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 , 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早朝 , 是很多电视观众非常熟悉的一幕 。 在电视剧里面 , 人们常常看到每天一大早上 , 大臣们都要与皇帝早朝 , 太监们那一声“有事早奏 , 无事退朝” , 早已为妇孺皆知 。 这既是一种仪式 , 也是一种朝会 , 属于例会 。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 , 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

但是 , 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其实 , 历史上这种早朝 , 并不是电视剧里面所描写的那样 。 很多人好奇 , 明朝嘉靖20年不早朝、万历皇帝30年不早朝 , 为何国家不乱呢?

有人将其归究于权臣或宦官把持朝政 , 有人认为这是皇帝与朝臣消极对抗的方式 。 这些观点都只是看到了历史的表面 。

早朝 , 又称朝会 , 最早源于诸侯朝天子 。 《孟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 一不朝则贬其爵 , 二不朝则削其地 , 三不朝六师移之 。 ”可见“朝会”是一项礼制 , 是最具仪式感的会议——“礼莫重于视朝” 。

汉代自汉宣帝始实行五日一朝的常朝制度 , 三国时沿袭之 。 此后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朝会制度 , 但都有区别 。

“春宵苦短日高起 , 从此君王不早朝 。 ”这是唐人白居易的一句名诗 。 其实 , 唐代的早朝分三种 。

一种是常参 , 《唐六典》记载 , 唐前期“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 , 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 , 每日朝参” 。 也就是说 , 真正每日早朝的只有少数级别高的官员 。 时间也不是很早 , 通常为早上七点到八点左右 , 这个时间是唐代规定官员上班办公的时间 , 《新唐书》云:“学士入署 , 常视日影为候 。 ”

一种是朔望朝参 。 即每月的初一、十五 。 只到了每月这两个日子 , 殿上才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 , 依时刻陈列仪仗 , “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 , 从官朱衣传呼 , 促百官就班” 。 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 , 群官按品级于殿庭就位 , 皇帝始出就御座 , 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 。 最具仪式感的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 , 最隆重 , “大陈设” , 展宫悬鼓吹 , 陈车辂舆辇 , 到时间皇帝“服衮冕 , 御舆以出 , 曲直华盖 , 警跸侍卫如常仪” , 殿上皆呼万岁 。 王维诗“骑省直明光 , 鸡鸣谒建章 。 ”说的是天亮前一小时开始进宫 。 宋代承袭唐代此制 。 清宫戏中所看到的每日朝会都呼万岁的场面是与历史不符的 。

真正的百官每日早朝是明代朱元璋的创制 。 据《大明会典》记载:明朝时期的早朝 , “昧爽而朝” , 大臣必须午夜起床 , 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 。 凌晨3点 , 大臣要准时到达午门外等候 。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 , 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 , 宫门开启 。 百官依次鱼贯而入 , 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 这个过程当中 , 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 , 听候处理 。 电视剧里 , 经常看到 , 文武朝臣在等待过程中揉着眼、打着呵欠 , 在黑暗与晨曦交纳的阴暗里 , 跺着脚 , 驱赶着寒冷 , 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 通常 , 皇帝驾临太和门或太和殿 , 此时百官行一跪三叩首礼 。 四品以上的官员有机会与皇上对话 , 向皇帝报告政务 , 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 , 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

朱元璋时期 , 早朝有着十分严格的礼节 。

午门上“鼓三严” , 即第三通鼓响 , 先开二门 , 放官军旗校先入摆列 , 百官赴掖门前排队 , 候钟鸣开门入内 , 文武分两班入朝 , 文由左掖门 , 武由右掖门 。 入内后 , 先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 , 等候鸣放鞭炮 , 大家各依次过桥 , 诣奉天门丹墀 , 文为左班(东班) , 武为右班(西班) , 在御道两侧相向立候 , 称为“起居” 。

奉天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 , 谓之“金台” 。 丹陛左右钟鼓司设乐 , 殿陛门楯间列“大汉将军” , 皆着明铁甲胄;御道左右及文武官班后各有校尉相向握刀布列 , 煞是威严 。

当音乐奏起 , 皇帝御门 , 锦衣卫力士张五伞盖、四团扇 , 联翩自东西升立座后左右;内使二人 , 一执盖立座上 , 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 。 天顺后 , 执伞、扇力士移到金水桥南夹立 , 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 , 遇风劲时也撤去 。

皇帝安座后 , 再鸣鞭 , 鸿胪寺“唱入班” , 左右两班齐进御道 , 再排班 。 此时文官北向西上 , 武官北向东上 , 行一拜三叩头礼 , 是为“大班” 。

行礼毕 , 鸿胪寺官对御座宣念谢恩、见辞员数 , 这些人已于前日在寺具本报名 , 此时在庭下或午门外遥行五拜三叩头礼 。 若边方奏有捷音 , 大者宣露布 , 小者具奏本 , 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 , 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 。

