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y)
作者:德国优才
在中国 , 有这样一个人 ,
因一件事弃官不做 ,
之后身家高达40亿人民币 ,
可他又因同一件事倾家荡产 ,
最终一败涂地 。
毛泽东说:中国人万万不可忘记他;
文豪胡适说:
他养活了几百万中国人 ,
影响了全中国至少百年 。
而他真实的故事 ,
可能99%的中国人都不知道!
他 , 就是 张謇(jiǎn)
1853年7月1日 ,
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一户张姓人家 ,
喜迎新生儿 , 家人给孩子取名为张謇 。
这孩子自小就十分聪慧 ,
5岁能背诵千字文 ,
13岁时 , 老师给他出了个对子 ,
上联是“人骑白马门前去” ,
他不假思索答道:“ 我踏金鳌海上来” 。
对仗工整不同凡响 , 一时传为佳话 。
15岁那年 , 他一鸣惊人 ,
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中了秀才 。
年少成名 , 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 ,
命运却带给他科考无穷无尽的痛苦 。
因为此后的26年中 ,
他进出科场20多次 , 竟全都不中 ,
岁月蹉跎他已是鬓染风霜 ,
他将文房四宝全砸了 , 说科考:
“未尝一日高兴” ,
“凄婉天涯 , 名心益冷 。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张謇书法
直到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开设“恩科” ,
张父苦苦恳求他再试一次 ,
这一次他终于被点了状元 ,
还成为翰林院编修 。
27年漫长科举之路终于结束 ,
然而中状元的这一天 ,
已经41岁的他 ,
却没有丝毫兴奋之情 , 写道:
栖门海鸟 , 本无钟鼓之心 ,
伏枥辕驹 , 久倦风尘之想 。
金榜题名没多久 , 他竟亲手毁掉了 ,
倾注在科举上的半生心血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
对中国四千年之大梦犹如当头棒喝 ,
而这当头一棒 , 也敲醒了他 ,
他在日记中写下:
几罄中国之膏血 , 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
愤慨至极的他反思为官之路 ,
觉得只有做实业才能挽大厦将倾 ,
于是他做了一个当时常人看来 ,
无比羞耻的决定:弃官经商 。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万般皆下品 , 惟有读书高”的时代 ,
弃官从商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
“丢尽了读书人的脸面 。 ”
“简直就是读书人的败类 。 ”
“礼义廉耻都不顾了 。 ”
种种非议指责不绝于耳 ,
周围人指指点点看不起他 ,
可他还是决意“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
在中日战争屈辱的背后 ,
只有他看清了:
中国若想强 , 必须兴实业 。
就这样 ,
带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 ,
站在历史风起云涌的浪尖上 ,
他走上了一条为“求国之强”的坎坷路途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经过一番考察 ,
他发现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原材料 ,
然后把产品高价销售牟取暴利 ,
于是 , 他决定开办工厂 ,
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手中 ,
将中国人的利益夺回来!
1895年8月 , 他先在南通唐家闸办棉纺厂 ,
起名“大生纱厂” , 这取自于《易经》中 ,
“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 。
然而办厂起初便困难重重 ,
为了筹款他四处奔走 ,
有钱人推三阻四 ,
更有甚者各种侮辱和讥讽 。
他一个视尊严如生命的读书人 ,
硬生生将自己埋在尘埃足足四年 ,
在各种碰壁和折辱中 ,
他硬是凑足了60万两启动资金 ,
1899年 ,
大生纱厂终于正式开机生产了 。
当看着如亲生孩子一般的大生纱厂 ,
拔地而起 , 他喜极而泣 。
而他为此舍弃了功名利禄 ,
舍弃了引以为傲的身份 ,
更舍弃了全部的尊严 ,
拼尽力气 , 筚路蓝缕走出的这一步 ,
不光走出了他自己后半生的荣耀 ,
更给中国历史写下了最光彩夺目的一笔!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大生纱厂开办第二年纯利便有5万两 ,
到了1908年 ,
累计纯利高达190多万两 。
之后已经59岁的他 , 还创办了 ,
油厂 , 皂厂 , 纸厂 , 铁厂 ,
甚至还办起房地产公司 。
他带着这些民族企业一路高歌猛进 ,
击败了日本人开设的纱厂、
打退了法国、英国人的原料工厂 ,
他终于完成了当初的誓言 ,
凭借实业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几年过去 , 大生旗下37家企业、工厂 ,
一年创收利润就高达千万两 ,
他本人也拥有了两千万两白银的身家 ,
这笔钱 ,
放在现在来说 , 就是40多亿人民币 。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他却是“一人养一方水土” 。
他开办的37家企业 ,
不光养活了几百万中国人 ,
而且还让小小南通 ,
成了赫赫有名的模范县 。
当年的南通一片繁荣:
大道旁柳树成行 , 卡车、汽车在奔驰;
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回响 ,
图书馆、博物苑、印书馆一应俱全......
