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2019124

一种观看方式

中国古代绘画 , 通过对笔端掌控和意趣表达 , 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平衡留在了薄薄的宣纸上 , 令人赞叹;同时 , 用相对克制的描绘方式 , 记录时人生活及事件的记事性作品 , 也从未缺席 。

所以观看古画 , 既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 也是了解先民生活状态的有效方式之一 。 当我们把这些画放大 , 细细观察其中的人物 , 一种轻松的赏画体验油然而生 。

1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马戏图 赵雍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与现今所说的马戏不同 , 古时的马戏专指包括驯马在内的各种马上技艺表演 。

它原来与休闲无关 , 本是骑兵必须具备的作战技能——战国以前 , 中原兵将作战均以马驾车 , 人在车中而马不单独作为坐骑 。 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富国强兵 , 进行了一次重大军事改革 , 命士兵脱去汉服长袍大褂 , 改穿胡服窄袖短衫 , 废车战为骑射 , 在中原地区开创了单骑作战的先例 。 此后 , 这项在驰骋的马背上腾挪闪躲的战斗技能 ,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 慢慢催生出了一种被称为“马戏”的娱乐活动...

赵孟頫之子赵雍绘制的这幅《马戏图》 , 即是对元代马戏表演的记录 , 它真实再现了表演者的精湛技艺和...戏精般的演绎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马戏图》局部

宋代是马戏的成熟期 , 表演技巧精湛高超 , 在当时的东京汴梁 , 皇帝观赏马戏时 , 已有引马、立马、跳马、倒立和镫里藏身等多种马上功夫 。 元朝建立后 , 北方马背上的民族南下 , 这项技艺对他们来说 , 应该说是常规操作了...

如此看来 , 我们离一千年前的先民们 , 也不算太远 。

2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渔父图 吴镇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 , 有以父荫入仕的赵雍 , 也有不愿做官的吴镇 。

他的父亲在宋朝是抗金的将军 , 入元之后 , 吴镇与多数文人一样 , 怀着亡国的忧郁情绪选择隐居 。 他秉性孤傲 , 不与权贵来往 , 以占卜为生 , 很少卖画 , 画画对他来说 , 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 。

“渔父” , 是吴镇情有独钟的题材 。 这个形象本身的定义不重要 , 它在元代是清高和隐士的代名词 , 是精神象征 , 它不仅频繁出现在绘画中 , 文学作品也时有描述 。

在《渔父图》中 , 吴镇将此形象置于大山大河的背景中 , 孤身一人 。 远处山峰峭拔而立 , 绵延起伏;中景坡石渐缓 , 相拥而卧;近景的江面上 , 渔父泛舟其上 , 随风飘荡 , 怡然自得 。 显然 , 渔父之意对他而言 , 是一种超然的生活姿态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渔父图》局部

把画面放大 , 将渔父推到特写位置 , 一个有意思的形象出现——无论是那支鱼竿 , 还是粗犷的形象 , 似乎都与现代人无异 。

只是这一艘木船和船头里的一壶酒 , 道出了年代 。 而古代文人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渔、樵、耕、读 , 似乎也许现代人动不动就憧憬的田园生活 , 相差不大 。

3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静听松风 马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渔父图》中象征意味的表现方式 , 宋代时期已经形成 。

南北朝时代的画论认为 , 情绪受感于自然 , 而诉之于创作的经验 , 可以丰富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 , 所以山间论道、松前观瀑等行为逐渐为文人们所喜好 。

至南宋 , 这种经验感受本身变成了艺术主题 。 比如马远之子马麟的这幅《静听松风》 , 画中文人保持了倾听的姿态 , 优美的崖石、溪流和远山 , 完美无缺的松树 , 都是他的心中之景 。 他不仅被自然包围 , 也被自己投射于自然的情绪包围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静听松风》局部

有意思的是 , 马麟笔下的这位文人正斜视着身边的侍童 , 也就是这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 , 彻底打破了整个画面的“静” 。

