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工运与刘少奇的初心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安源工运与刘少奇的初心
安源是刘少奇的初心践行起始地 。 经过安源工运斗争的艰辛锻炼和生死考验 , 刘少奇历经了坚守初心、践行初心的奋斗历程 , 充分展示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初心不渝和不懈努力 。
1922年 9月 , 受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委派 , 刘少奇来到安源工作 , 协助李立三领导安源工人大罢工 。 1923年 4月至 1925年春 , 他全面领导和主持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作 , 使安源工运出现了长达两年的全盛发展时期 , 为安源工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和光辉旗帜作出了重要贡献 。
1、刘少奇在安源工人运动中践行初心的历程1922年初夏 , 从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回国的刘少奇 , 经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的派遣到湖南党组织接受工作任务 , 同年 9月 , 到安源领导开展工人运动 。
在安源 , 刘少奇开始将共产主义信仰根植于工人革命运动的实践中 , 将奋斗精神付诸于实现为工人谋利益作主人的斗争中 。 他的理想与初心 , 从思想的层面 , 落在了复杂的现实——领导和开展工运的实践之上 。
第一 , 临危不惧 , 坚决斗争 , 始终站在工人运动的最前列 。
1922年 9月 , 当安源大罢工进行到关键时刻 , 刘少奇勇担重任 , 敢冒风险 , 与路矿当局展开面对面的谈判斗争 。 当路矿当局以武力相逼 , 以生命恫吓时 , 刘少奇毅然说道:“万余工人如此要求 , 虽把代表斫成肉泥 , 仍是不能解决!”
他的大义凛然、毫不退怯 , 进一步凝聚起工人的强大力量 , 为大罢工最后“未伤一人 , 未败一事 , 而得到完全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
大罢工后 , 刘少奇领导安源工人俱乐部与路矿当局就兑现协议条款作坚决斗争 , 粉粹了工头组织的破坏阴谋 , 采取有力手段打破令工人饱受 20多年痛苦的包工制 , 改为合作制 。 自此 , 安源路矿工头由包工改为拿固定工资 , 按协议增长工资 , 中间盘剥得以废除 。
在刘少奇的主持下 , 为湘鄂赣地区工人谋求更大利益和福祉的接续斗争依次展开 。 他派干部组织永和煤矿 2000多工人、株洲铁路 280多名工人一道斗争 。 经过斗争和交涉 , 当局于1923年 2月中旬阴历年关前夕 , 被迫全部发放工人年终加薪和此前所拖欠饷 , 改善了工人生活 , 增进了俱乐部的力量和团结精神 。
安源工运与刘少奇的初心// //
第二 , 注重党团建设 , 打造坚强堡垒 , 指导和实现各地工团大联合 。
刘少奇十分注重在工运斗争中加强党团组织建设 , 使之成为俱乐部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指挥中心 。 在他的领导下 , 1924年底 , 安源党团组织成为当时全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地方党团组织 , 骨干朱少连还作为全国党代表 , 于 1923年 6月参加了党的三大 , 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
到 1924年底 , 安源工人党员发展到 198人 , 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 994人的近五分之一 。 当年秋天 , 刘少奇还领导在安源办了一所中共党校 , 这是中共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党校 , 刘少奇亲自为学员授课 。
当俱乐部呈现发展之时 , 刘少奇及时告诫工人们要放开眼界 , 致力实现整个工人阶级大团结和大联合 。 他明确指出:“我们工人的组合 , 是一个极大的组合 , 全世界都要联成一气 , 并要组织得和军队一样 , 才能与那有坚固组织的资本阶级奋斗 。 ”
他还教育工人 , 工人阶级大团结大联合是事关阶级整体利益的大事 , “我们安源俱乐部的力量虽大 , 但是还要靠着外面各地的工友联络 , 互相援助 , 才能立脚” 。 不要因眼前利益而裹足不前 , 自满自得 , 要有本阶级的终极目标 , 要深知:“工人组织团体的目的极为远大!将来还是要管理世界一切的 。 增加工资 , 不过为争得目前很小的利益 , 使大家认识阶级的利害而结合团体的一种手段 , 绝对不是我们工人的目的 。 ”
他还真挚地提醒和批评少数工人中存在的“只知道加几个钱 , 其余一切什么‘联合’、‘训练’、‘阶级争斗’等 , 都不关他的事 , 概不过问 。 这种错误的观念 , 实大足以妨碍团体前途远大的发展 。 望大家都认清自己阶级的地位和真实的目的 , 努力前进!”
