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而知之”的神医
扁鹊——“望而知之”被称为神医;每次经过神农草堂一期里扁鹊的雕塑时 , 都有一种膜拜的感觉 , 总想着有一天我要详细了解扁鹊 。
神医
“望而知之”的神医// //
扁鹊
扁鹊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 , 姓秦名越人 。 战国时医学家 , 位列十大名医之首 。 因为他的医术好 , 大家把他比作上古黄帝时代的名医“扁鹊” , 被大家称为“扁鹊先生” 。
传说他少时遇神医长桑君 , 授以秘方 , 饮以上池之水 , 遂能“洞垣一方” , 即好像能隔墙视物一样善于诊断 , 洞见脏腑病根 。 从此扁鹊的医术大为长进 , 他精通汤液、针灸、砭石、熨贴、按摩、手术等各种技术 。 中医沿溯千年的“望闻问切”之术即始自扁鹊 。
此外 , 他的食疗养生方法 , 健脾止泻的“扁鹊三豆饮”、四季养生的“扁鹊饼”…… , 至今仍为人们所用 。
神医故事三则
故事一
说起跟扁鹊相关的故事 , 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是语文课本里收录的扁鹊见齐桓公的“讳疾忌医”的故事吧 。
“望而知之”的神医// //
扁鹊来到齐国见到齐桓侯时 , 看出他内有病根 , 要及早医治 , 但齐桓侯自己未觉不适 , 不子理睬 。 扁鹊三番四次劝说 , 反被当成谋财的骗子 。 等到齐桓侯真的病发 , 这才急着去请扁鹊的时候 , 扁鹊却早就走了 , 因为他知道 , 治疗的时机已经错过 , 回天乏术了 。
故事二
而在神农草堂 , 小编常跟参观者讲的一个故事便是扁鹊见魏王 。 扁鹊与魏文王的对话成就了“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的千古美谈 。
扁鹊见魏王 , 魏王问道:“你们家三兄弟谁的医术最好” 。
扁鹊回答:“大哥最好 , 二哥次之 , 我最差 。 ”
魏王说道:“你没有骗我吧 , 三兄弟中我只听过你扁鹊被称为神医 , 为什么你却说你医术最差”
“望而知之”的神医// //
扁鹊解释说:“大哥擅长治未病 , 是在病情发作之前 , 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 , 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 , 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 , 所以没有名气 , 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 我的二哥治病 , 是在病初起之时 , 症状尚不十分明显 , 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 , 二哥就能药到病除 , 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 我治病 , 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 , 病人痛苦万分 , 病人家属心急如焚 。 此时 , 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 , 用针放血 , 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 , 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 , 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 , 所以我名闻天下 。 ”魏王大悟 。
“望而知之”的神医// //
其实这也是我们常说的 ,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 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基本的境界 。 这也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重在预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不治已乱治未乱 , 此之谓也 。 ”
故事三
关于起死回生的另一则小故事:一次扁鹊到了虢国 , 正赶上太子出殡 , 然而扁鹊一眼看出太子仅是 “尸顺”(体克) , 于是与弟子一起给他针刺、热敷和灌药 , 太子很快就苏醒了 。 人们惊叹说扁鹊连出殡的人都能救活 , 真是起死回生啊!但扁鹊只是实事求是地说 , 那是因为太子本来就没有死 。
“望而知之”的神医// //
病有六不治
扁鹊神医这么厉害 , 应该没有他不能救治的病吧 。 事实并非如此 , 古有扁鹊言 “病有六不治” , 也就是六种病人他不治 。
分别是:骄恣不论于理 , 一不治也;轻身重财 , 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 , 三不治也;阴阳并 , 藏气不定 , 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 , 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 , 六不治也 。 这六种病人让神医也束手无策 。
“望而知之”的神医// //
大概意思:
一是为人傲慢放纵 , 狂妄、骄横、不讲道理的人;二是只重视钱财而不重视身体的人;三是对服饰、饮食、等过于挑剔、不能适应的人;四是体内气血错乱、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五是身体极度赢弱、不能服药或不能承受药力的人;六是只相信鬼神、不信任医学的人 。 有这些情形的人 , 就算是神医也很难医治了 。
备受推崇的医术和诊法
扁鹊以砭石救虢国太子《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述,砭石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 。
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 , 在其著作《伤寒论》的序言中 , 一开头就赞叹说:“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 , 望齐侯之色 , 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 ”
反映出医学界以及张仲景对扁鹊高超医术和高明诊法的推崇 。
“望而知之”的神医// //
汉代璧画中扁鹊的形象
在山东武氏祠山尖墙的汉代石刻中 , 就画有人首鸟身的扁鹊 , 或为人切脉 , 或为人针灸 。 之所以人鸟身 , 是由于鸟是远古先民(东夷族团 , 即今山东带)崇拜的图腾 , 与扁鹊之“鹊” 也对应 , 这是人们崇奉、神化扁鹊的历史见证 。
“望而知之”的神医// //
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首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体的半敞开式中医药博物馆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