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吴云驾
第552期
宁国自古山清水秀 , 人才辈出 , 父子、兄弟同进士的现象屡见不鲜 。 据民国十五年(1926)重修的《环川章氏宗谱》记载 , 章氏先后考中进士7人、举人5人 , 涌现文人雅士30多人 , 真可谓才俊辈出 , 星光灿烂 。
追根溯源 , 宁国章氏始祖章彧进士于北宋时期由福建浦城迁往宁国 , 曾孙章夏、章复俩堂兄弟名题进士榜 , 宁国进士名录中排在二、三名 。 其中章复官至端明殿学士、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 成为宁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居二品的人 。 读书、从政、执教、著述 , 宁国章氏堪称书香门第、声望显赫的文化官宦世家 , 其家族好学精进的优良品行和治国修身的精神风貌 , 永远值得后人效仿 。
一、章氏世系简述
据《环川章氏宗谱序》》和余奎元《天下无二章 , 祖根在浦城》介绍 , 章氏起源于周朝 , 属于以国名为氏 。 西周初 , 姜子牙受封于齐 , 建齐国 , 是为齐太公 。 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 , 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 。 公元前664年 , 鄣国被齐灭掉 , 鄣国后人为纪念故国而去邑为章 , 称为章氏 。
秦汉之际 , 章氏散居四方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姜太公的后裔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繁衍成为大族 , 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河间(今河北献县)两地的章氏即由此分衍而出 。 这一时期 , 河间章岩仕晋为上大夫 , 因领兵收大散关有功 , 进秩兵部尚书 。 南北朝宋永嘉元年(424) , 出守福建泉州 , 家福建南安 。 传至九世至章端蒙 , 生子及 。 唐朝时 , 章及仕唐为康州刺史 , 由福建南安迁居浦城 , 为浦城章氏始祖 。
章及子章修 , 为福州军事判官 , 娶夫人刘氏 , 生仔钧 。 章仔钧( 868-941) , 浦城人 , 世称太傅公 , 五代行乱之世 , 保闽立勋 。 章仔钧子15个 , 15子皆捂笏朝端 , 富贵显达 。 因子孙日盛 , 仕宦异地 , 传诸奕世 , 棋置星分 , 浦城章氏遂为天下望族 。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
章仔钧第四子仁嵩后裔章彧北宋时期来到安徽宁国 。 民国《宁国县志?人物志?流寓》亦有载录:“章彧 , 淳化甲午(994)进士 , 官宁国(儒学训导) , 有政声 , 遂家宁之环川 。 ”是为宁国章氏之始 。 《环川章氏宗谱》载:“公天资英敏 , 学问渊深” , 因长子若讷“爱环溪之秀” , 于祥符四年(1011)迁往今方塘上坦村 。 章彧娶林氏为妻 , 生子六:若讷、若永、若愚、若水、若冰、若贤 。 终年77岁 。
章若讷一生“徜徉山水 , 啸傲烟霞 , 旁行不流 , 随遇而安” , 娶妻黄氏 , 生子二:惟乾、惟乾 。 章若永“智识渊宏 , 贻谋燕翼” , 官封少保(从一品) 。 从章氏家谱《像赞》一诗得知 , 原来他干了“伊周事业” , 即像商朝著名的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一样 , 辅政有功 。 章若愚娶杨氏为妻 , 生子一:惟翰 。 因孙子章复签书枢密院事赠太子少保(正二品) 。 章若贤享有文名 , 世人宣颂 。
章惟乾父以子贵 , 赠潭州通判 , 生子二:爰、夏 。 章惟翰赠太子少保 , 生子:复 。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
章夏字彦明 , 号环溪居士 , 入太学 , 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 , 曾任宿州司户参军、潭州通判等职 。 生子二:仁敬、仁术 。
