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丁浩被KO,传统武术为何给人无力感?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咏春丁浩被KO , 传统武术为何给人无力感?

近日 , 一段咏春拳高手74秒被KO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 据悉 , 在江门结束的一场崇武英雄世界自由搏击的比赛中 , 咏春拳选手丁浩主动报名挑战搏击职业选手阿虎 , 但在擂台上上场74秒后 , 被对方一记高扫腿击中头部 , 当场倒地昏迷 。

仅从比赛结果来看 , 这次咏春拳在现代格斗技术前表现出了“脆弱性” 。 作为传统武术的一种 , 从某种意义而言 , 咏春的失败也让观众看到了传统武术的“无力” 。

然而 , 在唱衰传统武术之前 , 首先应明确:这些自称武术大师、高手的人物 , 是否能真正代表我们的传统武术?从去年太极“宗师”魏雷在擂台被10秒KO事件开始 , 网络上陆续有代表传统武术的人士来挑战职业选手 , 希望证明武术的实战性 。 但是 , 在这其中也包含了那些滑稽荒诞的“假把式” , 比如网络上流传的大师闫芳 , “隔空打人” , 太极雷雷“内力拍西瓜”“雀不飞”等 , 这些打着大师的旗帜 , 本质上不过是“哗众取宠”的表演 , 是对传统武术的抹黑 。

其次 , 也应正视业余武术爱好者与职业搏击选手的差距 。 现代格斗技术是建立在一套科学训练、综合素质的培养体制之上 , 他们以打比赛谋生 , 熟悉比赛规则 , 经验丰富 。 而号称是咏春高手的“丁浩” , 不知他在武馆中的训练 , 是否能够达到职业的强度?他的身体素质 , 是否能够抗住擂台比赛的强度?他是否称得上是职业武术家?这需要打一个问号 。 习武者如果只有技巧而缺少必要的综合身体素质 , 那就不适合放在职业擂台上比较 。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 , 咱得拉出来遛遛 。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 , 但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 , 传统武术缺少代表性的人物来站在现代擂台上证明自己的实战性 。

传统武术进入现代化的过程中 ,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传武挑战者站出来 。 回看本次事件 , 虽然丁浩可能称不上是高手 , 也不一定能代表咏春 , 但至少他敢于站出来 , 用自己的行为向外界证明咏春是可以打的 , 但与职业选手存在差距 。 与其去一味批判他的自不量力 , 不如鼓励更多的传武者进入实战平台去接受检验和洗礼 , 向大家证明其究竟有没有“实战性” 。 在失败中认识差距 , 也好过闭门造车 , 做精神上的阿Q 。

而从历史发展观之 , 实际上 , 传统武术也的确存在淡化“实战性”的趋势 。 在古代 , 传统武术的源自古代军事战争、劳动等需求 , 是一种“肉体搏杀技” 。 但是在朝代演变中 , 先后出现了多次的“禁武令” , 比如早在秦朝 , 贾谊《过秦论》中记载“收全国之兵 , 聚之咸阳” 。 再如 , 宋朝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开始轻武重文 , 进行杯酒释兵权等 , 这些政策削弱了武术的实战性发展 。 加之 , 在技术更新中 , 战争从冷兵器转向热兵器 , 而且各武术门派还存在“秘不外传”的断代问题 , 传统武术的肉体搏击应用价值也逐渐被淡化 。 而在如今的和平年代 , 武术则更多地以体操或者套路的形式满足人们养生、保健的生活需求 。 因此 , 可以看到 , 传武如今已更多侧重于对文化传播和体育软竞技的表演性发展 。

同时 , 现代文学创作的流行和影视文化的传播 , 更扩大了传统武术表演性功能 。 如今说起咏春 , 我们就会联想到电影《叶问》中甄子丹以一打十的震撼场面;说起太极 , 我们会联想到金庸笔下 , 张三丰那令坏人胆寒的至高内功心法 。 加之 , 像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电影明星将武术影视文化传播到了世界 , 成为中国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 在这样的过程中 , 武术也容易被“神化” , 让虚构的武术深入人心 。 所以 , 当人们看到脱离渲染的实战比赛 , 会产生被现实击破的无力感 , 令人感到失望 。

鲁迅曾说过:“未有天才之前 , 须有培养天才的土壤 。 ”对于传统武术亦是如此 , 在继续发扬在文化、体育方面的功能的同时 , 传统武术也应兼顾实战性上的与时俱进 。 否则 , 面对日益发展的现代格斗术 , 我们或许只能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 , 活于传统武术的精神胜利法之上 。

文/顾觐皓(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