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都知道,可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却说,丝绸之路说的就不是路
今天咱们来说一本《丝绸之路》 。
提起丝绸之路 , 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队骆驼穿行在沙漠之中 , 把东方的丝绸、瓷器这些货物运到西方 , 再从西方运回那些有异域风情的产品 。 但是 , 这并不是丝绸之路真实的面貌 , 我们今天介绍的这本《丝绸之路》就是要告诉你丝绸之路真实样子:丝绸之路描述的是欧亚大陆交流的模式 , 而不是真实存在的道路 , 而且 , 它也不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 从石器时代开始 , 它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
丝绸之路都知道 , 可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却说 , 丝绸之路说的就不是路// //
有关丝绸之路的书很多 , 尤其是近些年来 , 研究者对丝绸之路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 , 但是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了解 , 想选一本入门读物 , 牛津通识系列里的这本书肯定是最合适的 。 这本书谈的主要是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 。 作者告诉我们 , 之所以会有丝绸之路这个概念 , 是因为欧亚大陆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真实存在 , 从生物、技术和文化都能找到真实例子 。 这种交流把整个旧世界都联系到了一起 , 可以说 , 丝绸之路对于古代人来说 , 就像是全球化对于我们那样意义重大 。
丝绸之路都知道 , 可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却说 , 丝绸之路说的就不是路// //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历史学教授 , 他有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叫米华健 。 为了写这本书 , 米华健教授不仅亲自到新疆地区考察 , 还曾经走访了中亚的许多地区 , 并且参观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所保存的丝绸之路文物 , 所以书里有很多与文化精神有关的、生动翔实的例子 。 另外 , 米华健是“新清史学说”代表人物之一 。 新清史研究 , 重视对史料的重新解读 , 也关注原本历史不太关注的群体 , 比如这本书里提到的游牧民族对丝绸之路形成的作用 。
本次 , 我们先来看看丝绸之路到底是什么 。 米华健提出 , 传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有四个误区 , 他反驳了这些误区 , 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丝绸之路是一张欧亚大陆之间交流的网 , 它形成的原因是欧亚人用多种方式在两个大陆之间进行交流 。
丝绸之路都知道 , 可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却说 , 丝绸之路说的就不是路// //
“丝绸之路”这个词的创造者 , 是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 。 在1877年的一次讲座上 , 他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新概念 。 他所说的丝绸之路 , 是指很多条真实存在的道路 , 起点是汉帝国 , 而终点是中亚 。 在这些道路上 , 丝绸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 同时 , 汉帝国也了解到了一点点关于西方的地理知识 。
但是 , 米华健教授在书里指出 , 这些早期对于丝绸之路的描述都不够准确 。 首先 , 这个名称特别强调“丝绸”就有问题 。 在欧亚大陆的贸易里 , 丝绸虽然很重要 , 但是在所有的交流里比丝绸重要的东西有的是 , 比如火药、棉花和纸张 。 而且 , 当丝绸不再是主要商品的时候 , 这些远距离贸易一样开展得很好 。
丝绸之路都知道 , 可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却说 , 丝绸之路说的就不是路// //
更重要的误区是 , 有人认为丝绸之路是确实存在的一条或者几条道路 , 在很多历史课本里 , 还会在地图上标注出这样的路线 。 作者认为 , 丝绸之路更像是在欧亚大陆上星罗棋布的货仓 , 在它们之间的商品流动既没有单一的方向 , 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 与其说是线路 , 不如说是一张贸易形成的网络 。
此外 , 关于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 传统的看法是长安城和罗马城 。 它俩很重要这当然没错 , 但是丝绸之路连接起了整个欧亚大陆 , 如果只强调长安和罗马的重要性 , 那么就容易忽略在更广大的区域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中间点 , 这些点都是当时贸易或者交流的起点和终点 , 对丝绸之路而言都有不亚于长安城和罗马城的意义 。 比如说今天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地区 , 这里不光是大部分商品的中转站 , 而且还出产了棉花 , 在文化方面则产生了佛教 , 这些对于欧亚大陆来说都很重要 。 再比如 , 处在中转站位置上的还有波斯帝国 , 它鼓励开展贸易 , 而且从中收税 , 而它想要的商品也会促使商人去贩卖 , 这样 , 波斯帝国也对丝绸之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 , 丝绸之路上的通用语言都是波斯语 。
丝绸之路都知道 , 可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却说 , 丝绸之路说的就不是路// //
作者认为 , 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 , 是欧亚人用多种方式在两个大陆之间进行交流 。
第一个 , 是游牧民族推动的贸易 。 在传统的观点里 , 农耕文明走向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 所以经常会轻视游牧民族的作用 , 然而这是一种偏见 , 促进丝绸之路贸易不断开展的过程里 , 游牧民族是主要的推动力量 , 而且 , 他们的历史影响到了今天都一直存在 。 比如 , 我们能见到很多弹拨或者需要用弓弦演奏的乐器 , 它们的原型都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发明 , 然后 , 随着牧民的迁徙来到整个欧亚大陆 。 你可以这么理解 , 游牧民族才是丝绸之路的创造者 。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 , 还是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 。 在欧亚大陆的中部 , 也就是研究者所说的中央欧亚地区里 , 主要的地形环境是草原、沙漠和山地 , 这样的环境让在这里生活的人主要都是游牧民 。 他们如果需要农耕民族生产的商品 , 当然还有那些奢侈品 , 就必须通过交换 , 所以 , 游牧民族不仅擅长骑马和战斗 , 其实也很擅长做生意 。 他们和农耕民族之间就形成了两种互动方式 , 要么做买卖 , 要么硬抢 。 他们从亚洲买来或者抢来的东西 , 可能就会被卖到欧洲 , 所以 , 这两种方式都促进了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 。
丝绸之路都知道 , 可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却说 , 丝绸之路说的就不是路// //
除了贸易之外 , 促进欧亚文化交流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宗教 。 宗教形成的边界超越了世俗的政权 , 信徒为了传播自己的信仰往往会游历很多地方 , 而且这些人一般都受过教育 , 会随身带着书 , 在路上也会传播自己的信仰和思想 , 这样也就帮助了文明的传播 。 信徒们也很喜欢记录自己在旅行里的见闻 , 这些都是记录文化交流宝贵的一手资料 。 在这些资料里 , 有一部我们非常熟悉的书 , 那就是由玄奘口述、他的徒弟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 。 公元7世纪 , 这本书问世 , 在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 , 它都是中国人认识中亚和印度最重要的作品 。
总之 , 丝绸之路不止是说汉帝国和罗马之间的丝绸贸易和交通 , 它更像是一张网 , 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把整个大陆连接起来 , 而且这样的模式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 , 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
丝绸之路都知道 , 可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却说 , 丝绸之路说的就不是路// //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 , 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 , 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
- 你不知道的李清照:除了写诗,还是赌神和酒神
- 刘先银悟《论语》中国文明古国离不开一个人,孔子都很佩服他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康熙带头,纷纷写下忏悔书
- 日本1年侵略大半个中国,为何攻打重庆6年都没攻下来
-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看脸就知道
- 船葬是一种什么习俗?不说你未必知道!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青面兽杨志:为何押运花石纲、护送生辰纲却都一一失败?
- 刘先银悟《黄帝内经》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惟道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