章复字季常 , 号懒真居士 , 章夏堂弟 , 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 , 曾任上元县簿、常州教授、监察御史、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 。 绍兴二十二年(1152) , 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副宰相) 。 子二:介卿、寿卿 。
据康熙《宁国府志》载:章复曾孙章一桂(七世) , 后来考中进士 , 并担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理 , 直到余杭丞(从八品) 。
十四世章景醇 , 明朝荐辟出身 , 宗谱载:“公世业儒习《诗经》” , 后奉明太祖经明行修(通晓经学 , 品德端正)诏被推举为儒学训导 。
十六世章怀宝 , 荐辟 , 明朝河涧府献县主簿(古代掌管官府文书帐簿的官员) , 廉名日著 。 章氏宗谱载:其“才识敏达 , 器局沉毅” 。
章光 , 明朝举人(明清时 , 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 。
章莹 , 明朝举人 。
章德元 , 明朝正贡(明朝经乡贡中举后叫贡士) 。
二十一世章梦英 , 明朝主簿 。
二十一世章梦麟 , 明朝知县 。 曾经担任河南宝丰簿 , 仅仅数月“廉名噪中州” , 著《视篆集》 。
二十二世章自新 , 明朝正贡 , 曾任安吉州孝丰县儒学训导 。
二十五世章其缙 , 明朝岁进士 , 岁贡授训导候选训导 。
二十五世章其谨 , 明朝岁进士 , 特授泗州天长县儒学训导 。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
章嘉庆 , 清朝正贡 。 (清朝经会试中者叫贡士)
章岩 , 清朝举人 。
章士莹 , 清朝州同(清代知州的佐官 , 从六品) 。
章士玺 , 清朝州判 。
章醇 , 字淡若 , 少入泮(学宫) , 弃举子业 , 隐岱儒山南 。 善书法 , 不袭前人笔迹 , 工诗赋不欲人知 。 晚年 , 大廷尉程甲化迎于馆邸“问瞿轩” , 第三年著《琴谱序》 。 不与时事 , 有索书与文者 , 只书“岱樵”二字 。 室有藏书 , 窗无遗稿 , 仅存诗《题紫岩馆》、《岩山棋盘石》二首、文《琴谱序》一篇 。 卒后 , 宣城梅文鼎为其作传记 。
另外 , 据章氏家谱不完全统计 , 尚有国学生、太学生7人 , 廪生、庠生25人 。
1949年 , 蒋介石败居台湾 , 时供职空军四军区的宁国章氏三十世孙章镕(1915-1996) , 辗转赴台 , 飞行之外研究飞靶 , 大获成功 , 为台湾空军知名飞行研究人员 , 荣膺空军飞行副总工程师之职 。
二十九世孙章新建(1931-?) , 全国知名作家、美学家、教育家 , 曾任安徽省教育厅督导、研究员 , 安徽省美育研究会会长兼秘书长 , 祖居方塘上坦村 , 现居合肥 。
二、章氏家族文化特征
章氏家族的迁入基本上与上坦村的成型同步 。 这个村始建于北宋 , 鼎盛于元、明至清代中叶 , 衰于清咸丰年间 。 北宋时期 , 上坦村因位于西津河上游支流东溪与西溪之间 , 称“环川” , 又称“环溪” 。 明清时期因两溪之间地势平坦 , 且位于西津河上游 , 故又名为“上坦” 。 古村上坦曾是安徽至江西的中转站 , 方圆约一平方公里 , 幅员近两个县城大小(据载古时有98条小巷 , 72家豆腐店 , 盛况由此可见一般) , 故有“小小宁国府、大大上坦村”之说 。 上坦村素来人文荟萃 , 尤其是章家才俊辈出 。
章氏家族厚重的文化积淀呈现出如下特点:
秉承家传耕读文化 耕读文化 , 既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存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 , 也是唐宋以来科举制发展的结果 , 多少农家子弟期望通过此路改变命运 。 随着理学的兴起 , 经济中心逐步南移和宋代扩大了科举录取名额 , 宁国章氏赶上了“学而优则仕”的好时代 , 章氏遂由此崛起 , 成了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
