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陆再奇

第509期

五、宣城桓氏第五代考

宣城桓氏第五代有桓温六子四女 , 桓云一子 , 桓豁六子一女 , 桓秘一子 , 桓冲七子 , 男二十一人 , 女五人 , 总计二十六人 。 桓温幼子桓玄代晋称帝 , 建“楚”国 。 桓冲次子桓谦、桓豁四子桓石绥相继称“帝” 。 桓冲长子桓嗣 , “少有清誉” , 督荆州之三郡豫州之四郡军事 。 桓豁长子桓石虔 , 以勇猛矫捷闻名 。 永和十年(354) , 桓石虔随桓温北伐前秦 , 在一场战事中 , 其叔父桓冲被前秦丞相苻健所围 , 快要被俘时 , “石虔跃马赴之 , 拔冲于数万众之中而还 , 莫敢抗者” , 三军为之叹息 , 威振敌兵;桓豁次子桓石秀 , “幼有令名 , 风韵秀澈 , 博涉群书 , 甚为简文帝所重”;桓豁三子桓石民勇武有佳 , 才德兼重 , 曾都督荆州、江州及豫州三州十个郡军事 , 多番击败敌国 , “甚为人情所仰”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桓玄(369—404) , 字灵宝 , 桓温幼子 。 《晋书?桓温传》有云:“及生玄 , 有光照室 , 占者奇之 , 故小名灵宝 。 ”桓温死时年仅5岁 , 袭其父南郡公爵 , 成为桓氏家族名义的领袖 , 由其叔桓冲抚养 。 宁康三年(375) , 桓玄服丧期满 , 桓冲亦离任扬州刺史 , 扬州文武官员与桓冲告别 , 桓冲摸着桓玄的头对他说:“这是你家的旧官属呀 。 ”桓玄听后掩面哭泣 , 众人对只有7岁的桓玄如此反应感到十分诧异 。 桓玄不仅以雄武著名 , 而且又以能文见称 。 《晋书?桓温传》载 , 桓玄“年及长 , 形貌瑰奇 , 风神疏朗 , 博综艺术 , 善属文 。 常负其才地 , 以雄豪自处 , 众咸惮之 , 朝廷亦疑而未用 。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太元十六年(391) , 23岁时始拜太子洗马 , 时议其父桓温有不臣之迹 , 故折桓玄兄弟而为素官 。 太元十七年(392)九月 , 桓玄出补义兴太守 , 颇觉不得志 , 曾登高俯望震泽 , 叹曰:“父为九州伯 , 儿为五湖长!”即:父亲是九州霸主 , 儿子只是个小小的五湖县令 。 旋弃官回到其封国南郡 。 《世说新语?言语》载 , (桓)玄以九月出为太守 , 旋去职 , 还都 , 见(司马)道子 。 而十月已在江陵 , 则其义兴任 , 不过十许日耳 。 桓玄居江陵 , 表面上“优游无事”“豪纵” , 实则等待时机 , 以图东山再起 。 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 , 黄门侍郎殷仲堪任荆州刺史 。 殷仲堪对桓玄十分敬惮 。 《晋书?桓玄传》载:玄在荆楚积年 , 优游无事 , 荆州刺史殷仲堪甚敬惮之 。 隆安二年(398) , 朝廷诏令桓玄督交、广二州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 。 桓玄受命后却不到职 。 同年七月 , 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联合豫州刺史庾楷、广州刺史桓玄、荆州刺殷仲堪及南郡相杨佺期起兵讨伐辅政大臣司马道子兄弟及江州刺史、都督豫州四郡、辅国将军王愉 。 桓玄与杨佺期大败朝廷军队 。 王恭却因部将刘牢之背叛而兵败被杀 , 杨佺期、殷仲堪共推桓玄为盟主 , 接受朝廷招安后 , 桓玄率兵回到封国江陵 。

隆安三年(399) , 执政的司马元显(司马道子之子)为离间桓玄与殷、杨二人关系 , 加封桓玄都督荆州长沙郡、衡阳郡、湘东郡及零陵郡四郡诸军事 , 并改以桓玄五哥桓伟替代杨佺期兄杨广为南蛮校尉 。 杨佺期、殷仲堪不满 。 同年 , 桓玄灭杨佺期、殷仲堪 , 尽占长江中游一带 。 隆安四年(400) , 朝廷不得已乃任命桓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江八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后将军、荆江二州刺史、假节 。 桓玄又以桓伟为雍州刺史 。

