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丨“第一作者”王广良为何与诺奖擦肩而过?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深观察丨“第一作者”王广良为何与诺奖擦肩而过?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 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获得这一奖项 。 他们获奖的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氧气和适应氧气供应 。 其中 , 塞门扎的贡献是 , 找到了低氧诱导因子(HIF)并揭示了该因子是身体应对低氧环境的一个调控开关 。

看似中国人(华人)与此次诺贝尔无缘 , 但是还是出现了中国人身影 。

在诺贝尔奖网站列出的三位诺奖得主的5篇代表作中 , 塞门扎的代表作的第一作者是华裔科学家王广良 , 也是塞门扎的第一位博士后 。 出生于1963年10月10日的王广良于1983年在杭州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 , 1986年毕业于中科院细胞所 , 1991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 , 1992年-1995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塞门扎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


深观察丨“第一作者”王广良为何与诺奖擦肩而过?

深观察丨“第一作者”王广良为何与诺奖擦肩而过?// //

王广良和塞门扎合影 。 浙江新闻 图

1995年 , 王广良在塞门扎的实验室克隆出低氧诱导因子(HIF) , 为其导师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奠定了重要基础 。 王广良在回忆过去的研究工作时称 , “我是塞门扎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后 , 当时整个实验室就只有我们两个人 。 在寻找HIF的绝大部分时间里 , 都是我一个人在做具体的科研工作 。 ”

按理讲 , 克隆和发现了HIF , 王广良也应当获得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遗憾的是 , 作为第一作者的华人此次再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 显然 , 人们会产生疑问 , 此次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否公平和公正?

这个可以与2018年的另一位第一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比较 。

因在激光物理学领域所做出开创性发明 ,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3人 。

斯特里克兰不只是继居里夫人与格佩特-梅耶之后 , 历史上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科学家 , 而且在获奖前 , 仅仅是一名副教授 , 59岁的年龄也准备退休了 。 但是 , 她是穆鲁的学生 , 并且在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上 , 她是第一作者 , 因此与导师一起共获得诺贝尔奖 。

为什么同样是第一作者 , 斯特里克兰能获诺奖 , 王广良却不能获诺奖?由于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要50年后才能披露 , 因此 , 关于斯特里克兰与王广良两者的天壤之别还不能获得详尽和合理的解释 。 但是 , 从表面看 , 有几个原因值得观察 。

首先 , 不能不说 , 获得诺贝尔奖除了需要有实力和得到检验的真正成果外 , 还需要运气 , 这一点已经有无数的获奖者指出 , 也被科学界所认同 。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英国科学家理查德·约翰·罗伯茨在2015年4月2日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发表文章称 , 获得诺贝尔奖有10个简单原则 。 其中的第7条就是 , 在运气最好的时候 , 设计并执行最佳实验 。 而且 , 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抽样调查也证实 , 大多数人相信运气是他们发现的最大因素 。

从这个角度看 , 运气确实在斯特里克兰的获奖上产生了重要作用 。 其实 , 关于激光发明的成果应当是穆鲁的另一位学生威廉姆斯(Williams) , 他提出了一个创意 , 并问导师穆鲁 , 如果光纤和放大器调个顺序会怎么样 , 问完后 , 他回家了 。 穆鲁一听这个创意不错 , 就想马上让学生进行实验来看看结果 , 但是 , 由于威廉姆斯已经回家 , 实验室只剩下斯特里克兰 , 穆鲁就让她按威廉姆斯的想法做实验 。

这个实验非常简单 , 穆鲁的随便哪个学生都能做 。 实验结果出来后 , 实际上就是发现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 , 并在后来成为高强度激光的标准而应用于众多领域 , 如广泛开展的激光视力矫正手术 。 由于斯特里克兰是第一作者 , 与导师穆鲁获得了诺贝尔奖 。

不过 , 如果当初这个实验是威廉姆斯所做 , 而且创意也是他提出的 , 是否也会与导师一起获得20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呢?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 , 因为 , 在科学领域 , 可能还存在改善男女平衡的因素 。

长期以来 , 诺贝尔奖一直被男性科学家所主宰 , 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都是如此 , 其中物理学最甚 。 因此 , 2017年 , 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公开表示 , 将寻求更积极地鼓励女性研究人员的提名 , 着手解决男女不平衡的问题 。

为了纠正男女不平衡 , 瑞典皇家科学院和欧美科学界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 。 2018年10月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斯特鲁米亚(Alessandro Strumia)在欧洲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瑞士总部的研讨会上说 , 物理学“是由男人发明和建造的” 。 对于这种公开宣扬“性别不平等”的言论 , CERN当即做出回应 , 暂停了他的职务 。

就在斯特鲁米亚被停职的一天后 , 斯特里克兰与导师一同获得20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这似乎是一种巧合 , 正如英国萨里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吉姆·哈利利(Jim Al-Khalili)在Twitter上说 , 就在斯特鲁米亚发表“男权”言论几天后 , 斯特里克兰获得了诺贝尔奖 , 这真是“奇迹” 。

其实 , 这也体现了科学界纠偏科学界的男女不平等的努力 , 实际上也是运气的一种体现 。 当然 , 这也能激励更多的女性从事 , 甚至献身于科学事业 。

王广良本人并没有为此次的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而有太多遗憾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他觉得此次的诺贝尔奖是一个契机 , 会更有利于今后的研究 , 而且说不定以后再找投资也会比较有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