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名第”千年领风骚

田丰/文图

漳城南郊有个叫双第的地方 , 人们耳熟能详 , 知道那里有华侨农场 , 每个归侨家庭都能烹制诱人的南洋风味美食 , 农场生活具有鲜明的异域情趣 , 被称为“小联合国” 。 双第周边乡村流行一句俚语:“双第内 , 芋仔埔 。 ”说的是双第盛产芋头 , 其形状别具一格 , 芋头结成排状母子瓣 , 酷似一排趾蹄 , 叫“九蹄芋” , 不仅如此 , “九蹄芋”吃起来又松又香 , 其独特美味别处无法替代 。 从古代至近代 , 双第曾声名远扬 , 时间跨度超过一千年 , 个中缘由 , 当然不是缘于美食 , 而是关于教育的话题 。

“名第”之成名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

名第山 (天成山)

双第原是一座山脉的名称 , 之前叫天成山 , 在唐代 , 九龙江(西溪故道)支流从山麓流过 , 当地人叫“九十九坑” 。 因依山傍水 , 地理得天独厚 , 婉延幽深的山谷间村庄星罗棋布 , 其中有个石斗村 , 是周氏族人聚居地 , 周氏开漳祖是随陈政入闽平乱的府兵校尉周广德 , 其后裔择居于九十九坑石斗岭三条坑山麓 , 传至周匡业、周匡物 , 兄弟在天成山建自隐堂发奋苦读 。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 , 周匡物金榜题名 , 进士及第 , 开漳州士子登第之先河 。 周匡物是漳州建州整整一百三十年 , 产生的第一名进士 , 是漳州科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 当初 , 周匡物未登第时 , 其诗文早有声誉 。 曾赋《轩辕古镜歌》诗 , 有名句“欲向高台对晓开 , 不知谁是孤光主” , 主考官王播读后对周匡物才学很欣赏 , 说:“会当与子作孤光主耳 。 ”揭榜之后 , 皇帝嘉赏周匡物 , 敕改天成山为名第山 , 周匡物因此号称“名第先生” 。 官至高州刺史 。 此前 , 匡物兄匡业早已明经及第 , 兄弟双双登第 , 山名又改为同第山 , 也称双第山 。

因皇帝嘉赏 , 敕改名第山 , “名第”二字成为金字称号 , 由此开启“名第”一词冠名热潮 。 漳州内城东濠正在建造的桥梁 , 及时地命名为名第桥(今东桥) , 子城东门之一命名为名第门 , 之后 , 又在名第桥东侧立名第坊 , 西侧建名第祠 。 距城南五里建名第院 , 名第山自隐堂边建周先生祠(名第祠) , 自隐堂改称名第书堂 。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

石码名第桥(卢沈桥)

无独有偶 , 石码镇区也有名第桥 。 桥跨于卢沈港 , 卢沈港因港畔聚居沈卢两姓族群而成名 。 当年正在建造桥梁之时 , 传来周匡物进士及第的喜讯 , 遂命名为名第桥 。 据立于桥头的古碑文所记“名第桥 , 始建时 , 周先生匡物登第 , 故斯名也 。 非以御史沈源公连中而名之耶 。 ”名第桥建于周匡物登第的唐元和年间 , 历史悠久 。 因天长日久 , 竟被后人淡忘 。 卢沈港原是九龙江(西溪)主航道 , 继而形成港埠 , 桥头设有卢沈墟 。 至明万历年间 , 桥已讹称为卢沈桥 , 海澄西坊人陈仪(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 官至湖广参政) , 特地撰写碑记 , 予以纠正 。 现桥匾竟然标为罗锦桥 , 实是一讹再讹的谬误 。 碑记中提及的沈源 , 海澄人 , 明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 , 官至监察御史 。 名第桥附近有沈源故居 , 建于明天顺年间 , 是滨海地带常用的糖砂版筑(当地称砂柜)结构 , 有别于丘陵地带的生土版筑结构 , 至今已近六百年历史 , 作为糖砂版筑建筑活标本 , 是珍贵的文物 。

“名第”之扬名

名第山周氏族人 , 至五唐末五代乱世之际 , 迁徙龙岩 , 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返回 。 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年)陆续迁徙他乡:有迁紫泥浒茂锦里(俗称港尾);有迁榜山坂头、洋内、姚厝、浦桥、南山、柯仔林、辕门内;有迁海沧 , 分布在衙内、后井、内坑、石角头四社;还有迁漳浦县 , 甚至迁往广东海陆丰等地 。 紫泥城内村锦里社周氏宗祠有一副楹联“书香绵世泽至正省元支开锦里 , 双第衍家声治平科甲木本自龙岩” , 清晰地描绘出双第周氏的迁徙路线 。 名第山周氏族人后裔无论迁往何处 , 都能秉承耕读传统 , 自勉奋进 , 人才辈出 , 见诸记载有如下:

周汉杰 , 周匡物之子 , 授当州司户参军 , 后爲漳浦县令 。

周纯 , 字潜夫 , 周匡物裔孙 , 宋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 , 任建安令 , 有惠政 。 升员外郎、应天知州 。 以朝散大夫、直密阁致仕 。

周綍 , 周纯之弟 , 宋熙宁(1068-1077年)进士 , 官至户部员外郎 。 周纯、周綍兄弟俩都在户部任职 , 史上称大小户部 。

周邠 , 周綍之孙 , 宋乾道(1165-1173年)进士 , 南安大庚县主薄 。

周佑 , 是迁居漳浦周氏族人 。 元至正七年(1347年)登举人榜第一名 , 周佑著有《边鉴近录》传世 。

周起元 , 字促先 , 周匡物之裔孙 , 登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榜第一名 。 第二年即万历二十九年登进士 。 官至巡抚 , 右佥都御史 。 周起元著有《奏疏》、《居稽斋集》传世 。