宋代左丞相兼知枢密院使范纯仁在《环川章氏宗谱序》里写道:章氏“父子德业焕赫 , 为时名宦 , 而遂为天下名族氏也 。 ”是因为章氏子孙“人品与家世俱足” 。 其实 , 他说出了一个文化世家产生的普遍规律 , 即名世之家的出现与长期形成的家族遗风和家训的熏陶绵延、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关 。 据章氏宗谱介绍 , 早在太傅公章仔钧时代就留下了家训:“传家两字曰耕与读 , 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 安家两字曰让与忍 , 防家两字曰盗与贼 。 亡家两字曰嫖与贱 , 败家两字曰暴与凶:……格言具在 , 朝夕诵思 。 ”上述安家处世格言代代相传 , 久而久之 , 便有了纯正家风和浓郁学风 , 形成章氏家传的耕读文化 。
践行儒学德治传统 儒学德治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修身养德、仁礼统一和为政以德 。 “修身养德”是实行德治的前提 , 立德才能成君子 , 正己才能立人 , 要做好官先做好人 。 章氏子孙谨记家训 , 处处严于律己 , 事事养生蓄德 。 德治的核心是仁礼统一和为政以德 。 孔子认为只有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 , 用德政施于民 , 才能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 据宗谱记载 , 章氏子孙为官之人 , 均施仁政 , 爱民如子 , 自觉践行儒家德治思想 。
抒发文人快意情怀 中国历代文人总是生活在污浊的世俗官场与内心向往的道家浪漫虚静的矛盾中 , 更有甚者 , 避风尘 , 脱民俗 , 遨游名山大川 , 以情寄山水 , 或干脆藏身于山林过着隐居生活 , 像前面所说的章醇 。 章氏一门众多文人雅士游走于儒道之间 , 书法、诗文均有上佳表现 , 为这个名世之家增色不少 , 对此宗谱多有记载 。
三、章氏文化名人
宁国章氏家族人才济济 , 古有章夏、章复 , 今有章镕、章新建 , 他们以学问见长 , 以人品立世 , 以为民存心 , 可歌可颂 。
章夏
章夏( 1072-1132) , 字彦明 , 号环溪居士 , 方塘乡上坦村人 。 从小入太学读书 , 后来 , 在京师以第一名成绩获得省试资格 。 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中进士及第(二甲) 。 授宿州(今安徽宿州市)司户参军 , 掌管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务 。 先后担任过宿州虹县(今安徽泗县)知县、辟雍直学、滁州司录参军、潭州(今湖南长沙)通判 。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
南宋·周紫芝作《章夏墓志铭》
《环川章氏宗谱》记载:章复“素有贤行 , 自筮仕所致有惠爱 , 性至孝 , 尤嗜《西汉书》 。 作诗有古风 , 著《湘潭集》19卷 , 《游山门韵》《元勋灵岩》七首行世 。 ”他喜爱读书 , 业余时间也保留了古代文人的习性 , 喜好吟诗作赋 。 其中《石门》曰:“蓬莱有别派 , 帝遣留人寰 。 青嶂限内外 , 巨灵划天关 。 云扉自开阖 , 方轨信往还 。 仿佛金碧气 , 润聚绝崖间 。 远异玉门塞 , 讵须都护班 。 近侔清都阙 , 羽驾相追攀 。 禹凿谅不能 , 夸负信亦艰 。 焦峣非烟上 , 端若朝百蛮 。 想应夜月明 , 生鹤来唳山 。 衰怀赋绝境 , 诗鬓益堪删 。 ”
《题宣溪》曰:“大江东下入宣溪 , 溪水澄汲绿泛鹥 。 漾漾游鱼依旧藻 , 青青垂柳荫长堤 。 中年事役尘随眼 , 十月霜清稻满畦 。 更迫王程赴朝谒 , 深渐归翼故林栖 。 ”
初读章夏的诗与王维颇有几分相似 , 写景清新、自然 。 细看用词却得韩愈真谛 , 为了开辟新格局、新境界 , 往往选择走奇险之道 。 喜欢用典 , 这一点契合宋代诗歌整体风格 。
章复
章复(1081-1162) , 章夏堂弟 。 章复辉煌人生的起点在宣和六年(1124) , 这一年 , 43岁的他在北宋最后一次科考中荣登进士第 。 随后 , 他被委派到拥有“六代豪华”“十朝京畿”之称的上元县(今南京市江宁区)当主簿 , 从此青云直上 , 步步高升 , 从一个丹阳县令、宣教郎、常州教授 , 到官拜主管官诰院、转对旨、监察御史、右正言、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 最终升任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 官居正二品 。
