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1918年的今天 , 一名叫 艾文·C·约克的美国小伙出名了 。 在靖绥德军德高维轻铁路(Decauville rail road)任务中 , 当时身为小小下士的约克临时担起了指挥官的重任 , 在德军的枪林弹雨中 , 击毙了 20 多个敌人 , 押着132名德国战俘回到了美军的阵地 。

事后 , 约克回忆战斗过程:“这些个机关枪吐出火舌来照着我打 , 连我身旁的树丛都被枪子儿像锯子一样给修剪的不成形状……有三十个以上的德国佬不断地对我攻击 , 我尽快地看见一个就一枪放倒一个;我看他们鬼吼鬼叫我也一直大喊叫他们投降 。 我还真不得不杀人 , 但是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亡 。 ”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艾文服役时的照片与他的兵籍资料 。

战争结束 , 福煦元帅亲自给约克颁发了英勇十字勋章 。 约克成为了媒体大肆追捧的“美国英雄” , 由他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 《约克中士》(Sergeant York) , 令影星 加里?库珀(Gary Cooper)拿到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加里?库珀饰演的约克 剧照

不过 , 当时的约克对此毫无心理准备 。 他并不习惯生活在聚光灯下 , 只想着能够早点回家 。 他也并不喜欢被人称作“战争英雄” , 自从入伍以来 , 约克就一直对参军杀人的正当性有所怀疑 。

一战爆发前 , 约克还是个整天酗酒斗殴的乡下小混混 , 当他最好的朋友在酒吧斗殴中去世后 , 约克在母亲的引导下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

1917年 , 29岁的约克接到了征兵通知单 , 但他以道德和宗教信仰原因为由 , 不肯服兵役 。 最终因理由被官方拒绝 , 才无奈参军 。

德国史学家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在 《彗星年代:1918 , 世界重启时》一书中 , 向我们展示了约克从一位“不可杀人”的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 转变为战争英雄之后的心路历程 。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彗星年代》实拍图

艾文?C.约克(Alvin C. York)纠结了很长时间才加入美国陆军 。 这个质朴的年轻人身材高大、发色火红、肩膀宽阔 , 他成长于田纳西州山区的帕默村 , 是个虔诚的卫理公会信徒 。 他笃信《圣经》上的每一句话 , 其中第五诫说的“你不可杀人”是他拒绝军队征召的最神圣的依据 。 他收到征召令时深感矛盾:作为一个基督徒的义务 , 身为一个美国人的责任 , 究竟孰轻孰重?他反复阅读《圣经》 , 想从里面寻找能够给他指明方向的段落 。 他向上帝祈祷 , 咨询自己的牧师 , 终于决定申请拒服兵役 。 他的书面理由非常直接:“我不想战斗 。 ”然而 , 他的申请没被接纳 , 最终约克还是接受了这无法避免的现实 , 只希望自己将来不会被分配到战斗部队 。 他在佐治亚州的戈登营接受训练 , 然后经过纽约前往波士顿 。 1918 年 5 月 1 日凌晨 4 点 , 从未离开过家乡的约克乘船出发 , 横跨大洋前往遥远的欧洲 , 去和素未谋面的敌人作战 。 他想家又晕船 , 还害怕碰上德国潜艇的鱼雷 , 船上的日子相当难捱:“对我来说 , 这里太多水了 。 ”

1918 年10 月初 , 约克的部队调往阿尔贡 , 10 天之后 , 决定性的最终攻势就将展开 。 约克也见识到那里满目疮痍的景象 , 在他看来“仿佛被一场龙卷风暴袭击过” 。 在行军途中 , 约克便已和死神擦肩而过 。 德军轰炸他们脚下的军事通道 , 而头顶的德国战机也朝他们开火 。 10 月 7 日那天 , 约克是在沙泰勒谢埃里附近的一处弹坑里度过的 。 敌人的子弹近距离如雨点般扫射 , 他的伙伴死伤惨重 。 大声哀号的伤兵被医护兵用担架抬走 , 而张嘴瞪眼的死者只能留在路边 。 这时 , 下个不停的雨已经开始淹没他们藏身的弹坑 。