现代建筑学家 , 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 ,
称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张謇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而南通不光知名于全国 ,
更知名于向全世界 ,
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上 ,
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 ,
唯有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 。
曾经的一个中国弹丸小镇 ,
因为他而进入了世界的视野 。
他缔造出一座中国城市的传奇 ,
更催生了中国第一批企业家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当时的南通唐闸(旧称唐家闸)
在他感染下 ,
一个崭新的实业救国时代来临了!
苏州另外一位状元公陆润庠 ,
受他影响也下海创办纱厂 ,
官居礼部尚书的孙家鼐 ,
则命儿子孙多森、孙多鑫 ,
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机器面粉厂;
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 ,
也是参观过大生纱厂之后 ,
走上了创业之路 , 之后实业救国 。
他辞官下海惊世骇俗 ,
而他的实业成功 ,
对于视“工商为末”的中国社会来说 ,
简直不可思议 ,
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 ,
他以一己之力 ,
改变一座城已经很了不得 ,
而他更以一己之力 , 甚至改变了一个国!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 , 他大力支持孙中山 ,
希望孙中山和革命党 ,
能为中国带来新的希望 。
之后又以他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声望 ,
担任了两年的农商总长 ,
他一上任 ,
就表现出非凡的气势和气魄 ,
大力推行实业救国政策 ,
从精简机构、紧缩编制 ,
再到制定工伤保险法、矿法、
公司条例等法规 ,
他每一步都是敢为人先 。
但很快 , 他就再次弃官而去了 。
1915年 , 袁世凯与日本 ,
签订了“二十一条”丧权辱国的条约 ,
他怒不可遏愤然辞职 , 他说: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他对为官心灰意冷 ,
深觉要想改变国家贫困落后的状态 ,
仅靠个人的力量 , 终究只是螳臂当车 ,
唯中国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 ,
从此 , 他又以一己一力 ,
要培养储备一国人才之未来!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他倾其所有 , 连续二十年 ,
一口气办了370所小学、
6所中学和10所大学 。
教育是难事 , 烧钱又费时 ,
而他为此省吃俭用 ,
从《致吴夫人》家书中 ,
一段文字可见一斑:
“新棉裤合身 , 惟收口腰身略紧 。
旧裤寄回 , 须拆开洗过重修 ,
交叉处勿多去 , 铺棉絮仍可穿 。 ”
他的儿子张孝若说:
“我父一生十分节俭 , 他穿的衣衫 ,
有几件差不多穿了三四十年之久 ,
平常穿的大概都有十年八年 。
如果袜子、袄子破了 ,
总是加补丁 , 要补到无可再补 ,
方才换一件新的 。
写信用的信封 ,
都是拿人家来信翻了过来 ,
再将平日人家寄来的红纸、请帖裁下来 ,
加贴一条在中间 ,
日常都用这翻过来的信封……
他常说应该用的 , 为人用的 ,
一千一万都得不眨眼顺手就用;
自用的 , 消耗的 ,
连一个钱都得想想 , 都得节约 。 ”
就是这样“吝啬”的他 , 却用无比的慷慨 ,
在中国近代史上创下了无数个第一:
是他 , 创办了第一个 ,
实行小学义务教育的县级单位 ,
创办了全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
第一所盲哑学校 ,
第一个纺织学校、
第一所水利学校、
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
第一个气象站 , 第一个测候所 ,
扶植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 ,
他甚至还制定出了中国第一部《森林法》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1914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女工传习所 , 打造出南通刺绣品牌“沈绣” , 使女子们得到一技之长 , 如今的“沈绣” , 也常作为国礼赠送
而多年后 , 从他创办的学校里 ,
走出了一批批优秀基层教师 ,
一批批有文化的工人农民 ,
一批批医护人员 ,
甚至一批批学会基本技能的残疾人 ,
和被改造过的囚犯......
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这些人 ,
化成了中国现代化沃土中的粒粒种子 ,
成为了中国国民素质 ,
脱胎换骨过程中的滴滴清泉!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张謇所办育婴堂
一路走来 , 支撑他的是内心里的“强国梦” ,
他曾为这个宏伟的理想 , 办实业、兴教育 ,
以竭尽之力 ,
做成了举国之力才能做成的事情 。
但这样的伟业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
最后 ,
他因此让自己一败涂地 ,
化为一声无力回天的悲叹!