然后 , 进入早朝最重要的环节 , 即“奏事” 。

各大官员奏事之先 , 皆预先咳一声 , 文武两班之中 , 不约而同 , 声震如雷 , 俗私谓之“打扫” 。 然后从班列末尾行至御前跪奏 , 完毕即复位 。 奏事不用口语 , 而是大声朗读本章 。

奏对之际 , 班列中有礼节失当者 , 御史、序班即予举劾 。 若无失仪 , 御史、序班一躬而退 , 鸿胪寺官唱奏事毕 , 鸣鞭驾兴 , 待圣驾退后 , 百官亦退 , 各回衙门莅事 。

这种早朝 , 即便遇到恶劣天气也不停止 , 如果遇雨雪 , 皇帝特许可以穿雨衣 。

史载朱元璋“每日视朝 , 奏事毕 , 赐百官食” 。 赐食在奉天门 , 或在华盖殿、武英殿 , “公侯一品官待坐于门内 , 二品至四品及翰林院等官坐于门外 , 其余五品以下于丹墀内 。 文东武西 , 重行列位 , 赞礼赞拜叩头 , 然后就座 。 光禄寺进膳案后 , 以次设馔 。 食罢 , 百官仍拜 。 叩头而退” 。 因朝廷财力不支 , 不得不废止了百官廊餐制度 。

由于早朝所行皆循成规 , 空文太多 , 人数又多 , 礼体又极严 , “大庭之上 , 体貌森严 , 势分悬隔 , 上有怀而不得下问 , 下有见而不敢上陈” , 君臣双方都受制约 , 到最后 , 奉天门奏事 , 徒为观听之具 。 明朝多数皇帝不乐早朝 , 大臣也想方设法逃避早朝 。

明初 , 朝鲜使臣即私下议论:“臣观上国之事 , 不可则效者多矣 。 六部官吏罗立庭中 , 皇帝高拱如天 。 至于刑决 , 绝无拟议 , 一言决了 , 不知几人无辜受戮 。 是不可取法也 。 ”对这种早朝议事的制度表达不可效法的意见 。

明朝的早朝到英宗后发生大变 , 英宗年幼 , 只逢三、六、九早朝;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以后 , 皇帝凡三十余年不视常朝 , 早朝完全废止 。 自宣宗起 , 开始命大臣“条旨” , 形成一个新的制度——票拟制度 。

所谓票拟制度 , 即大臣的章疏由司礼监收进 , 经御览后发内阁拟票(拟出处理意见) , 再经御笔或司礼太监按阁票朱笔批红(批答)后发出施行 。 这种制度大大简化了政事处理的工作量 , 使皇帝也从繁琐的礼仪中解放出来 , 自由度大大增加 , 而且处理政务也比在早朝时当即做出处理决定要审慎许多 , 因此 , 入清以后 , 票拟制度得以继续实行 。

很多人奇怪 , 明朝嘉靖万历二朝数十年不早朝 , 为何朝政不受影响?其原因在此 。 即便不早朝 , 皇帝并没有失去对朝政的控制 , 只不过由明改暗 。 正因为内有司礼监、外有内阁的辅政体制形成 , 故“有臣无君 , 朝廷得以不乱 , 朝参照常进行” 。 以明代万历年间为例 , 万历十五年以后与以前的朝政并没有什么区别 。 赈济荒灾、整顿吏治、平定叛乱、治理河道、发展经济、对外交往等工作 , 一个也没有少 , 丝毫也看不出皇帝怠政的样子 。

因此 , 从此君王不早朝 , 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 本身就是形式重于内容 , 礼仪贵于虚文而已 。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 , 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

清朝承明制 , 但并没有早朝站班议事的制度 , 而且每个皇帝的办公地点都不尽相同 , 清朝中后期往往是军机大臣才需要早朝 。 遇到难于决策的重大事件 , 皇帝可以随时召见内阁成员 , 地点往往以就近为原则 , 清朝皇帝召集大臣会议并不在民间口里所谓的“金銮殿”(清朝称太和殿) , 这只是举行重大典礼而不是开会议事的地方 。

-end-

《历史只露半边脸》

作者:刘绪义

出版:九州出版社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历史只露半边脸》:明朝君王不早朝 , 朝政会否受到影响?//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轻松解读历史的作品 , 所选文章均来自《南方都市报》历史评论专版 。 本书主要围绕着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文化史上一些熟悉的学术问题进行了重新考察与分析 , 提出了新的观点 , 纠正了历史的误读 , 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