10 月 8 日凌晨 3 点 , 命令下达了 , 这是约克部队在本场战争中最冒险的行动 。 6 点时 , 他们要登上附近的 223 高地 , 从那里拿下德军的铁路补给线 。 约克随部队出发 , 他们戴上防毒面具 , 冒雨在泥泞中前进 。 6 点 10 分 , 比原定计划稍晚 , 进攻开始了 。 迫击炮牵制住了德国人 , 然而美国大兵朝前冲锋的山谷还是成为他们的葬身之地 。 敌人躲在看不见的地方朝他们扫射 , 山谷里四面八方都有子弹横飞 。 第一排的冲锋战士就像“被除草机放倒的杂草”般倒下 。 没死的也深深蜷缩在任何一个障碍物、任何一个隆起的土坡甚至是他们的伙伴后面 , 以寻求掩蔽 。 在这样的枪林弹雨下 , 连抬头都做不到 。 显然 , 迎着敌人如此强大的火力正面进攻是毫无胜算的 。 就在这紧要关头 , 约克的长官做出了新的决定 。 他命令 3 个小分队里还活着的人朝德军的后方移动 。 于是包括约克在内的 17 个士兵匍匐在地 , 爬过两旁茂密的灌木丛 , 朝着机枪嗒嗒作响的方向奋力挺进 。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约克中士》剧照

就在离锁定的目标只剩几步之遥时 , 这些匍匐前进的美国大兵身前赫然出现了一片空地 , 他们和十几个正在吃早餐的德国士兵撞个正着 。 后者的武器和头盔都还在一边搁着呢 。 双方对这意料之外的遭遇都吓了一跳 , 有那么一瞬间 , 他们就像被雷劈了似的呆住不动 。 但美国人很快反应过来 , 举起手上的武器对准那些还坐在衬衣袖子上咀嚼食物的德国人 。 德国士兵以为还有更多的美军部队跟在他们后头 , 只好举起双手 , 乖乖投降 。

然而 , 德军的机枪手马上发现情况不对 , 把机枪调转过来朝后方开火 。 约克眼见他的 6 个伙伴都中枪身亡 。 “萨维奇下士…… 身上一定有百来个弹孔 。 他的衣服都被打得粉碎 。 ”美国人和他们的德国俘虏都赶紧卧倒在地 , 刚才占得先机的前者躲在俘虏们的身后寻求掩护 。 约克离德军的机枪阵地只有不到 20 米的距离 。 身陷敌人密集火力的包围 , 这位来自田纳西山区的狙击手全靠他敏锐的眼睛和坚定的双手 , 每当有德国人从隐蔽处露出脑袋来 , 他当头就是一枪 , 干脆利落 。 对约克来说 , 这就像是家乡的射火鸡比赛 , 只是现在的靶子要大得多了 。

最后 , 有个德国军官带着 5 个士兵从战壕里一跃而出 , 拿着上好刺刀的步枪朝约克冲来 。 不过 , 他们刚靠近 , 就被他掏出手枪挨个放倒 。 他先对着落后的敌人开枪 , 由后往前送他们归西 。

在此期间 , 约克击毙了 20 多个敌人 , 他大喊着让对方剩下的人投降 。 约克一行人顺利地回到美军营地 , 沿途甚至俘获了更多的德军 。 在营地里人们对战俘进行清点 , 一共是 132 名 , 他们几乎全是约克这位曾经的和平主义者一个人抓回来的 。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约克中士》剧照

自从那天他几乎单枪匹马挑翻一个德国机枪据点并俘虏上百人后 , 这个来自田纳西的男人就更加坚信上帝在庇佑着他 。 他的战友对于整件事匪夷所思的经过做了合理的解释 , 让他成为英雄 。 但对约克来说 , 自从入伍以来 , 约克就一直对自己的决定有所怀疑 。 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 , 他参军杀人是正当的吗?幸好上帝最终听到了他的祈祷 , 在 10 月 8 日那天给予约克指引 。 从那以后 , 约克才卸下心头沉重的负罪感 。

