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君子曾经是中国古人津津乐道的形象 , 表现为由内而外表里如一的某种精神气度 , 现在虽然不大提这个概念 , 但是其实每个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 , 大多都对自己提出过高度的道德要求和理想抱负 , 但是许多人却随着年龄的增长 , 越发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模样 。

细究起来 , 一方面是社会正在悄悄奖励那些不择手段活得精彩的人 , 另一方面则是向内的自省和向外的搏斗始终难以平衡 , 而在“通权达变”的古训的影响下 , 不免最终成为毫无原则的乡愿 , 而君子一词也失去了其本义 , 成为某种名存实亡的被玷污的存在 。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君子的内与外:如何逐渐失落?

01

“君子”一词 , 含义因历代而不同 。 字是死的 , 而含义现装 。 讲书人有自己主观 , 未必为作者文心 。

一切皆须借文为志达 , 好固然好 , 而也可怕——写出来的是死的 。 生人、杀人皆此一药 , 药是死的 , 用是活的 。 用得不当 , 人参、肉桂也杀人;用得当 , 大黄、芒硝也救人命——而二者药性尚不变 。 而文字则有时用得连本性都变了 。

“君子”向内方面多而向外的少 , 在《论语》上如此 。 向内是个人品格修养 , 向外是事业之成功 。 此是人之长处 , 亦即其短处 。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佛教“度人” , 即儒家所谓“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 而佛教传至中国成为禅宗 , 只求自己“明心见性” 。

再看道教 , 老子原来是很积极的 , 老子“无为”是无不为 。 《道德经》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 , 损之又损 , 以至于无为 , 无为而无不为矣 。 ”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八章) , 但什么都受它支配;“天下莫柔弱于水 , 而攻坚强者莫能之先”(《道德经》七十八章) 。 可是现在所说黄老、老庄 , 只是清静无为 , 大失老子本意 。

(现在下单 , 折上满100-50)

君子不仅是向内的 , 同时要有向外的事业之发展 。 向内太多是病 , 但尚不失为束身自好之君子 , 可结果自好变成“自了” , 这已经不成 , 虽尚有其好处而没有向外的了——二减一 , 等于一 。 宋元明清诸儒学案便只有向内 , 没有向外 。 宋理学家愈多 , 对辽、金愈没办法 , 明亦然 。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君子”一词 , 含义因历代而不同 。 讲书人有自己主观 , 未必为作者文心 。 “君子”向内的方面多而向外的少 , 在《论语》中就是这样 。 向内是个人的品格修养 , 向外则是事业的成功 。 这既是人的长处 , 亦即其短处 。 君子不仅是向内的 , 同时要有向外的事业发展 。

只有向内、没有向外 , 是可怕的 。 而现在 , 连向内的也没有了——一减一等于零了 。 《官场现形记》写官场黑暗 , 而尚有一二人想做清官 。 《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记一清官死后对阎王说 , 我一文钱不要 , “所至但饮一杯水” 。 阎王哂曰:植木偶于堂 , 并水不饮 , 不更胜公乎?(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官场现行记》连环画

刻一木人 , 一口水不喝 , 比你还清 。 而那究竟还清 。 其实只要给老百姓办点事 , 贪点儿赃也不要紧;现在是只会贪赃 , 而不会办事——向内、向外都没有 。 这是造成亡国的原因 。 老子“无为”是无不为 。

曾子的榜样:士不可以不弘毅

02

曾子在孔门年最幼 , 而天资又不甚高 , “参也鲁”(《论语·先进》) 。 孔子评众弟子有言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 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曾子虽“鲁”而非常专 。 “鲁” , 故专攻 , 故固守不失 。 然此尚为纸上之学、口耳之学 , 怎么进来 , 怎么出去 , 禅家所谓稗贩、趸卖 , 学人最忌 。 曾子不然 , 不是口耳之学 , 固守不失;而是身体力行 , 别人当作一句话说 , 而他当作一件事情干 。 他是不但记住这句话 , 而且非要做出行为来 。 他的行为便是老师的话的表现 , 把语言翻成动作 。 所以颜渊死后只曾子得到孔子学问 。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何以看出曾子固守不失、身体力行?有言可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仁以为己任 ,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此曾子自讲其对“士”的认识 。 “士”乃君子的同义异字 。 我们平常用字、说话、行事 , 没有清楚的认识 , 在文字上、名词上、事情上 , 都要加以重新认识 。 曾子对“士”有一个切实的认识 , 不游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 不模糊;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 不浮浅;而且还不只是认识 , 是修、行 。

