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朝古都】大辽开国:耶律德光开封称帝

全媒体采访人员 康冀楠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 共传九帝 , 存在了210年 。 契丹族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作为民族称号 , 象征了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民族精神 。

公元947年 , 耶律德光在开封将契丹国号改为“大辽” , 年号也改成“大同” 。 历史上 , 我们熟悉的辽国就是从此开始的 。

征战立功 一代枭雄统领契丹

对很多人而言 , “辽国”和“契丹”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 在金庸的小说中 , 关于契丹的故事和人物经常出现 。 比如 , 《天龙八部》中乔峰就是契丹人 。 在中国历史上 , 国号作为国家或王朝的标志 , 通常具有命名的鲜明性与使用的稳定性 。 位于北方的辽国则不然 , 其曾多次反复用“辽”“契丹”为国号 , 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独树一帜 。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 共传九帝 , 存在了210年 。 辽朝强盛时其疆域东到日本海 , 西至阿尔泰山 , 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 , 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 而“辽”这个国号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所确立的 。

公元907年 , 契丹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后 , 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并征服了奚、室韦、阻卜等部落 , 于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 。 10年后 , 耶律阿保机在回师途中病倒 , 由其妻述律平摄政 。

耶律德光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 , 他的契丹名字为尧骨 。 耶律德光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 , 军国大事多由他来裁决 。 耶律阿保机对他给予很大希望 。

在耶律阿保机的三个儿子当中 , 耶律德光和长子耶律倍都很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 , 但是 , 耶律德光更像他的父亲 。 公元922年 , 耶律德光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 年仅20岁 。 随同父亲参加了一系列征服战争 , 尤其是在南征平州、幽州、镇州、定州 , 西征吐谷浑、回鹘、党项期间 , 曾俘虏赵思温 , 大败符存审 , 战功卓著 。 公元926年 , 耶律德光又随同父亲灭渤海国 , 作为前锋攻克渤海首都忽汗城 。

由于耶律德光20岁就做天下兵马大元帅 , 所以同样有勇有谋的母亲述律平对他另眼相看 , 在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全力支持他 , 反对喜欢汉族文化的长子耶律倍继位 。 即位后 , 耶律德光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 述律平皇后为应天皇太后 , 立妃子萧氏为皇后 。 在母亲的支持下 , 耶律德光又将弟弟李胡立为皇太弟 , 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 在一次次明里暗里的打压下 , 耶律倍无奈于公元930年渡渤海投奔后唐 。 后来 , 耶律倍被后唐末帝李从珂杀死 , 年仅38岁 。

在巩固自己的帝位之后 , 耶律德光开始继续父亲耶律阿保机的事业 , 向南用兵 , 争霸中原 。 从耶律阿保机开始 , 契丹就想将其疆土扩展到黄河岸边 , 进而拥有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一直没有实现 。 耶律德光即位之后 , 继续寻找时机 , 打算通过参与中原割据势力间的斗争 , 坐收渔翁之利 。

秣马厉兵 契丹南征灭后晋

公元936年 ,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 , 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 。 得到机会的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 , 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 , 并册立石敬瑭为后晋皇帝 。 随后 , 耶律德光大破后唐将领张敬达、杨光远 。

其后 , 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上党 , 助石敬瑭灭后唐 。 石敬瑭靠契丹建立了晋朝 , 历史上称为“后晋” , 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不但被后人钉在了耻辱柱上 , 在当时晋朝内部也有很多人反对他 。

石敬瑭奉送幽云十六州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 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 。 幽云十六州自东向西包括了今天的天津、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 , 基本上分布在长城内(南)侧 , 也即长城这条重要军事防线背后的战略支撑点 , 其中瀛、莫二州已深入河北腹地数百里 。 失去了这一片山势险峻的地区 , 中原王朝的整个北方就失去了一条阻击“胡人铁骑”的天然军事屏障 , 南下千里再无险可守 , 直至黄河岸边全部是一马平川 , 中原从此门户大开 。 此后400年间 , 对于每一个中原王朝来说 , 收复幽云十六州始终是最重要的一个梦想 。