在 1918 年 11 月 11 日那天 , 艾文?C.约克并没有纵情狂欢 。 他在海水浴场的田园风光中告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在那里 , 所有的“死亡和毁灭”离他是如此遥远 , 近乎不真实 。 “战斗和死亡真的够多了 。 我和其他美国小伙子有一样的感觉:都结束了 。 我们已经做好回家的准备 。 他们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 , 他们就是在做正确的事 。 ”艾克斯莱班的庆祝持续了好几天 , 然而约克远离这一切 。 他迫切需要把战争最后几个星期的经历和场景记录下来 , 容不得自我放纵 。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约克中士》剧照

从远处看 , 雾蒙蒙的纽约市区就像他老家的山 。 1919 年 5 月 22 日这天 , 艾文?C.约克站在俄亥俄号战舰的甲板上 , 一颗想家的心剧烈跳动着 。 船离哈德逊河河口越近 , 曼哈顿直矗蓝天的高楼尖顶便越发清晰 。 他在一年多前离开 , 忍饥受冻 , 从炮火中幸存 , 回程又摊上一艘颠簸的大家伙 , 在海上苦不堪言 。 现在 , 港口就在眼前 , 他再也不想离开家乡的土地了 。 船经过自由岛 , 约克绿色的眼睛里出现了自由女神像 。 “看看我吧 , 老姐姐 , ”他在心里对她说 , “把我好好瞧个够 , 因为你下次再想看到我 , 就得自己转个身了 。 ”

抵达霍博肯码头时 , 田纳西同乡会的代表团已在那里迎接他 , 还有成群的摄影采访人员等着捕捉他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或一个胜利的姿势 。 聚光灯又如轰炸般地来了 , 约克恼怒地想 。 还在法国时 , 他就不得不适应媒体的死缠烂打:毕竟福煦元帅可是亲自给他颁发了英勇十字勋章啊 。 那之后 , 约克获得前往巴黎的特别休假 , 观光客寻常会去的有名景点他都去了 。 他觉得法国的首都“相当有秩序” 。 但那些宽敞的马路走也走不完 , 而且看起来都一个样 , 害他总是迷路 。

毫无心理准备的约克被塞进一辆黑色的豪华敞篷车 , 直接开进曼哈顿熙熙攘攘的城市街谷 。 交通是如此拥挤 , 车子只能以步行的速度前进 , 而且总是走走停停 。 无论到哪儿 , 人们都对约克报以热烈的掌声 。 似乎街上的每个人都认识他 , 抛给他数不尽的飞吻和鲜花 。 约克心想 , 难道每个士兵回到家乡都有这样的接待吗? 他不知道 , 美国有多么需要他的故事 , 这个国家迫切渴望着一个像他这样的士兵 , 好在众多没有名字、没有面孔的死者里 , 打造出一个货真价实的英雄 。

晚上 , 约克被接去参加一场宴会 。 会上有一些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致辞 , 他们的名字他一个也记不住 。 当人们开始用餐时 , 约克吃得尤其慢 , 如此他才能偷瞄邻座的人 , 弄清楚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杯子、盘子和纯银餐具的使用顺序 。 别人对他的吹捧弄得他头晕 。 他更愿意待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 在路上溜达一圈 。 他可没料到当个战争英雄原来是这样的 。

隔天 , 约克一大早就醒了 , 他偷偷溜出酒店走一走 。 军中的习惯 , 要改可没那么快!新鲜的空气和运动让他很舒服 。 不过吃早餐的时候他又被人包围 。 田纳西同乡会的代表来了 , 他们请他说说有什么愿望 。 他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 无论他要什么 , 他们都可以实现 。 约克认真思考着 , 大家则目不转睛地望着他 , 眼里充满期待 。 过了一会儿 , 他有了想法:他想和他的母亲通电话!一个酒店侍者立马冲去张罗 , 但帕默村老家那边无人接听 。 代表说 , 和母亲通话可不算什么愿望 。 要知道整个纽约都在他脚下 。 任何他朝思暮想、最荒诞不经的梦想 , 现在都能实现 。 约克绞尽脑汁 。 他又开始有点头晕 , 幸好最终他还是想到了:前些年开始 , 纽约成为世界最早兴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任何人都会喜欢搭乘地铁这样的时髦交通工具 , 在城市的地底下穿行后再钻出地面 , 而他自己很早以前就想这么来一回了 。 代表们听了捧腹大笑 , 不过这好歹是他的愿望 。 他们给他要了一列专车 , 于是在这天剩下的时间里 , 约克就在曼哈顿的石子路面下漫游 。

