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军礼依旧挺拔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 , 军礼依旧挺拔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军礼依旧挺拔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 , 军礼依旧挺拔// //

“群众是水 , 军队是鱼 。 没有群众 , 我们一天都活不了 。 如今的幸福生活 , 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 所以无论身在何处、身居何位 , 都应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 。 ”——王承登·104岁

【人物简介】王承登 , 1915年7月生 , 江西兴国县人 。 1930年8月参加革命 。 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 , 长征途中亲历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等战役 , 后又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亲历平型关等战役 。 自1972年从贵州省商业厅离休回到江西赣州居住后 , 他跑遍了赣南老区的18个县(市、区) , 经常到部队、企业、院校作报告 。 他把这个比作自己人生路上的“新长征” , 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更多的人 。 现居江西赣州 。

撰文/中国军网采访人员 孙伟帅

摄影/特约采访人员 夏一军

出品/中国军网 腾讯新闻 中国人的一天

护工从病床旁的小柜子里取出一顶绿色的老式军帽 , 想要帮王承登戴上 。 可帽檐还没压下去 , 王承登便抬起胳膊 , 推开了护工的手 , 自己有力地将帽子戴好 , 并仔细地摸索着帽边 , 一点点整理 。 这动作熟练得像是他的本能 。

此刻 , 坐在我们面前的王承登 , 俨然是一位精神焕发的军人 , 戴上军帽的那一刻 , 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的戎马岁月 , 忘记了自己已是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 。 面对镜头 , 他“蹭”地抬起了右手 , 有力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

病房外大雨滂沱 。 望着眼前这位104岁的老人 , 我在想他的一生中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 , 才走到了今天?那些经历的风吹雨打 , 在他的脸上和身体上留下了痕迹 , 也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没等我们提问 , 王承登便指着自己的左眼说:“这里 , 差点要了命哦!”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军礼依旧挺拔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 , 军礼依旧挺拔// //

王承登说 , 群众是水 , 军队是鱼 。 没有群众 , 我们一天都活不了 。 夏一军 摄

那是一处陈旧得几乎与他的皱纹、老年斑融为一体的枪伤 。 1936年5月 , 敌人向瓦窑堡大举进攻 。 正在红军学校学习的王承登奉命带领小分队前去阻击敌人 。

“我带着十多个战士爬在地上 。 谁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 谁也不敢站起来 。 我是班长 , 我不能让战士去看情况 , 我就站起来侦察……”王承登断断续续地讲着 。

敌人发现了王承登的小分队 , 不停向他们射击 , 子弹将他们身边的泥土“打得飞了起来” 。 王承登知道 ,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 就在他猫着腰在高坎上观察敌情时 , 一颗子弹冲着他飞旋而来 。

“砰——”还没来得及反应 , 子弹就直直打入他的左眼下方 。 鲜血还未染红脸颊 , 子弹便从他的右耳穿出 。

这颗子弹 , 贯穿了王承登的头部 。

王承登的呼吸变得急促:“战友们都以为我牺牲了……”他抬起头 , 又一次向我们指了指左眼下那一块凹陷 。

血泊之中 , 王承登一次次昏过去又醒过来 , 直到第二天下午 , 战友又一次侦察敌情时 , 才发现奄奄一息的王承登 。 “4名‘红小鬼’用一块门板”把王承登抬到了医院 。 经过全力救治 , 王承登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 只是右耳再也听不到声音……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军礼依旧挺拔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 , 军礼依旧挺拔// //

王承登手捧画册《回声》留影 。 夏一军 摄

屋外的雨越小越大 。 讲完这段历史 , 王承登停顿了下来 。 在他的脸上 , 我看不出过多的表情 , 可从他急促的呼吸中 , 我大概能想象到 , 此刻在他的脑海里也许正一遍遍回放着多年前的这段生死经历 , 那刻骨铭心的感觉来自身上的伤痛 , 更来自心底的信念 。

从小便失去双亲的王承登 , 似乎总是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 。 那时年纪尚轻的他 , 还不完全理解信念究竟为何物 。 可自打跟着红军过了于都河 , 自打看见因为自己的存在 , 百姓脸上有了笑容 , 王承登便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仗 , 为了谁而打仗 。 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走过一天又一天 , 闯过一关又一关 , 即便在最难最险的时候 , 也不曾想过放弃 。

在王承登的记忆里 , 留着自己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 还留着许许多多牺牲战友的面孔 。

“他们都被冻成了‘石头’……”王承登在一次采访中 , 这样形容翻越夹金山时的情形 。 那时 , 很多战友穿着单衣和草鞋 。 “有时一阵大风刮来 , 前面的人就被吹下了山崖 , 没了踪影 , 后面的人连拉一把的机会都没有 。 ”

雪山上的夜晚 , 气温极低 。 宿营时 , 大家就靠着唱歌、讲故事支撑精神 。 有些战士实在支撑不住睡着了 , 这一睡 , 便再也没有醒过来……

行走在茫茫雪山 , 迎面是裹着雪粒子的寒风 , 脚下是一踩就把脚硌得生疼的冰渣子 。 很多战士脚板开裂 , 全是一道道的血口子 。 王承登干脆把草鞋一脱 , 赤着脚走在雪地上 。

双脚被冻得通红 , 麻木地向前移动 。 而在那皑皑白雪上 , 也留下了一个个鲜红的脚印……

正是带着这一串串血迹斑斑的脚印 , 王承登和战友们趟出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 走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有人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比作一条红色的飘带 , 需知这鲜红的颜色尽是万千英雄的鲜血汇成 。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军礼依旧挺拔

百岁红军的嘱托|王承登:子弹穿过头部 , 军礼依旧挺拔// //

王承登抬起右手 , 有力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 夏一军 摄

拍摄结束 , 我们与王承登挥手告别 。 摄影师拿起相机再次拍摄 。 看见相机 , 王承登赶紧用手指着挂在脸上的呼吸面罩 , 示意护工把它拿走 。

我想 , 这大概就是一名军人的尊严 , 这大概就是一个老兵在垂暮之年能做的全部 。 在戴帽子的动作里 , 在标准的军礼里 , 在要求摘掉呼吸器的眼神里 , 藏着“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的情愫 。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