一认识 , 二修 , 三行 。

“修” , 如耕耘、浇灌、下种 , 是向内的 。 若想要做好人 , 必须心里先做成一好人心 。 如人上台演戏 , 旦角 , 男人装的 , 而有时真好 。 如程砚秋一上台 , 真有点大家闺秀之风 , 心里先觉得是闺秀 。 狐狸成人 , 先须修成人的心 , 然后才能成为人的形 。 人若是兽心 , 他面一定兽相 。 至于“行” , 不但有此心 , 还要表现出来 。

(现在下单 , 折上满100-50)

读经必须一个字一个字读 , 固然读书皆当如此 , 尤其经 。 先不用说不懂、不认识 , 用心稍微不到 , 小有轻重 , 便不是了 。 余讲其他文章如《文赋》还能扯一气 , 但讲《论语》言语道尽 。

《史记·孔子世家》引《论语》往往改字 , 而以司马迁天才 , 一改就糟 , 就不是了 。 《论语·述而》曰: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

《史记》改为:

三人行 , 必得我师 。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是还是 , 而没味了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若改为:士必弘毅 , 任重道远 。

是还是 , 而没味了 。

曾子所谓“弘毅” , “弘” , 大;“毅” , 有毅力 , 不懈怠 。 “任重而道远” , 不弘毅行么?此章中曾子语气颇有点儿孔夫子味: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

讲牺牲 , 第一须破自私 。 人是要牺牲到破自私 , 而人最自私 。 想 , 容易;做 , 难 。 坐在菩提树下去想高深道理 , 易;在冬天将自己衣服脱给人 , 难 。 而这是仁 , 故曰:“仁以为己任 , 不亦重乎?”而若只此一回 , 还可偶尔办到 , 如“慷慨捐生易”;而“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 , 至死方休 , 故须“弘毅” 。 曾子对士之认识、修、行算到家了 , 身体力行 。

任重——弘

道远——毅

合此二者为仁 , 道远亦以行仁 。

仁(道) , 君子(人) , 以道论为仁 , 以人论为君子 。

朱注:“仁者 , 人心之全德 。 ”这太玄妙 , 无从下手 , 从何了解?从何实行?朱子之“心之全德”恰如《楞严》之“圆妙明心” 。 ——弄文字学者结果弄到文字障里去了 , 弄哲学者结果弄到理障里去了也 。 本求明解 , 结果不解 。 故禅宗大师说“知解边事”不成 。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知解乃对参悟而言 。 如云桧树为何门类 , 枝叶如何 , 此是知解;要看到桧之心性、灵魂 , 此是参悟 , 虽不见其枝叶无妨 。 禅之喝骂知解 , 正是找知求解 , 参悟正是真知真解 。 禅欲脱开理障 , 其实正落入理障里了;不赞成知解 , 正是求知解 。

儒家此点与宗教精神同 , 知是第二步 , 行第一 。 《论语·雍也》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即此意也 。 因好之、乐之 , 故肯去办、肯去行 。 人总不肯行远道、背重任 , 不肯去背木梢、抬十字架 。 “好”“乐”是真干 , 只“知”不行 。 人不冤不乐 , 绝顶聪明人才肯办傻事 , 因为他看出其中乐来了 。

先生讲尽心尽力 , 学生听聚精会神 , 这是知解 , 连参悟都不到 , 何况“行”?人若说 , 我不“好”、不“乐” , 怎能“行”?其实行了就好、就乐 , 互为因果 。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为什么许多自诩君子的人最终都活成了“小人”?// //

《传学》

作 者:顾随 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