此刻 , 桓玄无时无刻不在磨砺兵器 , 训练部队 , 经常严密注视着朝廷内部所出现的每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微小变化 。 隆安五年(401) , 当他听说五斗米道起义军首领孙恩逼近京师建康 , 以“勤王”起兵为名集结队伍 , 请求带兵去征讨孙恩 。 司马元显对此大为恐惧 。 正好赶上孙恩的军队撤了回去 , 司马元显以诏书制止桓玄起兵 , 桓玄无奈 , 只好命令军队解除戒备 。 桓玄并向朝廷奏请 , 任命他的哥哥桓伟做江州刺史 , 镇守夏口;任命司马刁畅为辅国将军、督八郡军事 , 镇守襄阳 。 派他手下大将皇甫敷、冯该据守湓口 , 强行迁移沮水、漳水流域的二千户蛮族居民 , 到长江以南去居住 , 设置武宁郡 。 把一些四处流浪的饥民招集在一起 , 增设了绥安郡 。 朝廷下诏书征召广州刺史刁逵、豫章太守郭昶之进京 , 桓玄不让 。 此时 , 桓玄自谓“(东晋国土)三分有二” , 多次让人向他呈上他可以做君主的天命符征和吉兆 。

元兴元年(402)正月 , 暂时压制孙恩势力后 , 晋安帝司马德宗下诏书 , 历数荆州刺史桓玄的罪状 , 以尚书令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 , 加黄钺 , 又以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都督 , 前将军谯王尚之为后部 , 征讨荆州刺史桓玄 , 打算借此机会把桓氏家族全部诛灭 。 然而 , 前锋都督刘牢之唯恐消灭桓玄后 , 不能被司马元显所容 , 因而不战而降 , 桓玄虽遂顺利东下 。 三月 , 桓玄率军进占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 , 杀司马元显 。 不久 , 并解除刘牢之的兵权 , 刘牢之因此意图叛变 , 事败自缢 。 晋安帝任命桓玄统领文武百官 , 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 , 兼任徐荆江三州刺史 , 加授给他黄钺 。 桓玄任命桓伟为荆州刺史 , 桓谦为尚书左仆射 , 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 , 桓石生为江州刺史 , 卞范之为丹杨尹 。 同月 , 晋安帝司马德宗实行大赦 , 改年号为大亨 。 桓玄辞去丞相及荆江徐三州刺史的职佐 , 改任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 , 兼任豫州刺史 , 统领文武百官 。 任命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太宰 。 四月 , 桓玄出镇姑孰 , 辞录尚书事 , 但朝中大事仍要咨询他 , 小事则由朝中桓谦和卞范之决定 。 八月 , 太尉桓玄婉转地暗示朝廷根据其平定司马元显的功劳 , 封他为豫章公 , 又根据他平定殷仲堪、杨期的功劳 , 封他为桂阳公 , 并且还像原来那样 , 保持他原来受封的南郡公的爵位 。 桓玄把豫章公封给了他的儿子桓昇 , 把桂阳公封给了他的侄儿桓俊 。 又下诏全国避其父桓温名讳 , 同名同姓者皆要改名 , 又赠其生母马氏为豫章公太夫人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元兴二年(403)正月 , 以太尉桓玄为大将军 。 七月 , 荆州刺史桓伟卒 , 南郡相桓豁之子桓石康为荆州刺史 。 《资治通鉴》载:九月 , 侍中殷仲文、散骑常侍卞范之劝大将军桓玄早日代晋称帝 , 连朝廷加授桓玄九锡的诏命和册命都暗中写好 。 桓玄于是进升桓谦为侍中、开府、录尚书事 , 王谧中书监、领司徒 , 桓修抚军大将军 , 桓胤为中书令 , 让朝廷命自已为相国 , 更划南郡、南平郡、天门郡、零陵郡、营阳郡、桂阳郡、衡阳郡、义阳郡和建平郡共十郡封自己为楚王 , 加九锡 , 并置楚国国内官属 。 及后桓玄自解平西将军和豫州刺史 , 将官属并入相国府 。 桓谦私下询问彭城内史刘裕桓玄可否代晋称帝 。 刘裕说:“楚王 , 宣武之子 , 勋德盖世 。 晋室微弱 , 民望久移 , 乘运禅代 , 有何不可?” 桓谦喜曰:“卿谓之可即可耳 。 ”十一月 , 晋安帝“诏楚王玄行天子礼乐 , 妃为王后 , 世子为太子 。 ”十二月 , 桓玄在姑孰登基称帝 , 国号楚 , 改元“永始” , 为与其余号为楚的政权区分 , 史家将桓玄建立的楚国 , 称为“桓楚” 。 《资治通鉴?晋纪》载 , 安帝二年“百官诣姑孰劝进 。 十二月 , 庚寅朔 , 玄筑坛于九井山北 , 壬辰 , 即皇帝位 。 ”改封晋安帝为平固王 。 追尊其父温宣武皇帝 , 庙称太庙 , 南康公主为宣皇后 。 封子昇为豫章郡王;叔父云孙放之为宁都县王;豁孙稚玉为临沅县王;豁次子石康为右将军、武陵郡王;秘子蔚为醴陵县王;赠冲太传、宣城郡王 , 加殊礼 , 依晋安平王故事;以孙胤袭爵 , 为吏部尚书;冲次子谦为扬州刺史、新安郡王;谦弟脩为抚军大将军、安成郡王;兄歆临贺县王;祎富阳县王;赠伟侍中、大将军、义兴郡王;以子浚袭爵 , 为辅国将军;浚弟邈西昌县王 。