1922年 ,
民意投票选举“最敬仰之人物” ,
他的得票最高 ,
这一年他已70岁高龄了 ,
而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 ,
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降临 。
因他多年倾其所有的去捐资兴办教育 ,
早已用尽了家产 ,
又逢南通一带江河泛滥成灾 ,
摧毁了很多工程 ,
大生纱厂开始运转不灵;
又因他多次在纺纱领域打败日商 ,
日本人损失惨重 , 因而对他恨之入骨 ,
一战结束后 ,
日本马上开始狙击大生纱厂 ,
导致大生纱厂资金链一度断裂;
当时无能的军阀和政府 ,
也无法帮助提供资金周转 ,
一道又一道阴霾拦住了他的去路 ,
他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 , 棉纺织业危机浮现 ,
他失去了东北市场 , 事业开始全面崩盘 。
三年后 ,
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整个企业集团 ,
终因资不抵债 , 宣告停产 。
眼看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地 ,
他只能无奈的凄凉叹息:
“幸哉一隅地 , 假息得苟全 。
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 。
呜呼 ,
覆巢之下无完卵 , 野老洒泪江风前 。 ”
而他却从未放弃 , 咬着牙坚持着 ,
拖着70多岁的病体 , 到处求人筹钱 ,
想要重建大生纱厂 ,
可他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
又有谁会相信他能东山再起呢?
1926年8月 , 他发起了高烧 ,
病榻之上仍念念不忘筹款之事 ,
可他终究没能等来转机 。
8月24号 , 他带着遗憾 ,
在无限寂寥和落寞中黯然离世 ,
临终时没有任何言语 ,
也没留下任何遗嘱 。
只是在他病榻前 ,
始终放着他曾经写下的那首诗:
江昏不得月 , 暑盛独繁星 。
掠电偏难掩 , 摇风闪未宁 。
有人愁太白 , 无始满空青 。
岁已非吴越 , 占家莫狃轻 。
聚若真成汉 , 沉忧独庶民 。
在天犹没浪 , 照地若为春 。
帝坐虚共主 , 农祥愿丈人 。
斗箕勿相笑 , 南北正烟尘 。
出殡之日 ,
南通全城民众都来为他送行 ,
他的陪葬品是:一顶礼帽、
一副眼镜、一把折扇 ,
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 ,
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 。
他墓门上有着一副他生前写的对联:
即此粗完一生事 ,
会须身伴五山灵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他就这样带着遗憾走了 ,
尽管最终他一败涂地 ,
然而他的伟大令人尊敬!
看看今天他给我们留下的 ,
这笔最可贵的遗产:
1902年他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 ,
变成了如今的扬州大学;
1905年他创办的复旦公学 ,
变成了复旦大学;
1915年他创办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变成了南京大学;
1917年他捐资的同济医工学堂 ,
变成了同济大学 。
他曾经资助并任校董的南洋公学 ,
变成了上海交通大学;
他参与发起并任校董的暨南学校 ,
变成了暨南大学......
他曾创办的专业学府 ,
也成了今天的高等学府 。
1910年他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 ,
变成了景德镇陶瓷大学;
1911年他创办的吴淞商船学校 ,
变成了上海海事大学;
1912年他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
变成了东华大学;
1912年他创办的吴淞水产学校 ,
变成了上海海洋大学;
1915年他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
变成了河海大学......
“天之生人也 , 与草木无异 。
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 ,
与草木同生 , 即不与草木同腐 。
故踊跃从公者 ,
做一分便是一分 , 做一寸便是一寸 。 ”
这是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
百年后理想终成真!
胡适写道:
“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 ,
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 ,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 ,
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 ,
养活了几百万人 ,
造福于一方 , 而影响及于全国 。 ”
他弃官从商后身家高达40亿 , 可他却为何最终一败涂地......// //
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 ,
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 ,
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 ”
他拼尽一生 , 用这样的眼光 ,
为祖国开辟出了两条路:
一条实业救国之路 ,
一条教育兴国之路 。
他是近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开路先锋 ,
更是劈波斩浪的时代先驱 ,
他倾尽全力 ,
兴建一座城 , 影响一个国 ,
古往今来 。
一生为大义生 ,
亦为大义而死 ,
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我们不应该不清楚 , 不知道 ,
不记得他这样的伟大先驱 ,
张謇 ,
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一个名字 ,
必将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
荐读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央发布一份重要文件
监制:易艳刚 | 责编: 刘新华| 校对:赵岑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 他是四野三纵的政委,曾因升迁速度太快不得不请示,后授衔中将
- 太平天国灭亡时曾国藩造反的话,会有人追随他吗?
-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于曹操,但他真的昏庸无能吗?
- 他逝世后为何获降半旗致哀?
- 姜维的失败不只是他自己的失败,而是整个蜀国的失败
- 雍正帝最钟爱的皇子:并非乾隆帝,他若不死,皇帝可能是他
- 他是非洲最后一位有实权的国王,为买一台豪车,卖掉整整1750头牛
- 没本事凭啥坐五大元帅C位?斯大林想搞他,居然不忍心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