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明治维新 一个英国人眼中日本的开放与革命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亲历明治维新 一个英国人眼中日本的开放与革命

西方知日第一书 。 时代大变局下看日本上下如何找出路 。


亲历明治维新 一个英国人眼中日本的开放与革命

亲历明治维新 一个英国人眼中日本的开放与革命// //

萨道义(Ernest Mason Satow , 1843-1929) , 英国外交家 。 1862年至1883年以及1895年至1900年任英国驻日外交官 , 1884年至1895年在暹罗(今泰国)、乌拉圭、摩洛哥等国任外交官 。 1900年至1906年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 , 曾代表英国签署《辛丑条约》 。 1906年被委任为英国枢密院委员 。 他还是一位卓越的语言学家、不知疲倦的旅行家、旅行指南作者、词典编纂者、登山家、狂热的植物学家和伟大的日本典籍及手稿收藏家 。 与威廉·乔治·阿斯顿、巴塞尔·霍尔·张伯伦三人被公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日本学学者 。


亲历明治维新 一个英国人眼中日本的开放与革命

亲历明治维新 一个英国人眼中日本的开放与革命// //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关键事件 , 随着开国和改革 , 日本开始了它的现代化 。 写明治维新的书很多 , 英国外交官萨道义所作《明治维新亲历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现场感 , 此书不是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重大事件面面俱到的概述 , 而是一种置身其中的记录 。

他 1843 年出生 , 萨道义于1862年作为英国使馆的译员抵达日本才 20 出头 , 1869年倒幕战争结束后离开 , 他到日本的时候正好是目睹了一个巨大的、变革的时代 , 就是“尊王攘夷”到“明治维新”的这么一个年代 。 他不但面见过明治天皇 , 参与过和德川幕府的外交事宜 , 也结识了许多倒幕派的有识之士 , 如伊藤博文 , 井上馨 , 西乡隆盛 , 木户孝允等 , 他们后来成了明治维新的主导人物 。 他接触到的当然不仅仅是这些 , 还有本国的海兵 , 日本的仆役 , 旅馆老板 , 艺伎 , 商人 , 看热闹的农民和市民等等 , 对日本的风物也多有记述 ,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具个人视角的文本 。

而且他参与了日本这场变革 , 他某种意义上也说服了当时英国的驻日公使亨利·帕克斯支持倒幕这一派 , 而法国人支持幕府这一派 , 最终英国人获胜了 , 明治维新成为了日本历史的关键时刻 。


亲历明治维新 一个英国人眼中日本的开放与革命

亲历明治维新 一个英国人眼中日本的开放与革命// //

《大政奉还图》(邨田丹陵绘)

萨道义在书中讲到他去拜访西乡的场景 , 他说:

次日 , 我前去萨摩会馆拜访西乡 , 希望进一步打听京都的形势 。 西乡大胆地谈起了他们的新见解 , 即建立一个取代幕府政权的国民议会 。 我从年轻的松根处早已听说 , 类似的观点在倒幕间中间甚为普遍 , 但仍然觉得这是个荒唐的主意 。

人在历史关头的时候 , 都不知道历史通向何处 , 历史很多时候就是由这些莽撞者所驱动的 。 像西乡这种计划在当时应该很少有人认同 , 但是他最终说服了萨道义 。

他还描述了一次他去觐见天皇的感觉 , 他那天一早上穿好衣服 , 那天天气十分寒冷 , 下雪然后又变成了雨夹雪 , 那是 1869 年 1 月 2 日 , 是天皇刚刚从京都搬到了东京 , 也就是江户城的新的名称 。 到了东京城的时候 , 萨道义发现雪又变成了雨 , 更为糟糕的是 , 他还没乘坐马车 , 是骑马前往 。 觐见天皇是在应天门内的西之丸大殿 , 他们骑马经过了第一座桥和挂有下马牌的地方 , 到了第二座桥的桥墩处开始步行 , 他们被迎了进去 , 走进了候见室 。 然后一群人 , 大久保 , 三条等当时重要的臣子都在场 , 与他们寒喧 。

