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晚清重臣赵尔巽是清末时期政坛上的风云人物 , 为官之初曾任安徽、陕西按察使 , 继之出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 , 自1903年1月起调任湖南巡抚起 , 开始走上封疆大吏之途 , 曾先后出任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东三省总督等要职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赵尔巽

赵尔巽在晚清官场上叱咤一生 , 那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摘取其一生的几个片段 , 以探究赵尔巽的宦海人生 , 而如何对其进行历史的评价 , 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一份评判标准 。

举才不避嫌 , 重用熊希龄

赵尔巽是在山西布政使任上晋升为湖南巡抚的 , 这是他第一次出任封疆大吏 , 而湖南又是维新变法的主战场之一 , 赵尔巽前任的前任陈宝箴在湖南倡导维新变法被革职且“永不叙用” , 但赵尔巽并没有顾忌这些 , 而是把创办新式教育作为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 将久负盛名的“岳麓书院”改造成为“湖南大学堂” 。

熊希龄乃是湖南新派人物 , 当年在陈宝箴的支持之下 , 与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 , 积极推动变法维新 , 及至戊戌变法失败后 , 熊希龄也遭遇其仕途低谷 , 被革职惩处 , 没有被朝廷砍头已属幸事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熊希龄

但赵尔巽上任伊始 , 即举才不避嫌 , 对熊希龄赏识并提携 , 以奏折呈请朝廷解除对熊希龄的管束 , 并极力举荐熊希龄 , 由此可见赵尔巽的胆识和勇气 。

熊希龄也由此成为赵尔巽治理湖南的“智囊” , 赵尔巽在湖南推行创办学堂、编练新军、裁撤绿营、派遣留学生等新政举措时 , 均仰赖于熊希龄的出谋划策 , 1903年秋 , 湖南西路师范学堂成立时 , 赵尔巽委任熊希龄出任副办 , 而实际主持校内外一切事务 。

赵尔巽在湖南任上仅一年多的时间 , 当他于1904年5月离任时 , 赵尔巽还特别向继任者端方推荐熊希龄 , 殷切希望熊希龄能够被继续得到重用 , 使其治国安邦之才不至被埋没 。

赵尔巽后来出任东三省总督时 , 依然不忘重用熊希龄 , 委任熊希龄出任东三省屯垦局总办、奉天盐法道、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等职 , 甚至在“五大臣出洋”考察欧美宪政时 , 还特别举荐熊希龄出任参赞一职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熊希龄

赵尔巽对熊希龄确实有知遇之恩 , 熊希龄后来在民国时堪当国务总理等大任时 , 曾对赵尔巽心怀感激之情 , “龄弟不才 , 受知实深” , 确实是发至肺腑之言 。

“特异人才 , 可以大用”的蒋百里

1906年 , 蒋百里从日本留学归来 , 当时其老师陈仲恕正在给“东北王”赵尔巽当幕僚 , 遂将自己的学生蒋百里举荐给赵尔巽 , 而赵尔巽刚出任“盛京将军”不久 , 急需懂军事的人才辅佐之 。

“盛京将军”为清朝武官之职 , 是统辖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 “盛京”即指今天的沈阳 , 这里也是清皇室的祖籍之地 , 其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

赵尔巽亲自召见了抵达沈阳的蒋百里 , 当时日俄战争刚结束不久 , 蒋百里为赵尔巽分析国际形势 , 他认为日俄两国必将是中国最大的敌人 , 尽管俄国战败 , 但俄国的侵略野心尤甚于日本 , 因此筹划东三省国防建设迫在眉睫 , 而训练新军更是第一要务 , 蒋百里遂被赵尔巽任命为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 , 协助赵尔巽筹建东三省国防建设并训练新军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蒋百里

但筹建新军工作不久 , 蒋百里就因此触动了旧军的利益 , 当时旧军的主要统领张勋和张作霖等人都迁怒于蒋百里 , 新军和旧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 矛头直接指向蒋百里 , 陈仲恕力劝蒋百里赶快离开 , 以免惹来杀身之祸 。

蒋百里为此向赵尔巽请辞:“我在日本学的是初级军事 , 中国国防应当取法于上 , 当今世界当属德国陆军最强 , 我希望有去德国实习陆军的机会 。 ”

赵尔巽极为赏识蒋百里的雄才大略 , 认为蒋百里为“特异人才 , 可以大用” , 遂专门向朝廷递交奏折 , 举荐蒋百里前往德国考察军事 , 朝廷很快就批准了 , 蒋百里因此被公派德国研习军事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蒋百里(前排左二)与欧洲考察团合影