桓玄即帝位后 , 好行小惠以笼络人心 , 例如他亲自审讯囚犯时 , 不管罪刑轻重 , 多予释放;拦御驾喊冤者 , 通常也可以得到救济;然而为政繁琐苛刻 , 又喜欢炫耀自己 , 以一字不体 , 或片辞之谬 , 必加纠擿 , 以示聪明 。 尚书答诏误书“春蒐为“春菟” , 自左丞王纳之以下 , 凡所关署 , 皆被降黜 。 而且桓玄又好游玩打猎、兴筑宫殿 , 因此人心思变 。 《晋书?桓玄传》载:“玄自篡盗之后 , 骄奢荒侈 , 游猎无度 , 以夜继昼 。 兄伟葬日 , 旦哭晚游 , 或一日之中屡出驰骋 。 性又急暴 , 呼召严速 , 直官咸系马省前 , 禁内哗杂 , 无复朝廷之体 。 于是百姓疲苦 , 朝野劳瘁 , 怨怒思乱者十室八九焉 。 于是刘裕、刘毅、何无忌等共谋兴复 。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桓楚永始二年二月(东晋元兴三年 , 404) , 建武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刘裕等举兵讨伐桓玄 , 桓玄以桓谦等人拒战 。 《晋书?刘毅传》载:“谦等士卒多北府人 , 素慑伏(刘)裕 , 莫敢出斗 。 裕与(刘)毅等分为数队 , 进突谦阵 , 皆殊死战 , 无不一当百 。 时东北风急 , 义军放火 , 烟尘张天 , 鼓噪之音震骇京邑 , 谦等诸军一时奔散 。 ”三月 , 桓楚军在屡次战败后 , 桓玄挟持晋安帝及及琅邪王西逃至江陵 , 投靠桓石康 , 桓石康便于城南张设幔屋 , 暂设百官 , 以卞范之为尚书仆射 。 桓玄自败逃亡后恐怕命令不被听从 , 因此更加严刑峻罚 , 部众反而愈加离心离德 。 五月 , 刘毅等部跟踪追讨 , 攻占江陵 , 桓玄带领心腹百余人离城出逃 , 想奔汉中 , 屯骑校尉毛修之诱桓玄入蜀 , 行至枚回洲(今湖北江陵南) , 遇到益州参军费恬等阻击 , 益州督护冯迁抽刀将桓玄斩首 。 《宋书?武帝本传》载 , (桓玄)至枚回洲 , 恬与佑之迎射之 。 益州督护冯迁斩玄首 , 传京师 , 又斩玄子昇于江陵市 。 桓玄死时年仅36岁 。 一个月后 , 桓玄从兄桓谦、侄子桓振率军重新夺取江陵 , 并为桓玄举哀 , 谥为“武悼皇帝”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桓谦(?—410) , 桓冲次子 , 以父亲功劳封宜阳县开国侯 , 累迁辅国将军、吴国内史 。 桓玄死后 , 桓氏子弟拥戴其继位 , 年号天康(或作天安) 。

关于桓谦年号的问题 , 《晋书》《资治通鉴》记载 。 宋礼部尚书王应麟著《玉海》载有天康、天安两个年号 。 清代学者、文学家李兆洛《纪元编》只有天康年号 , 其注云“一作天安” 。 其时间根据记载自汉武帝到清代各政权年号的权威纪元史书《校增纪元编》 。 《校增纪元编》载:“元兴三年僭号 , 明年二月平” 。

