里写 , “余在军界有年 , 着代谋位置 , 等语 。 言念及此 , 实令人惭愧 , 何似追溯浪游十数余载 , 不但建树毫无 , 而两袖清风 , 真乃枉为一世人耳” 。 他随军四处出差 , 十分辛苦 , “薪金甚微 , 实有个人生活不堪维持” 。 给妻子的信件中提及“破锡器卖了二十七元” , 想来张如波也无多少积蓄可定时汇款 , 家人只得变卖器物补贴家用 。 民国37年(1948年) , 张如波因经营欠善 , 结束退伍后在沪寄人篱下的经商生涯 , 返回老家徽州歙县与妻女团聚 。 七封家书的年月止于此 。 鲍飞立评价张如波是一个“有着徽州人传统性格 , 讲究亲情关系 , 待人接物礼貌有加 , 温文尔雅 , 忠厚诚实的知识分子前辈” 。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

从张如波的书信中也可一窥抗战时期民生凋敝 , 经济困苦的状况 。 张如波给妻子寄信谈及汇款 , “我今天由中国银行汇了二十块钱 。 是汇到徽州城里方天生表弟处 。 因为邮政局现在每人只准汇十块钱 。 汇费还两块多钱 。 实在是汇不起 。 中国银行里汇二十块钱 。 只要两角钱 。 中国银行只能汇到徽州城里 , 别处汇不到 。 想来想去 , 只好汇到天生表弟那里 。 ”天生表弟也四处寻觅工作 , 然而收到的反馈信件皆语“但遇此之世 , 生意萧条、苛税奇重之时 , 故而各业凋零 , 人浮于事” , “敝于今年店事不佳 , 开春停歇之意矣” 。 抗战时期国内整体经济都陷入困境 , 各店都自顾不暇 , 方天生想谋一份职务自然困难重重 。

刘百林给我们展示这些家书时 , 指出了很有趣的一点 , 同样是张如波写的信 , 其他都是潇洒恣意的草书 , 唯独给妻子这封是娟秀的楷书 。 刘百林分析有两种可能 , 或许妻子维秀也有一定文化 , 知书达理 , 工整的信件或许代表着对结发妻子的一份柔情 。 又或许妻子并不识字 , 楷体相对好辩认 , 以便妻子届时方便找人读信 。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

刘百林还带来了较为珍贵的早先收藏给我们开眼界 。 例如这一份光绪23年的婚书 , 看似喜庆的红纸上却写着“余阿江氏今因身子不幸病故 , 遗有媳方氏 , 贫寡难守衣食维艰 , 又因衣衾棺椁账债难还 , 自愿将媳方氏立此婚书出嫁于王阿方氏之子王景光名下为室三 , 议定得受彩礼九十八元正 。 ”这位婆婆要把守寡的媳妇像畜生一样卖掉 , 还做棺材的债务 , 刘百林说“这怎么是婚书 , 分明是卖身契!”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

家书:作为史料的家族文书

鲍飞立认为 , 家书一词的历史意味很浓 , 属于文物 , 一般用毛笔写就 , 还包含着印章篆刻等传统文化 。 家书能够折射表现社会风貌 , 属于徽州文书的范畴 , 也是徽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 当被问及自己有没有写过家书时 , 他笑着否认了 , 插队时期写给家人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单纯的书信 , 在他看来并不属于家书的范畴 。

刘百林对家书的看法与鲍飞立相似 , 又做了进一步补充 。 “人们常说‘烽火连千里 , 家书抵万金’ , 家书就是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来信 , 这是狭义的理解 。 ”刘百林更倾向于将家书看作家族文书的简称 , 从徽州文书的大视角下来理解家书 。 “凡是与家族、家庭有关系的 , 以文字契约方式留下了并且传至后代的就是徽州家书 。 宗谱族谱祖规家训 , 作为对家族的约束 , 都需要有模板和参考 , 而这些都是根据家书来的 。 根据我的一些收藏 , 一些家法就是从古人写给家人的信件扩散而来 , 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 ”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鲍飞立:徽州家书中的历史// //

两位老师都十分看重家书作为史料的重要性 。 家书因其真实性和私密性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 很有价值 。 国有史 , 地有志 , 家有谱 。 历史研究中 , 地方志能够补充国史的不足 , 而家书能够补充地方志的缺陷 。

刘百林从自己的收藏中已经有了许多发现 , 例如《中国通史》曾经提及绍圣年间张潜总结胆水炼铜经验为《浸铜要略》一书 , 现已失传 , 仅保存了一篇序言 。 而他收藏的《星源甲道张氏宗谱》中便收录了《浸铜要略序》和《浸铜要略后序》 , 比现存他人所撰序言早了二百年 , 证实了古徽婺源人张潜父子发明了胆水浸铜法 , 补充了中国科技史的空白 。

然而家书较为隐晦 , 不便收集 , 保留下来的不多 。 自宋代以来存在退还家书的文化传统 , 不仅出于对对方的尊重 , 还考虑到避免纠纷和抵御文祸 。 刘百林举例说 , 杨绛晚年时采用古人的办法 , 主动交待身边人将别人的东西都退还 , 也烧掉了个人日记 , 正是因为这些可能会牵扯到个人隐私、人际关系及政治因素等 。 因此 , 除非从文书宗谱的角度寻找家书 , 否则很难找到 。 而家谱这一传统 , 在徽州当地也一直传承 , 始终续写 。

刘百林说 , 由收藏的文书材料提供的线索 , 分析之后撰写的文章能够引起大众的注意 , 给他带来成就感 , “历史研究 , 只要能从其中发现一点点 , 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

采写 | 古梦源 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美编 | 王钰婷 海外教育学院2018级本科生

责编 | 陈丽敏 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