接下来的几天 , 还有更多折腾人的事在等待着约克 。 在华盛顿 , 他获得白宫和国会的接待 。 回到纽约 , 他又被招待去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 。 在这样一个嘈杂拥挤的环境里要如何工作 , 他实在无法想象 。 后来 , 一些穿着名贵西装、抽着粗雪茄的人前来拜访他 , 想把他的故事搬上大银幕 。 他们在桌上放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 约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 一部电影是很重要 , 他干巴巴地说 。 是的 , 这会是一件好事 , 拍一部电影 , 让人们看看美国年轻人可以有什么样的成就 。 不 , 那些抽着雪茄的人说 , 不是这样的电影 , 我们要告诉观众的 , 是艾文?C.约克在阿尔贡如何独自破获了一个德国机枪据点 , 并抓回了 132 名俘虏 。 但约克不想为这事拍电影 , 他宁愿赶快忘掉它 。 同样 , 他不会为报纸撰写任何相关文章 , 也不想在北美做巡回演出 。 “巡回演出”这个词 , 让约克想起他有次在剧院看到的杂技演员 , 他问这些人:“穿着衬衫的我看起来难道不会很可笑吗?”他不想再和他们耗下去了 。 如果他们真的想为他做些好事 , 就该尽快让他回家 。

战后的第一个春天 , 1919 年 2 月到 6 月的日记、信件和回忆录大多弥漫着一种非比寻常的干劲 。 仿佛世界在经历了思想、生活尤其是艺术领域的严冬后 , 重新迎来温暖和光明 , 燃起了保罗?克利在画里所描绘的那种耀眼无比、转瞬即逝的彗星光芒 。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保罗?克利《巴黎彗星》

回到老家 , 艾文?C. 约克便开始工作 。 他已经考虑得足够久 ,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他明白自己不是出于偶然才远去参加战争 , 他能从那里活着回来也不是全凭运气 。 曾经是和平主义者的他 , 现在相信战争是有意义的 。 但它不是政治家和战争指挥官赋予的意义 , 而是对他个人:上帝拯救他脱离险难 , 是为了赋予他重任 。 他要见识死亡 , 好领会生命的价值 。 他要游遍更大的世界 , 方能认识到自己的出生地是多么狭隘和封闭 。 他要明白自己懂得很少 , 并从中吸取教训 。

约克先是走访了田纳西州的道路建设部门 , 说服他们的负责人修筑一条通往帕墨村的道路 。 此前他一直觉得 , 大山给山区居民提供了屏障 , 使其免受世界的危害 。 现在他逐渐意识到 , 大山也把乡民排除在世界许多重要变革之外 。 很快就要开始兴建的道路 , 应该成为村子拓广见闻的契机 。

更重要的 , 对艾文?C. 约克来说 , 是承认自己曾为离开家乡的狭小天地感到失落 。 在战争中 , 约克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 他想让家乡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 为了兴建新学校和招聘新老师 , 他四处筹钱 。 几个月后 , 一栋全新的校舍拔地而起 , 老师和教材都一应俱全 。 艾文?C.约克让地方上许多不会读写的孩子来上学 。 他还想再盖一所职业学校 , 建运动场、图书馆和医疗设施 。 孩子们要掌握知识 , 要学会如何靠技术工作自食其力 。 总有一天 , 他们会让山里的生活大变样:那里会有马路、现代化住所、卫生设备和电力系统 。 他们要比他——这个见识了战争的规模 , 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 去过波士顿、巴黎和纽约等大城市 , 却觉得自己既渺小又愚蠢的家伙——活得更好 。 因此 , 他要把上帝在战争中给他的启示付诸实践 。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约克中士》剧照

艾文?C.约克 1964 年病逝于纳什维尔的退伍军人医院 。 他所创立的学校已成为田纳西州的公共设施 。 直到今天 , 田纳西州的 127 号公路还被称为“艾文?C.约克公路” , 它的兴建曾给退伍军人带来了激励 。

本文本文选自 《彗星年代 : 1918 , 世界重启时》一书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101年前的今天 , 一战现神迹 , 1人俘虏132名士兵// //

《彗星年代 : 1918 , 世界重启时》

(德)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著

简心怡 译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