蒋百里在结束德国游学之后 , 又回到东北沈阳担任原职 , 这次欧洲之行 , 使蒋百里更加认识到东北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 并且专门派人前往俄国留学 , 以搜集俄国军事情报并做局势之研判 。

张作霖畏惧赵尔巽

草莽出身的“东北王”张作霖一生似乎无所畏惧 , 但实际上他也有畏惧之人 , 而这个人就是曾两次执掌东北的封疆大吏赵尔巽 , 一次是出任“盛京将军”时 , 而另一次是执掌东北的“东三省总督” , 可以说是张作霖在东北的老前辈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年轻时的张作霖

赵尔巽比张作霖年长31岁 , 彼此可谓是父子之辈 , 赵尔巽出使东北担任“盛京将军”时 , 已经过了花甲之年 , 而张作霖则正是而立之年 , 穷小子出身的张作霖没有读过书 , 而赵尔巽是同治十三年进士 , 这种出身乃天地之间的差别 , 也是根本无法相比的 。

赵尔巽是1905年7月抵达盛京履职的 , 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末期 , 对中国最具威胁的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 , 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控制权 , 而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 , 中国东北成为日俄双方陆上交锋的主战场 , 这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肆意践踏 。

赵尔巽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出任东北最高军政长官 , 可谓是临危受命 , 从中也可看出赵尔巽在清朝廷众多大臣中的分量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赵尔巽(左五)与人合影

由于日本和俄国都觊觎东北的富饶和战略地位 , 平衡各方势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但赵尔巽在任两年 , 使东北得以稳定 , 因其治理东北措施得当 , 为政清廉 , 而用人得当 , 使得东北暂时得以稳定 。

二十世纪之初 , 辛亥革命风起云涌 , 清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 老臣赵尔巽于1911年4月再次披挂出征 , 出任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张作霖

武昌起义爆发后 , 各省革命党积极响应并策应起义 , 地处边疆东北的革命党人也暗中发动起义 , 在此关键时刻 , 张作霖主动对有知遇之恩赵尔巽进行保驾 , 尽管擅自调动部队是犯了大忌 , 但张作霖却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 这份对赵尔巽的忠诚却难能可贵 。

赵尔巽主持编纂《清史稿》

清王朝灭亡之后 , 赵尔巽隐居于青岛 , 执掌中华民国大权的袁世凯多次邀请其重新出山 , 都被其婉言谢绝 , 直到1914年3月袁世凯邀其出任清史馆馆长 , 主持编纂《清史稿》 。

当时北洋政府成立了两个史馆 , 一个是为了纂修清史而设立的清史馆 , 另一个就是纂修中华民国历史的国史馆 , 由王闿运出任馆长 。

赵尔巽是纯正的正蓝旗人 , 对清王朝心怀眷恋之情 , 他认为这是事关一代国史的大事 , “失今不修 , 后业益难著手” , 在困难也“不敢诿卸”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赵尔巽书法

当时清史馆和国史馆同时筹建 , 而国史馆比清史馆还早开馆了三个月 , 可是其声望和成果远远不及清史馆 , 赵尔巽尽管是进士出身 , 也曾授翰林院编修 , 但他一生为官 , 并不精通史学 , 而他始终以修史为己任 , 这份责任和担当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

赵尔巽并没有安度晚年 , 而是全身心地致力于修史 , 他利用自己为官多年的影响力 , 在全国延揽前清人才 , 并多方筹款来支持编纂清史 , 当张作霖得知赵尔巽因修史而经费短缺时 , 毫不犹豫地奉上一笔巨款 , 以此支持老前辈赵尔巽的修史事业 。

参与编纂《清史稿》人员有100多人 , 历时十四年完稿 , 全书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 , 共五百三十六卷 , 记录了清朝从1616年建国至1912年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清史稿》

赵尔巽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 , 依然关注《清史稿》的命运 , 他担心时局多变而自己也时日无多 , 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 , 将各卷刊印出版 , 以存世流传 , 而防止毁于一旦 , 因为以往历史的教训不能不牢记 。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一个叱咤晚清政坛的封疆大吏// //

晚年的赵尔巽

赵尔巽与袁世凯是前清遗老在民国时期最为活跃的政治家 , 袁世凯可谓是世人皆知 , 但赵尔巽却鲜为人知 , 而赵尔巽也是晚清政坛上不可或缺的历史人物 , 研究晚清的历史 , 赵尔巽是绕不过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