隆安三年(399) , 桓谦获征召入朝担任尚书 , 旋后转任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的咨议参军及司马 。 元兴元年(402) 正月 , 司马元显奉旨讨伐其叔父、荆州刺桓玄 , 想借助桓谦父亲桓冲在荆州的威望去安抚荆州人 , 调桓谦为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 同年 , 桓玄大败司马元显 , 执掌朝政 , 桓谦深受桓玄喜爱 , 被任命尚书左仆射 , 领吏部 , 加中军将军 , 后改封宁都侯 , 升任尚书令 , 加散骑常侍 , 再迁任侍中、卫将军、开府、录尚书事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元兴二年(403)十二月 , 桓玄代晋称帝 , 桓谦加领扬州刺史 , 封新安郡王 。 元兴三年(404)三月 , 刘裕起兵讨伐桓玄 , 并进攻建康 。 桓谦率军在今南京九华山东北抵御刘裕失败后 , 随叔父、楚帝桓玄西奔江陵(今湖北荆州) 。 同年五月 , 桓玄败死 , 江陵被晋军收复 , 桓谦侥幸逃生 。 闰五月 , 桓谦与侄儿桓振重夺江陵 。 并俘掳仍在江陵的晋安帝 。 当时桓振打算杀害晋安帝 , 在桓谦竭力劝止下 , 终保存了晋安帝的性命 , 又与江陵群臣奉还玉玺给晋安帝 。 晋安帝复任桓谦侍中、卫将军 , 加江、豫二州刺史 。 义熙元年(405)正月 , 晋军反攻江陵 。 桓谦与镇东将军冯该等留守江陵 。 二月 , 冯该在江陵城外二十里的豫章口被东晋将领刘毅击败 , 桓谦弃城出逃 , 与桓怡、桓蔚等投奔后秦 。

义熙三年(407) , 后秦派桓谦入川协助藩国西蜀君主谯纵 。 义熙六年(410) , 西蜀君主谯纵任命桓谦为荆州刺史 , 谯道福为梁州刺史 , 率领二万军队进犯东晋荆州 。 桓谦在路上招集了一些讲究恩义的旧部下 , 投奔他的达到二万人 。 同年八月 , 东晋荆州刺史刘道规率水陆两路军并进攻打桓谦 。 桓谦出动了几乎所有的水师船队 , 步兵骑兵相配合 , 双方在枝江展开会战 。 桓谦抵达枝江时 , 江陵士民纷纷给桓谦写信 , 告诉他城内的情况 , 打算在桓谦攻城时做内应 。 “谦至枝江 , 江陵士庶皆与谦书 , 言城内虚实 , 咸欲谋为内应 。 ” 扬武将军檀道济抢先冲锋陷阵 , 桓谦军队大败 , 桓谦也被刘道规追上斩杀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桓石绥(约370—410) , 桓楚开国皇帝桓玄堂弟 , 父桓豁(320—377) , 桓彝第三子 , 大司马桓温之弟 , 桓氏家族“桓楚”最后一位皇帝 。 元兴元年(402) , 桓玄消灭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势力而掌政 , 桓石绥任黄门郎、左卫将军 。 元兴三年(404) , 桓玄兵败被杀后 , 桓石绥逃入涂中(今滁州) , 打算聚众攻打历阳(今和县) , 并盘据江淮之间 。 义熙元年(405)五月 , “桓楚皇帝”桓振战死 , 桓石绥继 “桓楚皇帝”位 , 率领余党继续战斗 。 义熙二年(406) , 桓石绥与东晋河间王司马昙之之子司马国璠、司马叔璠兄弟等人在豫州境内胡桃山(今和县西北)招兵 , 被豫州刺史刘毅派遣的司马刘怀肃带兵击败 。 胡桃山 ,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在州西北 。 晋义熙二年 , 桓玄余党桓石虔等 , 聚众胡桃山为寇 , 豫州刺史刘毅遣兵讨平之 , 时州治历阳也 。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建始元年(407)闰二月 , 刘裕手下将军骆冰阴谋制造叛乱 , 事发 , 刘裕杀之 , 又借口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桓玄姐夫殷仲文及弟弟殷叔文、桓石松、曹靖之、卞承之、刘延祖等人与其暗中勾结 , 阴谋拥立桓冲之孙、桓玄侄桓胤为盟主 , 把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族 , 全部杀掉 。 “谋立桓胤为主 , 皆族诛之” 。 义熙六年(410) , 东晋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卢循乘刘裕北伐南燕之机 , 起兵反晋 。 九月 , 桓石绥趁机自洛口(今陕西洋县)起兵 , 自号荆州刺史 , 被魏兴太守傅弘之斩杀 。 《资治通鉴?晋纪》载:“桓石绥因循入寇 , 起兵洛口 , 自号荆州刺史 , 徵阳令王天恩自号梁州刺史 , 袭据西城 。 梁州刺史傅韶遣其子魏兴太守弘之讨石绥等 , 皆斩之 , 桓氏遂灭 。 ”《晋书》以桓石绥的死亡标志桓楚余党的灭亡 , 桓氏家族从此彻底灭绝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上)// //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副馆长 , 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