周琦 , 明万历四十六年举人 。

周祖笃 , 清康熙四十一年举人 。

周祖诒 , 周祖笃之兄 。 副榜 。 连江教谕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

名第山发现的周氏后裔功名旗杆石残片

名第山周氏族人中 , 周起元是继周匡物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 , 以传奇的连科登第后 , 周起元初任浮梁、南昌知府 , 为政洁己爱民 , 清廉有为 , 一路迁升 。 周起元在不同的职位上 , 都一贯秉公执政 , 刚正不阿 , 与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 上演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魂的正邪鏖战的活剧 。 魏忠贤采用假传圣旨的卑劣手段 , 将周起元削职下狱 , 消息传至漳州 , 漳城士民奔走相告 , 纷纷涌上街头 , 踊跃捐钱以助为周起元请命申冤 , 一时街道为之堵塞 , 摆在四城门认捐的木柜不几天就装满钱 , 情景令人震撼 。 在魏忠贤邪恶势力把持的朝政之下 , 一代忠梗之臣周起元在锦衣卫狱中被折磨至死 。

崇祯元年(1628年) , 崇祯皇帝即位 , 立即为周起元平反 , 赠兵部侍郎 , 謚忠愍 , 勅建旌忠祠祀 , 作为周起元专祠 。 祠在郡学之西(今芗城区防疫站) , 有司春、秋致祭 , 立祠生一名 , 奉祀香灯 。 知府施邦曜为记 。 其祝文云:“惟先生学殖深醇 , 履性坚刚 , 剔历中外 , 惠普洋洋 。 疏扶东林 , 魄禠貂璫 , 沉冤易雪 , 俎豆难忘 。 ”康熙四十六年 , 邦人鼎新祠宇 , 巡海道宋致爲记 。 明末 , 在漳州府城 , 海澄县城及海沧三地都为周起元建有石牌坊 , 海澄县丞上书朝廷 , 要求在海澄为周起元建祠 。 在京城、杭州西湖及江苏、广东、广西、四川等周起元任职过的地方 , 都建为之建专祠 。

周起元是周氏族人乃至漳州人的骄傲 。 崇祯版《海澄县志》评论周起元“赤心昭晰 , 生无媚骨 。 里居肃睦 , 里中儿称有患苦 , 咸仗公而瘳 。 盖出不负九庙 , 而处不愧三老 。 呜呼!伟哉!”周起元一生嫉恶如仇 , 又对国计民生充满忧患情怀 , 特别是对沿海军事、政治、经济等关心备至 , 为家乡多处水利设施 , 海堤建设、航海安全倾注了心血 , 如倡议并谋划在圭屿建城建塔 , 确保海疆的安宁 。 如对海洋贸易持肯定和保护的态度 , 为张燮《东西洋考》写序等 。

今年新年伊始 , 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周起元》在厦门市海沧区启动开机 , 相信这将是人们了解周起元的一个好开端 。

“名第”之正名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

重修名第桥碑记-碑额

从名第山到名第桥、名第坊、名第祠、名第书堂、名第院 , 是一系列文化认同 , 并一路升华的发展过程 。 难能可贵的是 , 与“名第”相关的文物保存至今的还有名第桥两座 , 一在芗城 , 一在石码 , 石码名第桥桥头保留三通重修名第桥碑记 。 近几年来 , 双第华侨农场寨仔作业区书记许峥明 , 不辞辛苦 , 陆续从田间地头发现收集一批古建石构件残片 , 经查对石构件上的铭文 , 这是一批周匡物后裔功名旗杆石残件 。 这批“名第”系列的文物 , 将是沟通“名第”发祥地(双第)与“名第”扬名地(今芗城和石码、海澄、海沧)之间互相映证的信物 , 也为重放“名第”光芒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物 。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

名第山发现的石刻残件

自唐元和十一年(816)起 , 以“名第”命名的牌坊、桥梁、寺院、书堂 , 祠宇层出不穷 , 名第成为经典称号 , 经历朝历代 , 一直沿用 。 至清末 。 由于科举的废除 , “名第”金色光环随之散去 。 科举走向绝境 , 是统治阶层的庸惰和低能而导致的 。 科举的初衷 , 是通过优胜劣汰竟争法则 , 选拔人才 。 后期的科举 , 特别是清代的科举 , 科考程序逐步趋向方便于官僚体系操作的僵化模式 , 科举制度走向背离优胜劣汰的竟争法则和社会实际需要的不归路 。 尽管科举制度消亡 , 一时导致“名第”的光环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 但“名第”称号所代表的敬重知识、激励勤勉、尊崇秩序的价值取向是永远存在的 。 今天 , 有必要再一次为“名第”正名 , 因为这有利于雅化社会风气 , 凝聚社会正能量 , 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 也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事业 , 有利于增进漳州与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血缘联谊和文化交流 。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

漳州名第桥(东桥)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清漳菁萃】第12期丨“名第”千年领风骚// //

双第农场-寨仔作业区

“名第”(双第、同第)和龙溪、月港、丹霞、芝山、仰文、仰止等 , 这些经过时空沉淀的经典名称 , 秉赋深厚的文化内涵 , 是金子般传统文化珍品 , 也是漳州宝贵的文化财富 , 应该倍加珍惜 , 如合理地发挥和利用 , 将得到超乎想象的回馈 。

原创: 田丰

本文来源:“漳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