章复先后当过地方行政长官 , 掌管过学业、考试 , 也当过主管中央各部封印的事务官 , 更多的则是担任陈时政得失、监察百官的谏官 。 是一个光明磊落、忠君爱国、敢于犯颜直谏的人 。
他一生感到最荣耀的事情 , 莫过于绍兴十八年(1148)当主考官 , 荐举了后来成为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为进士 , 当时朱熹只有19岁 。 他政治生涯的最高峰是绍兴二十二年(1152)被授予资望极高、侍从皇帝顾问的端明殿学士 , 又担任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 可惜好景不长 , 《宋史》卷二一三表第四载:“辛巳 , 章复自御史中丞迁端明殿学士 , 除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 ……九月癸丑 , 章复罢签书 。 ”以后章复被派往安徽、浙江当知州 , 直到退休 。
章复所处时代是一个新旧政权交替、动荡纷乱的历史时期 , 要治国安身何其困难 。 一路走来 , 他当过从地方到中央不同类型的官 , 其中也有被罢官、降级的低潮 , 但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 所到之处一如既往地施爱于民 , 严于律己 , 廉洁奉公 。 毫无疑问 , 他是一个勤政、廉洁的治国能臣 。
宁国地处皖南 , 钟灵毓秀 , 自古以来名胜景致层出不穷 , 文人墨客性情所至遂将名胜风景绘成图 , 配上诗文 , 曰六景、曰八景、曰十景、曰十二景 。 章复也写了八景诗(序) , 载于《环川章氏宗谱》中: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
环溪八景并序(选四)
潇湘八景有图其来尚矣 , 近批舆图乃有桃园八景、燕山钊景 , 惜有其名而未睹其文 , 徒且景慕 。 因思吾里山川秀丽 , 人杰地灵 , 暇日徜徉于郊 , 举目四顾 , 亦有八景寓焉 , 因名之曰环溪八景 。 若日佳章品题 , 增辉草木 , 当有诸名公大手笔在续志 , 君子幸垂听焉 。
儒峰叠翠
祖宗来自凫仙客 , 隐马藏车微路迹 。 巍然突起万丈峰 , 文笔峨峨插天碧 。 宛如飞风势翱翔 , 转若蛟龙巧盘屈 。 万古青苍不改容 , 挺挺英才从此出 。
双溪垂虹
波声两岸惊怒涛 , 中流砥柱雄更豪 。 舆梁架空映天碧 , 光焰五色万丈高 。 往来利涉大川吉 , 足履平地无施老 。 题名赫赫世弗朽 , 满前英贵皆时髦 。
碧潭秋月
河汉无云湛碧秋 , 波流不动清且幽 。 团团展出一轮月 , 光华烁烁水面浮 。 扬辉洞见蛟龙窟 , 地势迥隔风马牛 。 广寒宫殿况在目 , 何妨阔步相遨游 。
海峰雪松
溯风一夜施寒威 , 草木凋残萎尘土 。 挺然特立数株青 , 独傲岁寒横谷口 。 老枝屈曲蟠玉龙 , 危石崚嶒距盬虎 。 他年当作栋梁材 , 大柱擎天镇千古 。
从上面八景诗序中推断 , 章复应该是为风景名胜配诗的第一人 。 而环溪八景诗也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够看到的章复的作品 。 在情与景的关系上 , 诗人并不拘泥于眼前的美景 , 而是借助诗句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 诗中到处洋溢着异常充沛的豪情 , 如:“万古青苍不改容 , 挺挺英才从此出”“广寒宫殿况在目 , 何妨阔步相遨游”“他年当作栋梁才 , 大柱擎天镇千古” , 诗人那种积极向上的豪气凸显无疑 。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儒峰叠翠》一诗 , 读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溢于纸上的那种奔放的豪情 , 让人击节赞赏 。
章新建
