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履霜而知坚冰至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霜降 , 履霜而知坚冰至

《易经》中说 , “履霜 , 坚冰至” 。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 霜降之后 , 北方天寒地冻的冬季就快到了 。

霜降是季节的转折点 , 也是植物的转折点 。 山上的红叶层层叠叠 , 水边的芦苇浩浩荡荡 , 路旁的银杏纷纷扬扬 。 霜降是色彩的盛宴 , 红色、黄色、白色……每一种颜色 , 都是大片大片的 , 因此 , 这个季节 , 也被人们称为是北京最好的季节 。


霜降,履霜而知坚冰至

霜降 , 履霜而知坚冰至// //

霜降是季节的转折点 , 也是植物的转折点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巍 摄

自然:霜是天上的还是地上的

“霜降”这个词 , 很容易让人认为霜是天上降下来的 。 实际上 , “霜”是局部环境中冷热不均造成的水汽凝结现象 。 深秋季节 , 气温下降 , 尤其在夜间 , 地面辐射降温强烈 , 物体上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差较大 , 再加上水汽饱和 , 水分就会自然析出 , 凝结成霜 。 也就是说 , 霜的形成 , 有两个要素 , 第一 , 水气较大 , 第二 , 局部环境中温差较大 。 这意味着 , 霜只在地面或者物体表面出现 , 空旷的高空并不具备形成霜的条件 , 也就没有“霜降”的现象 。

秋天是万物肃杀的季节 , 民俗学者高巍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 , “古人把气肃而凝、叶黄而落的自然现象 , 和人类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 给秋天、霜降赋予了萧索与肃杀的意味 。 在古代诗词中有大量这样的句子 ,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晓来谁染霜林醉’等 。 古人把丧夫的女子称为‘遗孀’ , 也有萧瑟孤独的意思” 。

不仅在诗文中如此 , 词语中同样如此 , “霜林”“霜天”“霜华”“霜月”……这些词汇也大多和悲伤的情绪有关 。

不过 , 和大自然相争的历史中 , 古人也曾经设计了很多方法 , 扭转草木凋敝对情绪的影响 。 高巍说 , “比如 , 霜降在古代曾作为扫墓的日子 , 人们通过慎重追远、祭祀先人来提振季节变换中萎靡的精神 。 再如 , 人们会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 , 这也有振奋情绪的作用” 。

考据:枫树和“风”有关系吗

在和霜相关的诗词中 , 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无疑是传播最广的 。 据《新唐诗》记载 , 杜牧临终时 , “自写墓志 , 多焚所为文章” , 生平诗文 , 烧掉了十之七八 。 杜牧去世后 , 其外甥将他遗留的诗文编成《樊川文集》20卷 , 到了宋代 , 又有人搜集散落的诗篇 , 编成《樊川外集》1卷和《樊川别集》1卷 。 《山行》出自《樊川别集》 , 因此有人认为这首诗也在被烧之列 , 为后人增补 。

杜牧诗中的“霜叶”即枫叶 。 枫树的中文学名为“槭树” , 高大乔木 , 可高达29米以上 , 冠幅可达16米 。 枫树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都有分布 , 但中国是枫树种类最多的 , 目前已知的有157种 。

古人认识枫树的时间很早 , 成书于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 , “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 , 名曰枫木” 。

秋天变红的树叶是枫树最典型的特征 , 但为何不以“红”命名 , 却以“枫”命名?《说闻解字》中说 , “枫 , 厚叶弱枝 , 善摇” , 意思是枫树叶子厚重而枝干孱弱 , 遇微风即摇 。 宋代的字书《埤雅》则直接说 , 枫树“枝善摇 , 故字从风” , 同时又说它“霜后色丹 , 谓之丹枫” 。

民俗:买白薯 , 生炉子 , 糊窗户

霜降是冬天的前奏 , 在北方 , 这个时候必须做过冬的准备了 。 高巍说 , “过去老百姓在这个时候 , 要做许多准备工作 。 首先是取暖 , 比如糊窗户、生炉子 。 窗户纸破了 , 夏天没事儿 , 秋天问题也不大 , 但冬天不行 , 所以这时候要重新糊一遍窗户 。 同时 , 放了一年的炉子要拿出来 , 重新抹泥膛 , 炉子上的烟筒朽坏了 , 要换新的 。 穿过窗户的烟筒 , 还要装上风斗 。 小时候居委会的人会挨家挨户提醒 , 没有风斗的 , 还会免费提供 。 ”

储备食物也是重要的工作 , 高巍说 , “过去冬天菜少 , 晚秋的时候 , 家家户户都要腌咸菜 , 去市场上买刚收的萝卜、白菜、雪里蕻等 , 这些腌咸菜的原料 , 都要经霜后才更好吃 。 实际上 , 也有一种说法 , 霜冻之后 , 这些晚熟的蔬菜 , 水分少了 , 更方便储存和腌制 。 除了蔬菜 , 条件好的人家 , 还会买些鸡蛋、鸭蛋腌起来 , 这就比只有腌菜更好了” 。

霜降前后 , 柿子开始成熟 , 成为深秋备受欢迎的美食 。 高巍说 , “霜降后百果尽落 , 红彤彤的柿子却还挂在枝头 , 因此人们给它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含义 。 过去老百姓说霜降吃柿子 , 一冬天都不流鼻涕 。 虽然不一定有什么依据 , 但至少也是一个美好的期望” 。

历史:老北京过去很少去香山

满山红叶 , 是北京深秋最著名的美景之一 。 但实际上 , 在过去 , 赏红叶并不容易 。

高巍说 , “过去交通不发达 , 尤其是郊区的山上 , 根本没有公交 , 因此大部分人都没有条件去登山看红叶 。 后来有公交了 , 去一趟也不容易 。 我第一次去香山 , 是在高中毕业以后 , 还是父母单位组织秋游 , 我跟着一起去的 。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 去香山一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要提前准备 , 约车、准备食物等” , 高巍说 , “那时候很多知名的作家 , 比如朱光潜、冰心、叶圣陶等 , 都把去一次香山当成非常重要的事情 , 我们在他们的文章里还能看到他们写香山的故事” 。

随着交通的发达 , 登山赏红叶越来越方便 , “现在地铁、公交这么方便 , 抬脚就走 , 随时都能去 。 但也造成了人潮拥挤的现象 , 也让出游变得不便” , 高巍说 , “实际上 , 现在各个郊区的山上 , 绿化都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 很多地方都能赏红叶 , 不像以前 , 只有那么几个地方 。 所以可选择的路线其实也很多 , 不必非要去那几个最有名的 。 反而是不那么有名的地方 , 更方便观赏红叶 , 感受秋天的韵味”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