接着 , 有人将我们带进一间昏暗的大房间 , 天皇陛下端坐在一座比大阪递交国书大得多的华盖之下 , 因为屋内光线昏暗 , 我几乎无法看清天皇的衣饰穿着 。 但他那张涂了白粉的脸却异发清晰地浮现在周遭的朦胧昏暗中 。 首相从御座的右下方站起来 , 天皇简短地问候了女王陛下的健康 , 继而对公使继续留任江户表示祝贺 , 之后 , 首相便开始宣读天皇陛下的发言 。 帕克斯公使极为得体地进行了回应 。 觐见仪式只花了五分钟便结束了 , 之后他们就骑马离开 。

我想那是他对处于历史关头时刻的天皇的觐见 , 当然天皇也才是十几岁的少年人 , 他没有看清天皇的脸 , 所以看历史都是扑朔迷离的 。

孤立的日本 等级森严的封建制

常有人拿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对比 , 其实当时的日本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 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日本行的是封建贵族制而非官僚帝制 。 书的开始部分对这一点有所介绍 , 在个人视角之外 ,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日本政情的概貌 。

日本在早期行君主制 , 世袭的天皇政府掌握着实权 。 而所有的世袭权力都会遇到继承人羸弱 , 辅政篡权的问题 。 于是在一系列变化之后 , 依靠武士力量的贵族势力崛起 , 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诸侯 。 到1600年 , 德川家族凭借一系列征伐和联盟统治了日本全境 , 天皇家族并没有被消灭掉 , 而是成了象征性的统治者 , 权力几乎只局限在京都地区 。

另一方面 , 德川家族虽拥有实权 , 也只是权力有限的霸主 , 对于其他各个诸侯的控制力并不像中国的君主对臣子拥有的那种绝对权力 。 各个诸侯在自己的领地里仍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 只是有限地臣服于德川家族 , 即江户幕府而已 。

在1600年左右 , 西方本与日本有所交流 , 主要是基督教的传播和通商 。 由于外来宗教与本土的佛教和神道教相冲突并且激起民变 , 德川幕府施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 全面压制和驱逐基督教 , 只开放长崎一口给荷兰人和中国人进行有限的贸易 。

日本内部除了各诸侯统治自己的土地 , 形成割据外 , 还分为武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 实行彼此隔离 , 限制交往与通婚的政策 。

在诸侯权力世袭的过程当中 , 也存在着继承人的权力被篡夺的问题 。 幕府将军被其家臣篡权 , 家臣又被其属下篡权 , 到最后实际上是一群出身较低 , 但是积极勤勉的文士负责具体的权力运作 , 上层人也成了象征性的统治者 , 只管享受就够了 , 即便一个幼儿继位 , 统治机器仍能平稳运转 。

日本于是形成了一个世袭封建制和身份制的社会 , 权力相对分散 。 没有外界的侵扰 , 也就没有形成统一军队 , 统一国家的动力 , 这样的结构比较稳定地存在了200多年 。

这种稳固的社会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 一遇到外界强敌来犯 , 就必发生变化 , 这个强敌就是西方国家 。

生麦事件:东亚与西洋的隔阂

1862年9月14日 , 日本生麦村(横滨境内)发生一件砍杀事件 , 萨摩藩(鹿儿岛县)武士拔刀而起 , 袭击4名英国人 , 造成1死2伤 。

这起“生麦事件”成为日英两国外交史上一次重大事件 。 单纯从萨道义的描述来看 , 日本武士上来就砍人 , 自然野蛮 , 应当担负全责;然而从日本角度看 , 所有藩主家族的仪仗队列都有权不受平民打扰 , 而且4名英国人已经逆行到岛津久光(三郎)的座驾附近 , 不仅冒犯礼仪 , 更造成安全风险 。 在武士的逻辑里 , 保卫主君安全的正确方法只有砍人一途 。

两种解释象征着日英两国的文化区别 , 也同时象征着两种文化处于敌对态势 。 萨道义提到日本人“随便撕毁合同、搞些商业欺诈简直是家常便饭” , 而横滨的外国人居留地也因欧洲人道德素质水平低下而被形容为“欧洲的垃圾堆” 。 一边是“骗子” , 一边是“垃圾” , 两者无疑会处于一种“互觉野蛮”的态势中 。