章新建 , 宁国港口镇人 , 祖居方塘上坦村 。 自幼爱好文学 , 1951年被保送到安徽师范学院(今安师大)文学院深造 。 1954年毕业留校任教 , 在中文系讲授文学概论 。 1959年 , 他在《安徽师范学院学报》创刊号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试论文学艺术如何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 , 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双百”文艺方针 , 论文一问世 , 得到了文学理论界的好评 。 从此 , 他一发不可收 , 把自己教学之余的时间全用在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 。 上世纪60年代 , 凝聚他心血的专著《文学基础知识》出版 , 年经的章新建的名字进入了安徽文学理论界的学者之列 。
遗憾的是在稍后的十年动乱中 , 章新建却因此被戴上了“文艺黑线骨干”“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帽子 。 1970年 , 合师院被撤掉 , 章新建被借调到省教育厅教材组 , 担任中学语文教材编辑 。 因工作需要 , 他又开始重新学习、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 80年代初 , 他出版发行了被古典文学界交口赞誉的专著《曹丕诗新注》 , 就是在这个时期酝酿、构思完稿的 。 这本书被称为是“展示建安文学时代的风貌 , 显示汉魏文学变化的契机 , 是卓有见地的 。 ”
方塘章氏:进士门第 华章卓著// //
文革后 , 他调任省教育厅办公室工作 。 此时 , 改革大潮已在神州大地掀起 , 人们的思想开始活跃 , 追求美、热爱美 。 从此 , 他全身心投入美育研究 。 1983年5月 , 省美育研究会率先在全国成立 , 他被选为秘书长 , 负责主持日常工作 , 后又被推荐为会长 。 此时 , 他与人合作出版的《中小学美育浅谈》 , 在全国美育界、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该书被评价为“是献给青少年审美教育的一束新花” , 荣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1989年 , 他与杨春鼎副教授合著的三十万字的《美育概论》出版发行 , 得到了国务院学部委员、著名美学家蒋孔阳的好评 。 1984年10月 , 全国美育座谈会在张家界召开 , 章新建应邀在大会上发言 , 受到王朝闻、蒋孔阳等著名美学、美育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 次年 , 中国美育专业委员会在上海正式成立 , 章新建由于“成就斐然” , 被选为副主任 , 肩负着更多的美育研究工作 。
章新建著作等身 , 先后撰写主编了50多部美学学术著作 , 还在报刊上承担专栏写作达几十万字 , 单篇论文发表超过百万字 , 总共达500万字 。 内容涉及中国古典、当代文学、美育、语言学、教育学、教学论、哲学等十几个学科 , 其中有多本行销到香港等地 , 还有一些著作被翻译介绍到日本 。 安徽师范大学张涤华教授曾用“道德文章数君先”这句话来概括他研究的美学历程 。
(本文原载《宣城文化世家》 , 华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作者系宁国中学历史教师 , 宣城市历史教研会副会长 , 宁国市作协副主席)
- 皇甫谧后人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今天没有皇甫氏家族后裔?
- 水浒传中的阮氏三兄弟,武力值在梁山是什么水平?
- 南宋后期蒲江高氏家族:一门九进士 三位副宰相
- 琅琊诸葛氏的复姓怎么来的?葛剑雄《中国地名大会》上揭秘
- 日本史中的假文物:从吉备真备之母“杨贵氏墓志”说起
- 在今天的安徽宣城,有几大姓氏人会说广西话,这是怎么回事?
- 义宁陈氏“四脉”与士族道统──兼评张求会《陈寅恪家史》
- 宣城徐氏始祖:从王侯到神坛
- 西北陈氏饸饹面
- 西北陈氏饸饹面-中华饸饹面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