为实现工人团体的大联合 , 1922年 11月中旬 , 俱乐部响应成立汉冶萍总工会的倡议 , 前往汉阳着手参与筹备工作 。 12月 10日 , 汉冶萍总工会正式成立 , 刘少奇被选为汉冶萍总工会执行委员 。 1924年 9月 , 刘少奇又被汉冶萍总工会选为委员长 。
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 , 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等联合型工会团体相继成立 , 积极参加和推动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的筹备工作 。 刘少奇后来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评价:“安源工人在‘二七’失败后 , 不独强固自己的工会 , 竭力向前发展 , 并于援助同阶级的伙伴和谋全国工人的团结上 , 尽了很多的力 。 ”
因成功领导安源工运 , 1925年春 , 刘少奇被派往广州参加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筹备工作 , 被大会选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副委员长 , 开始领导全国工人运动 。
第三 , 全面规范安源工人俱乐部 , 完善内部建设 , 使之成为真正代表和实现工人利益的主心骨 。
1923年 , 刘少奇担任安源工人俱乐部总主任 。 他从二七惨案后全国工运处于低潮的实际出发 , 一方面维持与路矿当局的正常关系 , 另一方面着力加大对俱乐部内部整顿和干部工人教育训练的力度 。
他教育工人在此非常时期 , 更要相信和依靠俱乐部这个集体 , 相信和信仰社会主义 。 要特别注意积蓄力量 , 整顿规章 。 在他的领导下 , 俱乐部逐渐建立和形成了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具体细则 。 经过 1923年 9月和 1924年 9月两次修订、增补和完善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总章》 , 成为当时各地工会组织制度建设的一个通用范本 。
1923年 10月至 1924年 4月 , 他带领工人兴建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大厦 , 形成了工人“对于自己利害相关的团体——俱乐部——之信仰与保护” , “于是全体万余工友均争先加入俱乐部” 。 俱乐部成为工人真正的靠山 。
第四 , 强化教育管理 , 严肃处理腐化问题 , 大大增强俱乐部的团结和力量 。
刘少奇任安源工人俱乐部总主任时 , 对于俱乐部内发生的贪污腐化问题 , 毫不手软 。
他领导开展了大整顿工作 , 整顿干部作风 , 规范财务管理 , 严肃处理贪腐问题 。
他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审查、公开问责等方式 , 先处理了俱乐部内少数官僚化、享乐化的工会干部和贪污挪用公款的干部 , 尔后又通过思想教育、建章立制、整顿纪律 , 重振了工人的信心 , 保证了俱乐部1923年至1924年的持续发展 。
第五 , 善于思考 , 深刻总结 , 将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自觉运用于指导安源工运的发展 。
在安源时 , 刘少奇表现出了勤于理论思考的习惯和扎实的理论素养 。 他以安源工运为案例 , 在近3年繁重的工作之余 , 相继写下了6篇文章 , 内容涉及工运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组织建设、经济管理、斗争方略等方面 。 仅1923年一年 , 他就写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俱乐部组织概况》3篇 。
他从安源工运实例入手 ,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 , 研究了中国工运发展规律、基本原则、组织建设、工作策略等重大问题 , 阐述和提出了许多闪烁着真理光芒的观点 ,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运理论体系的形成 。
第六 , 正确运用斗争方式和工作策略 , 妥善把握尺度时机 , 确保安源工运的正确发展方向 。
在安源工运斗争中 , 刘少奇始终正确地采取斗争策略 , 清醒地把握斗争分寸 , 坚决反对和制止工运中一度出现的过激行为 。 为了避免工人因不切实际的随意罢工和消极怠工影响大局和长远 , 他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向工人们讲道理、说利害 , 及时平息和调解他们的急躁情绪 。
可以说 , 刘少奇是党内较早提出在实际工作中 , 要注意和防止急躁冒进的领导人之一 。 当少数工人不理解 , 甚至反对和围攻他时 , 刘少奇仍能以理服人 , 细心劝导 。
1937年2月26日 , 刘少奇还以安源工运中发生的具有“左”的性质的错误为例 , 写信给张闻天 , 提出要教育和提醒党员干部从党的历史中吸取教训 。
第七 , 关注与民生利益攸关的民族企业 , 发出为民生必须保企业的强烈呼吁 。
刘少奇从事关民生大计的高度 , 深入分析汉冶萍公司和萍乡煤矿的经营现状和潜伏危机 , 指出:如果企业出现破产 , 将会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严重后果 。 他认为 , 要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和经济利益 , 就要给予民族企业切实有效的帮助 。
1924年6月和11月 , 刘少奇分别写下了《救护汉冶萍公司》和《整顿萍矿意见书》两文 , 开篇即分析指出这些民族企业与国计民生的内在关系 , 明确提出:汉冶萍“不独在国民经济上占了极重要之地位 , 且为发展东方‘物质文明’之根据” 。 “欧美列强限制中国实业发展使中国永成他们工厂制造品之销场”,“中国如欲自强 , 发展中国实业 , 实为先决条件” , “故汉冶萍之存在于否 , 实关系于人民之生死国家之兴亡” 。