当然 , 这是马麟有意为之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山径春行图 马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父亲马远在南宋是人尽皆知的绘画大家 , 他急于儿子快速成才 , 常将自己的作品署上马麟的名字 , 以帮其博取功名 。 但对一位有志向的创作者来说 , 马麟是抗拒的 。

对比父亲的《山径春行图》 , 马麟的《静听松风》所取之意 , 并无差别 , 只是多了一个叛逆的斜视眼神和试图突破围笼的决心 。

4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骷髅幻戏图》 南宋 李嵩 故宫博物院藏

同为南宋时期作品的《骷髅幻戏图》 , 十分特别 , 画中有一位真戏精——一具骷髅 , 它手持丝线控制着另一具小骷髅 。 虽是如此 , 画面整体氛围并不恐怖 , 还算平和 。

画面最左侧的是一位正在哺乳的母亲 , 右边是身旁摆着卖艺家当的大小骷髅 , 而地上向前爬行的婴儿正要伸手去触碰小骷髅 , 身后的夫人伸开双臂 , 似乎想要拦住婴儿 。 这幅画 , 人物描画十分生动细致 , 慢慢品味 , 仿佛能听见各个人物即将发出的声音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骷髅幻戏图》局部

对于这样一幅画 , 100 年后的元代画家黄公望曾题词说:

没半点皮和肉 , 有一担苦和愁 。

傀儡儿还将丝线抽 , 弄一个小样儿把冤家逗 。

识破个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 。

这首散曲已把作者所画内容说得非常清楚 , 那是宋代流动卖艺者演出提线傀儡戏的场面 , 画中抱着小儿正在喂奶的妇人 , 是艺人携妻带子为生活奔波的真实写照 。 这里的“堠” , 为古时官道旁记里的路标 , 用土堆砌成 , 每隔五里设一堠 , 画面上的“五里”二字 , 即是他们走南投北的象征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骷髅幻戏图》局部

除此之外 , 这幅画更深层的反映了受道释文化影响的宋人 , 关于生死轮回的观念——婴儿与骷髅分别代表了新生与死亡 , 其向骷髅爬近则说明了死亡的必然性 。 被哺乳的孩子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 而母亲正淡然的看着这一切 。

5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万树园赐宴图 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说起最具娱乐精神 , 最配得上戏精称号的 , 还得是见过大场面的清代大臣们 。

1753 年 , 西北边境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杜尔伯特部由首领率其所属的 3000 多户和 1 万余众离开多年游牧的额尔齐斯河 , 投奔至清朝管辖地 。 这一行动对平息准部骚乱是一次重大转折 , 受到清室的重视和欢迎 。

次年 5 月 , 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杜尔伯特部的上层人物 , 赏赐了众多金银玉器和名贵丝织品 , 并连续 10 天于此宴请他们 。 外籍宫廷画家郎世宁、王致诚和艾启蒙等奉旨对这次宴会进行了纪实性描绘 , 这就是《万树园赐宴图》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万树园赐宴图》局部

画中气氛庄严肃穆 , 乾隆坐在步辇上正欲进入宴会场地 , 被接见的杜尔伯特部首领及文武官员在旁跪迎 。 乾隆和大臣、蒙古族首领约近百人的头像均为真实肖像 , 是画家对着本人写生而成 , 所以这幅画历时一年才完成 。

在如此隆重的场合中 , 也会有意外出现 。 我们把画面放大后 , 发现了几处“动人”的场景 , 比如交头接耳的外族大臣 , 一个认真倾听 , 一个若有所指...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万树园赐宴图》局部

来清朝归顺的蒙古首领不了解团队纪律 , 有不严肃的行为也就罢了 , 第三排的跪拜方阵竟也被我捉到一枚用生命在玩耍的本朝大臣 。

这位同学手上倒是没动作 , 但却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再看...


放大古画,活捉一群戏精

放大古画 , 活捉一群戏精// //

也不知道这位大臣与郎世宁有什么过命的冤仇 , 竟被定格成了这个表情 , 实在是替他感到后背发凉 。

未经授权 , 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