在割取幽云十六州后 , 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 , 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 , 分治汉人和契丹 。 北面官制是辽朝契丹族的官制 , 官吏一律用契丹族人 , 掌握契丹的一切军政事务 , 是辽朝的最高权力机关 。 南面官制仿效唐朝 , 设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治理机构 , 以此管理汉族人的事务 。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乔峰所出任的南院大王就是南面官 。 后来 , 耶律德光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 , 将幽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

就在耶律德光“瞌睡”的时候 , 有人把“枕头”送上来了 。 公元942年 , “儿皇帝”石敬瑭在内外交困之中忧郁而死 , 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后 , 向耶律德光提出“称孙不称臣” 。 后晋态度的变化给耶律德光用兵提供了良机和充分的借口 。 在灭后晋的战争中 , 耶律德光势如破竹 , 后晋大将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领所部20万人前来投降 。 公元947年1月10日 , 耶律德光率军攻入后晋首都开封 , 俘虏后晋出帝石重贵 , 存续了11载的后晋灭亡 。

15天之后是正月初一 。 这一天 , 头戴貂帽、身披貂裘、内裹铁甲的耶律德光在城北接受归降的后晋文武百官跪拜 , “诏晋文武群官 , 一切如故;朝廷制度 , 并用汉礼” 。 他希望从此以后罢兵安民 , 不事征伐 。 但当耶律德光率部队进入城中时 , 百姓奔走呼号 。 耶律德光于是登上城楼 , 对百姓们讲:“我虽然是契丹人 , 也是人 。 你们不要害怕 , 我要让你们从暴政下得到解脱 , 过上太平的好日子 。 我本不想到这里来 , 都是你们的皇帝引我来的 。 ”耶律德光命令他的枢密副使刘密为代理开封尹 。 日落时分 , 耶律德光退出开封城 , 屯兵于赤冈 。

5天之后的正月初五 , 耶律德光封石重贵为负义侯 , 安置在黄龙府 。 耶律德光本人穿戴中原衣冠 , 文武百官上朝、退朝一切均按旧有的典章制度 。

民心尽失 登基后狼狈返乡

接下来就是耶律德光的登基大典了 。 二月初一 , 耶律德光在崇元殿穿戴上汉族皇帝的装束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

在称帝之前 , 耶律德光召后晋百官悉集于廷 , 假意问道:“我国疆域辽阔 , 方圆数万里 , 有君长27人 , 而中原的习俗和我国不一样 , 我想选一个人做中原的君长 , 诸位认为怎么样?”面对气势汹汹的耶律德光 , 后晋的大臣哪敢说别的 , 纷纷表示:“自古以来天上没有两个太阳 。 无论夷族、华夏人 , 心里都愿拥戴您为皇帝 。 ”看到诸位大臣都俯首听命 , 耶律德光也不再谦让 , 高高兴兴地坐上了觊觎已久的皇帝宝座 。

在举行仪式时 , 耶律德光“服通天冠、绛纱袍” , 完完全全是一身中原皇帝的装束 。 而其他人则是“华人皆华服 , 胡人皆胡服” 。 此后 , 辽朝的官服制度也以此为标准 , 契丹人和汉人分别穿本民族的服装 。 耶律德光将契丹国号改为“大辽” , 年号也改成“大同” 。 历史上 , 我们熟悉的辽国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

在举行大典之前 , 耶律德光征召各地的节度使入朝表态 , 多数的藩镇节度使虽然各拥兵马 , 但都应召进京 , 争先恐后地向耶律德光上表称臣 。 耶律德光向名臣冯道请教历史上的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 冯道告诉耶律德光:皇帝刚刚得到天下 , 应该大赦罪人 。 耶律德光听了连连称是 , 于是传下命令 , 要大赦天下:“自今以后 , 不修甲兵 , 不买战马 , 减免赋税和徭役 , 天下太平矣!”雄心壮志溢于言表 。

