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l,喜欢看书 。和我看书的方式不同,他习惯直接听书或者看相关文章 。用他的话来说,书里的知识大多遵循“28年法则”,所以听书或看开卷无疑更有效率 。别人会帮你直接总结书中的干货,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一本书的精华,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
我觉得像朋友这样的学习风格可能是你我身边大多数人的现状,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在演讲或视频课程学习中,主讲人会强调“纯干货分享”;
在微信账号,朋友圈,标题为“干货”的文章层出不穷 。
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所谓的“干货”学习法,这个词被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什么是”干货”?
“干货”比较初是指一种脱水食品,后来扩展到知识领域,指代那些没有掺杂空虚的内容,实用性很高的精华的方法论或知识 。
我们之所以追求“干货”,是因为它符合几个特征:
根据自身经验或者书中知识总结提炼而来,是他人检验过的智慧结晶 。
可以运用到个人实际情况中,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工作、学习给与启发、建议或方法论的指导 。
“干货”看似是高价值简洁知识的精髓,但你在追求这种方式时很可能陷入努力的伪学习状态 。
以我朋友l的阅读为例 。他所推崇的,无论是听书还是翻开书,真的是让书中必不可少的知识高度简洁,节省了花在相对价值较低的80%知识上的时间 。表面上看,他单位时间的阅读效率更高,但实际上,他可能对书中的知识没有透彻的理解,没有坚定的把握,没有深远的思考,没有更广阔的延伸 。
为什么说”干货式”学习是低水平努力的伪学习?
1、不是知识的第一手来源
我们的认知效率低,往往是因为我们获得和接触的知识不是第一手信息,而是为了交流方便而简化甚至极端的观点 。
我们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网上到处都是关于这种干货的文章 。它所倡导的观点是,一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只要经过一万个小时的练习和积累,都可以成为杰出的人,成为该领域的大师 。
真的是这样吗?
“一万小时定律”出自一本叫异类的书,书中列举了各领域经过一万小时锤炼后成为大师的大量案例来支持这一观点 。但其实这个理论并不是这本书的作者首创的,应该追溯到心理学家埃里克森1993年发表的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 。因为万时定律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很多人把成为大师的门槛和一定的时间极度挂钩 。为了澄清人们的误解,埃里克森在2006年写了一本叫刻意练习的书,强调成为大师不一定和某个时间有关,而是和你对目标的认知和你的修行方式有关 。
如果你没有接触到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知道这个规律,很可能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被误读,甚至错误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结果必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
2、忽略了知识的适用边界
一般来说,我们接触到的知识是有适用边界的 。忽视知识的适用范围,往往会导致我们陷入困惑和矛盾 。比如在学生时代的应试教育中,我们经常讲“木桶理论”,即克服薄弱学科的成绩,提高整体成绩;在职场上,要讲“长板理论”,即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才能体现价值 。看似矛盾的观点,实际上在适用场景和界限上是不同的 。
很多的”干货文”恰恰忽略了知识的适用边界 。
之前看过的关于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的干巴巴的文章,无一例外都是开本法的精髓,告诉你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很多人盲从总结法去实践,才发现并不总是有效的 。究其原因,在于赵周的分书阅读法主要是针对实用书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将书中的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应用技能,可能不适合文学偏的作品 。
- 如果你的工资已经满足不了你的生活
- 我跟拍了“薇娅”们的一天
- 适合中年人做的“0成本”生意有哪些?
- 杞人忧天讽刺了哪种人
- 天猫“双11”本地生活行业首个“手艺直播”频道上线
- “悄咪咪”是什么意思
- 梁静茹给的勇气怎么接
- 察看还是查看
- 女朋友送你的礼物发朋友圈配什么文案 女朋友送你的礼物发朋友圈文案精选
- 群星什么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