于是“血腥的袭击事件”也就成为萨道义“驻日生涯中极其普通甚至随时可能面对的危险” 。 从1856年美国公使进驻日本算起 , 到1868年明治维新为止 , 日本总共爆发24次“攘夷”(袭击外国人)事件 , 年均2次 。 袭击者中 , 甚至包括日后热心西化、缔造整个明治帝国辉煌的“总设计师”伊藤博文;萨道义本人也在1867年前往江户途中遇到一次小规模袭击 。

对于“生麦事件” , 美国商人尤金·范·里德(Eugene Van Reed)有着另一番回忆 。 他在当日稍早时分也遇到萨摩藩队列 , 不过他随即脱帽致意 , 牵马立于路边 , 目送队列离去 , 整个过程也没有受到任何刁难 。 毕竟如同萨道义所观察的 , “在日本礼仪中 , 起立被视作某种不敬” , 日本平民见到“大名行列”(藩主仪仗队)都要跪在路边迎接 , 然而这位外国人只是站立便可 , 足见即便文化不同 , 萨摩武士也不是不讲道理 。

由于这番记忆 , 美国《纽约时报》对“生麦事件”的评价也更为中立:“这件事错在理查德逊…对日本的主要贵族如此无礼 , 别说外国人 , 即便日本臣民也不能允许 。 条约虽给了他居住与贸易的自由 , 却没给他冒犯日本法律与习惯的权力 。 ”

冲突与战争 日本内政的转折点

一边想要闭关锁国 , 另一边则要求开口通商 。 日本与西方的冲突不单是利益与实力的碰撞 , 更是不同游戏规则 , 不同观念的碰撞 。

如在生麦事件当中 , 外交官理查德逊和另外三个外国人冲撞了萨摩藩前藩主岛津三郎的仪仗 , 双方交流不畅 , 四人便被萨摩武士以佩刀袭击 , 理查德逊当场死亡 , 另外两人受伤 , 一女士逃脱 。

对排外的日本贵族而言 , 西方人冲撞到自己的仪仗是重大的侮辱 , 有正当的理由进行惩罚 , 日本平民若做了同样的事也会惨遭毒手 。 对英国人而言 , 无论这种冒犯有多么严重 , 都没到死于非命的程度 , 自然要讨个公道 。

事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 英方要求捉拿凶手 , 赔款 。 幕府虽支付了赔款 , 却对作为诸侯的萨摩藩前岛主无能为力 , 除非发动双方都不想承受的战争 。 德川幕府也遭受着西方与国内攘夷派的两面夹击 , 其初步的对策是提出重回闭关锁国 , 拒绝履行之前的条约 。 这在尊重契约的西方人看来无异于是与各国宣战 。 遂以武力威胁 , 闭关只得作罢 , 但捉拿萨摩藩的凶手 , 德川幕府虽然有所承诺仍无力执行 。

英国便与萨摩藩直接交涉解决问题 , 在交涉过程中 , 发生了小规模的战争 。 之后英国又进攻了之前袭击外国商船的长州藩 , 这两个藩是当时倒幕攘夷最力的藩 。 两次战争萨道义都亲身经历 。

英国派遣七艘战舰前往鹿儿岛 , 途中扣押了萨摩藩的日本汽船 。 捉到的两名俘虏伪造了姓名和身份 , 后来都大名鼎鼎 , 一个成了实业家 , 另一个担任了神奈川的首长 。 兵临城下的英国舰队在未被通知的情况下遭到惊天动地的炮击 , 他们随即点燃了扣押的汽船作为报复 , 在点火之前当然先劫掠了汽船上一切物质财富 , 萨道义抢到了几把日本火枪和一顶黑色帽子 。 在那个时代于战争中摧毁劫掠敌方物质财富似乎是正当权利 。

英国军舰和岸上的37门大炮展开对射 , 萨道义所在的军舰被射中三次 , 真是刺激的经历 。 英军有11人战死 , 萨摩藩的炮台和大半城池化为平地 , 城内也因战争而失火 , 大量民居都被烧毁 。 萨摩最终主动赔款了事 , 下令袭击外国人的岛津三郎自然没有被捕 , 萨道义为双方无辜者因此一人之过遭受损失而唏嘘不已 。

对长州藩讨伐前 , 当时还籍籍无名的伊藤博文与井上馨从英国辍学赶回来 , 想要阻止战争 。 这过程中萨道义恰巧有机会与二人见面长谈 , 但两人调停失败 , 英法联军派出载着总计200多门炮的十数艘蒸汽战舰 , 进军长州的下关 , 中途还在平民那里采购了煤炭和食物 , 村民态度十分友好 。