可惜的是 , 对中原的治理 , 耶律德光空有美好的愿望 。 耶律德光以为坐定中原皇帝以后便可高枕无忧 , 但他却丢失了为君之道中最需要的民心 。 进入开封城后 , 耶律德光广泛接受四面八方送上来的进贡礼品 , 大肆饮酒作乐 , 常常傲慢地对原后晋的臣子们说:“你们中原的事 , 我都了解;可我国的事 , 你们就不知道了 。 ”

耶律德光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打草谷” 。 据《辽史·兵卫志上》记载 , 在辽国初年 , 军队出征时 , “人马不给粮草 , 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 。 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 , 靠军人自筹给养 , 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 , 被辽人称作“打草谷” 。 由于辽国军队没有后勤供应 , 在中原 , 辽兵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抢夺粮草 , 于是遭到了汉族人的强烈反抗 。 节度使赵延寿曾建议耶律德光按中原的传统发给手下士兵薪饷及粮草 , 但耶律德光不以为然:“我们国家从来没有这种传统 , 士兵们没钱没粮 , 就让他们去抢好了 。 ”于是 , “丁壮毙于锋刃 , 老弱委于沟壑 , 自东、西两畿及郑、滑、曹、濮数百里间 , 财畜殆尽” 。 为赏赐南下辽军 , 耶律德光又命三司筹措赏赐之物 。 当时官府仓库里已经空竭 , 三司官员不知从何处出 , 就向都城的士人百姓借钱 , 自将相以下都免不了 。 非但如此 , 他们还分别派遣几十名使者到各州借款 , 并用严刑相威胁 , 搞得民不聊生 。

但是 , 这些钱并没有颁发给契丹士兵 , 都聚积到皇宫内库里 , 打算装车运回北方 。

另外 , 许多契丹人在汉族地区担任官职时 , 由于不懂治理之道 , 汉人中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就充当了他们的走狗 , 与他们一起搜刮民财、鱼肉百姓 , 这更激起了百姓对辽军的不满 。 在短短一两个月内 , 中原各地烽烟四起 , 驱逐契丹人的民众暴动此起彼伏且愈演愈烈 。

面对各地雪片一样飞来的告急文书 , 耶律德光懊恼地说:“我没有想到中原民众竟然如此难以治理!”哀叹之下 , 耶律德光开始反省和总结其南下称帝的得失 , 并得出所谓“三失”:各地搜刮百姓钱财 , 是第一失;让契丹士兵打草谷扰民 , 是第二失;没有早点遣返节度使去治理各镇 , 是第三失 。

转眼间 , 天气变热 。 耶律德光和契丹将士都习惯了寒冷的北方 , 实在无法忍受南方的酷暑 。 公元947年三月初八 , 耶律德光看到局势失控 , 觉得实在是呆不下去了 。 于是 , 他留下述律平的侄子萧翰任宣武军节度使 , 留守汴州 , 自己则带着大批文武官员起程回国 。 临走时 , 他还不忘带走“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物及铠仗” 。

归途中 , 他对敢于反抗的地方残忍地采取了屠城之法 , 走一路杀一路 。

渡过黄河后 , 耶律德光身染急病 , 高烧不退 , 严重到周身堆满冰块并吞冰入腹也无法降温的程度 。 没几天 , 耶律德光就病死在河北栾城 。 辽圣宗统和二十六年(公元1008年)七月 , 奉上尊号谥为孝武皇帝 。

元朝官修正史《辽史》脱脱等人的评价是:“太宗甫定多方 , 远近向化 。 建国号 , 备典章 , 至于厘庶政 , 阅名实 , 录囚徒 , 教耕织 , 配鳏寡 。 求直言之士 , 得郎君海思 , 即擢宣徽 。 嘉唐张敬达忠于其君 , 卒以礼葬 。 辍游豫而纳三克之清 , 悯士卒而下休养之令 。 亲征晋国 , 重贵面缚 。 斯可谓威德兼弘 , 英略间见者矣 。 入汴之后 , 无几微之骄 , 有‘三失’之训 。 ”

作者:康冀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