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又称粽子节 称为粽子节的原因

1.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 所以有人称之为粽子节 。其实粽子节并不是端午节的专名 , 只是现在有人指它而不是粽子节 。
2.端午节 ,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 相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投江为国捐躯的日子 。两千多年来 , 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据史料记载 ,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 , 楚国大夫屈原 , 一位爱国诗人 , 听到攻破楚都的消息 , 心痛如绞 。他毅然写下自己的杰作怀沙 , 投身汨罗江 , 为国捐躯 。沿河的人们带领船只争夺救助 , 沿着水唤起灵魂 , 把粽子扔进河里以避免鱼虾吃掉他的身体 。这种习俗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 。

端午节为什么又称粽子节 称为粽子节的原因

文章插图
【端午节为什么又称粽子节 称为粽子节的原因】3.几千年来 ,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的心中 。人“惜而哀之 , 言其言 , 传其言” 。在民间文化领域 , 中国人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力的日益增强 ,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端午节逐渐流传开来 , 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