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洪山村:古银杏上染秋色 老台门里藏历史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紫洪山村:古银杏上染秋色 老台门里藏历史
紫洪山村:古银杏上染秋色 老台门里藏历史// //
近日 , 西安古观音禅寺的千年银杏古树在海内外社交平台上走红 , 片片金叶翩翩纷飞 , 满枝头的金色染满了秋天的天空 。 网友纷纷对着它许起了心愿 , 据传有1400多年历史了 。 不过 , 咱们柯桥人不需要羡慕 , 在兰亭街道紫洪山村有一棵1600年银杏树 , 树龄还长上200多岁哩 。
紫洪山村位于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 , 离兰亭风景区约10里路 , 是一个华侨、港胞较多的侨村 。 2002年由原紫洪、高湾、里郑、安山、下家坞五个自然村合并成现在的紫洪山村 。 村口那棵挺拔的古银杏树直插云霄 , 金灿灿的银杏叶挂满了枝头 , 伴着祠堂里不时传来的阵阵诵经声 , 平和悠长 , 香烛的烟火氤氲在空气里 , 环绕着这棵大树 , 颇有几分仙气 。
相传这棵银杏树的来头不小 , 早在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就从紫洪岭顶移栽下来了 , 而移栽它的是书圣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之妻、东晋首辅大臣谢安的侄女谢道韫 。 那年 , 谢道韫落难带着家眷逃出城门 , 来到紫洪山麓 , 在这里隐姓埋名 , 开荒种地 , 繁衍后代 , 逐渐形成一个村落 。 翌年 , 她和孙子来到紫洪岭顶拾柴 , 看见一棵幼小的白果树从石缝中破岩而长 , 气度不凡 , 便把它移栽至村口 , 作为标记 。 从此 , 这棵银杏树在这里生根开花 , 见证了这个村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兴旺发达的岁月 。
顺着银杏古树旁的路再往村里走 , 潺潺的古溪上横卧着一座颇有江南韵味的单孔半圆古拱桥 , 桥很小 , 石板台阶寥寥数步就能走完 , 桥的东西两侧有石栏 , 东面拱券上刻“起凤桥”三字 , 西面青藤如帘挂向溪面 。 两旁虽已改成了水泥路 , 但桥仍保持着原貌 , 也藏着历史 。 据村中老人说 , 最初此处并无石桥 , 只有一木桥 , 明代万历年间 , 紫洪山人士穷秀才王伯鸿途经此处 , 狼狈渡河 , 便决定有朝一日如若考中 , 必来重修此桥 。 之后 , 他发愤图强考得“探花” , 一路从县令做起 , 经过二三十年的磨炼 , 升到御史的阶位 , 衣锦还乡后 , 他一人出资建造这座石拱单孔桥 , 并修宽了两边的石子路 。 他因自己这段“山沟里飞出金凤凰”的人生经历 , 提笔写下“起凤桥”这三个字 , 颇有柳体的坚韧端庄和颜体的浑厚凝重 , 足见王伯鸿书法的深厚功底 。 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 , “起凤桥”三字仍清晰可辨 , 像是历史故事的痕迹 , 一直在代代村民心中传诵 。
紫洪山村最有特色的还是随处可见的各式老台门 , 无愧担得起“绍兴台门第一村”的称号 , 这些古老的台门是由外出创业的紫洪山村人归乡之子建造的 , 每一个台门都包含了离乡背井人对家的眷恋 , 仿佛台门还在 , 家就始终在这儿 。 据统计 , 目前分布在紫洪山村5个自然村的台门达30余个 , 有张小泉台门、张启发台门、四家头台门、白果树下台门、下章家台门等 。
台门内的院宅虽都不是很大 , 但很考究 。 院宅的柱子材料都用栎木 , 横梁材料都用松树 , 耐湿防腐 。 廊下柱上的“牛腿” , 即为梁托 , 雕刻精细、匠心独具 , 廊下四周相通 , 便于雨水贯通 。 残缺的台门虽不见往日的热闹繁盛 , 但是能从这些逐渐风化的精巧雕刻里、暗淡的墙绘里、陈旧的古老桌椅里 , 恍惚间 , 自己梦回到那个时代 , 在四角的院落里 , 窥见明亮的天空 , 周围环绕着的古朴 , 向你诉说着历经岁月的厚重 。
“紫气东来会稽山麓尽秀色 , 洪福南临兰亭岭里多美景” , 紫洪山村的古台门、古岭道、古树、古溪、古民风 , 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这小小村落所绽放出来的无限魅力 , 但它始终静静坐落在深山的翠绿幽静里 , 等待着你……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趣读丨微信新增表情火了,如果翻译成古诗词,你猜是哪句?
-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乘坐风轮飞跃天堑,这本古书诸葛亮比演义还神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康熙带头,纷纷写下忏悔书
- 考古现实版的九层妖塔,为何盗墓贼挖到第二层,就挖不动了?
- 盘点古代十大剧毒,看看你身边有吗?
- 陈子昂最孤独的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可谓时势造英雄,光照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