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的“联排别墅”揭开面纱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中国古代最早的“联排别墅”揭开面纱
湖南资兴发现一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最早的“联排别墅”揭开面纱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龙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灿
今年10月 ,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考察组在湖南资兴清江镇调研时 , 发现了一处我国目前所知村落建筑类型中 , 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年代序列最清楚的且仍活态传承的 , 因“庐”成“聚”成“衢”的村落建筑遗存——带(原字为“石”字偏旁加一“带”字 , 《辞海》中注音为di , 四声)头村 。
中国古代最早的“联排别墅”揭开面纱// //
考察组认为 , 带头村这种型制与形式的村落建筑 , 明显不同于一栋一院、一户一式的民居 , 可戏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联排别墅” 。
资料图片
“庐”的概念在先秦就已出现 , 原义是指农民为了便于农事而在田野之中临时建造的居所 。 《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所说的“中田有庐 , 疆埸有瓜”的“庐” , 指的就是这类居所 。 后来随着农事需要的增加 , “庐”又生“庐” , 久而久之 , 干脆移居“庐”中 , 便形成为“聚” 。 “聚”就是聚落 , 即传统意义上的村落 。 《史记》载:“一年而所居成聚” 。 “衢”是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 “街衢相经”是历史上中国村落的一类型制 。 这些有关中国村落起源与发展演变中的生长现象和形成特征 , 可以说 , 在带头村 , 得到了最为显而易见的体现 。
带头村坐落在丛林青翠的长谷岭后垅山下 , 居于山麓盆地中央 , 左有黄家山 , 右有凉亭山 , 犹如青龙白虎盘守两边 , 北面不远的周边有东江湖环绕 。 三面环山 , 一面环湖 , 山、水、田、居和谐共生 , 田园、巷道、山林、院落 , 构成了村落丰富的结构肌理 。 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 , 占地56亩 。
带头村作为一座因聚族而居形成的黄姓村落 , 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 。 村落现有常住人口256人 , 遗存完好的历史建筑有60余栋 , 它们分别建于清代、民国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和20世纪80年代三个时期 。 分两个建筑组团 , 相隔很近 , 分别为上带头村和下带头村 , 其中上带头村坐西朝东 , 面向下带头村;下带头村坐南朝北 , 四周为平整良田 , 视野开阔 。 建筑组团皆以祠堂为中心 , 以“丁”字形对称连片建造 , 村落内部街巷纵横交错 , 整体布局呈网络迷宫格局 , 作“井”字形街衢式排列 。 村庄中央有流溢古井 , 两边各有一条水沟 , 与村内民居滴水相通 , 并有大脚岭河从东往北绕村而过 , 活水长流 , 形成了极为经典的“山环水抱”的风水格局 。
村内民居清一色以杉木为梁 , 以黄土砖为墙(当地人称“水砖房” , 又称“抖墙房”) , 以小青瓦覆盖为顶 , 配以木质菱格窗 , 冬暖夏凉 , 是湘南民居的典型代表 。 现存民居建筑多为两层 , 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体式;一种是连体式 。 单体式建筑即仅单独一栋楼体 , 属典型的“明三暗五式”布局 , 中间是堂屋 , 卧室分别位于两旁 。 层高一般为2.4~2.8米 , 楼上一般用于堆放杂物 。 连体式民居一般由2~3栋单体式建筑组合而成 。 栋与栋之间 , 间隔20米左右 , 左右连栋 , 前后连衢(道) , 排列整齐有序 , 秩序井然:东西向宽 , 可供车行;南北向窄 , 可供人行;中间或两侧设排水沟 。 居住区外围两侧靠近良田处 , 建有专门的动禽猪牛马用厩舍 , 功能齐全 , 既可保持居住区的卫生整洁 , 又可便于耕种 。
考察组认为 , 村落由古而今的、清晰的营建年代序列 , 表明该村所见“连体式”民居建筑 , 在这一地区从未中断 , 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 这正好说明村落建筑的“型”与“形”异变不大 , 原有历史文化的信号没有衰减 。 一方面 , 居于盆地中央的居所和位于村落外围两侧、靠近田土一方的牲畜马厩 , 说明这是为便于农事而建 , 恰好可以见证历史上因“庐”成聚的村落生长现象 。 另一方面 , 连体式建筑和“明三暗五式”的居住空间形式 , 可用于补充解释汉、魏时期因豪族土地兼并 , 弱小族群的耕地与土地严重不足而压缩聚落空间的现象 。
考察组认为 , 作为一处农业文化遗产 , 带头村这种型制与形式的村落建筑 , 明显不同于一栋一院、一户一式的民居 , 可戏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联排别墅” , 尚不见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 , 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类型中首次发现 , 为研究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农耕文明和传统村落建筑的形成与型制 , 提供了极为可靠的范样物证 , 具有补充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空白的重大价值 , 所以是我国极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遗产 。
考察组发现 , 与该村相邻的地带 , 如位于北靠带顶山脉、南朝东江湖(直线距离约3一5公里不等)的多个村落 , 尚遗存有型制相同、形式近似的村落建筑 。 尽管这些周边遗存在保存的完好度和规模面积上 , 远不如带头村 , 但是却说明这类传统民居建筑在该区域是集中连片的 , 而并非历史学、文物学上所说的“孤证”“孤例” , 因而可以用于说明普遍问题 。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教授胡彬彬说 , 作为一处农业文化遗产 , 带头村这种型制与形式的村落建筑的价值 , 要远远大于或高于一般的“中国传统村落” 。 因为其历史的延续性、族群的稳定性和建筑的独特性 , 不仅具有补充历史空白的重大的学术意义 , 而且具有“活态”传承式保护传统村落的典范效应 。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5日 15版)
[ 责编:李丹凝]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评职称课题最后一名有用吗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柴进复辟梦想的破灭:梁山好汉中人品的佼佼者,也是下场最好的
- 致敬民族英雄,致敬中国脊梁——王春晖激情创作钟南山院士肖像
- 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要求瓜分中国, 只有一个国家反对, 原因不简单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盘点古代十大剧毒,看看你身边有吗?
- 日本1年侵略大半个中国,为何攻打重庆6年都没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