抵达战场后 , 舰队与岸上的炮台开始了对射 。 形成对比的是 , 岸上只有二三十门炮 , 实在有些不堪一击 。 英军很快登陆 , 萨道义也跟着上岸 , 一起摧毁岸上的炮台 , 将炮台或钉死 , 或投入大海 , 在陆上亦有交火 , 大胜而归 。 双方在整场战争中死伤都在几十人之内 。

一战之后 , 伊藤又来交涉 , 长州与英国迅速和好并签订条约 , 其统治者转变之速 , 足见其务实态度 。 伊藤博文自然也起了很大作用 , 有趣的一幕是 , 伊藤在谈判的闲暇请萨道义吃了顿不太地道的西餐 , 有些菜很美味 , 也有几道菜因为不易切开食用而让场面有些尴尬 。

长州藩与英方也在这之后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 这两次战争可以算是日本内政的转折 , 从此以后萨摩 , 长州等藩不再主张攘夷 , 而继续倒幕 , 英国也秉持着不干涉日本内政的策略 , 于内战中保持中立 , 终于各藩击败德川幕府 , 天皇政府重新统治日本 , 开启了明治维新 。

另一番景致 西方最早旅日游记

比起很早就结识伊藤博文 , 萨道义与西乡隆盛的第一次见面 , 已经到了1867年 。 两人畅谈日本局势 , 西乡是萨摩藩的首要领导者 , 初“看起来冷漠而迟钝” , 逐渐便会发觉“他那黑色的眸子莹然生光” , “微笑也十分亲切” 。 萨道义认为他可能是当时日本最具智慧的政治家 。

这次谈话中也显露出萨摩藩等诸侯与幕府之间的矛盾所在 。 诸藩并不反对开口通商 , 只是一旦开口 , 利益将被幕府独享 , 而口岸所在藩将失去一个港口 , 于财政上损失巨大 。 因此只有以攘夷为借口抵制 , 这是引发倒幕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

除了对战争和政治的记述 , 1867年萨道义与同伴得到一个机会 , 由内陆从大阪去江户 。 这次旅行 , 为我们呈现了另一番景致 。

乘着轿子 , 他们经过了只有难以下咽的米饭和豆腐作为午饭的小村庄;由渡船载着渡过夜幕之下浮起薄雾的略显神秘的河面;经过二百年来为旅行中的大名们提供服务的驿站和周边的饭馆与旅店 , 那里有鱼和清酒 , 盛着通红的木炭的火钵 , 柔软的丝绸被面的被子 , 热情的店家 , 在餐桌间表演的艺伎 , 询问着是否可为尊贵大人“擦洗玉体”的略显拘谨的少女;置身在狂欢节般喧嚣的城池中的大街 , 那里有成群结队的武士 , 欢天喜地的儿童还有脸上涂满白粉 , 格外娇艳妩媚的年轻小姐 。

途经之处有些大名十分热情 , 妥善而体贴地安排食宿 , 也有些应付了事 , 将他们尽数打发 。 还有一次遭遇到排外武士的袭击 , 暴徒被护卫的火枪和利刃击退 , 官府迅速捉拿了凶手 , 竟是历来欺压四方的天皇例币使的属下 , 众多平民拍手称快 。

富士山更是美不胜收 , 它穿过云层拔地而起 , 它屹立海中拖着长长的群裾 , 它那若隐若现的山体和分外醒目的白雪……

新鲜的风物目不暇接 , 近世以来欧洲人禁入日本内陆 , 这一段叙述很可能是近世最早的西方人旅日游记 。

回到江户之后 , 幕府和倒幕派的战争很快爆发 , 又很快结束 。 直面西方挑战积极改革的西部藩取得了权力 , 而怠惰的幕府则在短短几年间结束了200多年的统治 。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期 , 发生如此迅疾 , 人们很久之后才反应过来 。 回味那段历史 , 《明治维新亲历记》正以其详实的记述 , 充盈的细节和独特的视角 , 带着我们好好体验了番150年前正做出奋力一跃的日本 。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 仅供考、交流之目的 。 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 , 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 微信联系yangyaoyu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