对当时岌岌可危的汉冶萍公司和萍乡煤矿 , 刘少奇大声疾呼:“中国国民呵!关系国民生死国家兴亡之中国最大基础的实业汉冶萍 , 要停工破产了呵!其速起救护吧!”他呼吁社会 , 包括工人职员在内的群体 , 从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 , 切实维护和尽力帮助企业共度难关 , 使企业不致破产 , 避免广大工人失业及家人生活无着 。
不仅如此 , 刘少奇还一一列举了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资本运作不当的原因、亏损的缘由等 , 并提了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 这种从民族企业关乎民生大计的角度看问题的态度 , 在党内也是较早的 , 显示出刘少奇为工人群众谋利益的初心是宽阔的 , 对民生的关注是深沉的 。
安源工运与刘少奇的初心// //
2、刘少奇在安源工人运动中践行初心的方法与启示在安源的革命实践中 , 刘少奇对党和工人饱含着真挚情怀 , 始终与工人群众休戚与共 , 为解除工人苦难 , 保护工人利益 , 倾注了大量心血 。
第一 , 融入安源工人集体中 , 与他们结下深厚真挚的革命情谊 。
经过安源工运的磨炼 , 刘少奇对自身使命有了一个明确认识:“我们抱定社会主义的思想 , 从最黑暗的家庭奋斗出来 , 到中国这样沉寂的社会里面 , 干这种改造社会的事业 。 ”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 , 刘少奇深入实际 , 自觉乐意地接受工人的教育 , 摆正自己与工人的关系 , 将自己来安源的初心明白无误地告诉工人 。
在这一过程中 , 刘少奇的思想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 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既为改造社会而尽力 , 我们只知道牺牲 , 不知道权利 , 把自己心里洗刷得清清洁洁 , 然后不致做出违背主义的事情 。 ”
他公开表明自己信奉什么样的主义:“我们都是相信社会主义——工人的主义——才到安源来帮大家做事的 , 并且都是劳动组合书记部命令我们来做事的 , 我们绝对不是为名为利个人跑得来的 , 所以大家工友既相信我们做事是帮助大家 , 不致害大家 , 就应相信其他相信社会主义的人来做事也是帮助大家 , 不致害大家 。 ” 他向安源工人坦荡表明自己的初衷 , 得到工人的真心接纳 , 很快融入其中 , 与工人结成坚强的整体 。
在工作和斗争中 , 刘少奇与安源工人结下了深厚真挚的革命情谊 。 1951年7月8日 , 在给安源镇工会的回信中 , 刘少奇饱含深情地写道:安源的许多事和同志 , “至今我还记忆得很清楚” 。 “应该在安源建立一个纪念碑 , 并举行追悼会 , 以纪念安源一切死难的烈士们 。 ”
1964年5月10日 , 刘少奇在与安源老工人袁品高一起回忆安源工运时说:“我在安源的时候 , 有事情不是都和你们商量吗?”“无论做什么工作 , 都要把底子交给群众 , 这样群众才信任我们 , 我们做什么事情 , 群众才会和我们在一起 。 ”“依靠广大群众把矿上的游乐部打垮了 。 ”
1980年3月8日 , 王光美也谈道:“安源是少奇同志早年从事革命工作的著名地方 。 在这里 , 他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深厚的感情 , 更主要的是他从这里学到了极为可贵的知识 , 总结出很多的经验 。 这些知识和经验 , 对于党和少奇同志以后的革命斗争 , 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 ”安源是刘少奇革命初心之路的重要开端 , 他终身难以忘记在安源的岁月 。
第二 ,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 鼓励工人为实现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而奋斗 。
1923年8月10日 , 刘少奇与朱少连一起写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长文 , 详细记载安源路况工人运动的奋斗历程 , 着重分析和总结整个大罢工取得成功的原因 , 指出今后工作中应十分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
他们还在文中指出 , 工人应当不歇脚步 , 同心奋斗 , 担当起更加重大的使命:“我们今后不仅应为我们自己的团体 , 为我们万余苦朋友 , 努力奋斗;我们更应为我们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苦朋友努力奋斗!我们一面要去唤醒后营的伙伴 , 一面自己打叠精神收拾器械预备开赴前敌 。 ”
这篇文章为鼓舞工人士气 , 巩固俱乐部的团结统一 , 帮助工人认清当下的现状和发展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 10天之后 , 刘少奇又撰写了《对俱乐部过去的批评和将来的计划》一文 , 情真意切地告知工人:“我们应该不使前日的成功失败 , 赶紧引导全体工友向劳工解放运动的正确道路前进 。 ”
他还经常教育工人要吸取经验教训 , 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动摇初心:“我不愿使这一年的经过在大家脑筋中记着而不能得到一种历史教训……望大家立改前非 , 保持前日团结的精神 , 奋勇前进!则我诚意希望之将来的俱乐部 , 当从大家的齐心努力中得来 。 ”1925年春 , 刘少奇离开安源后又写下了《“二七”失败后的安源工会》一文 , 同样对安源工人寄予厚望 。
第三 , 让俱乐部切实为工人服务 , 维护工人的实际利益 。
1922年9月大罢工胜利后 , 刘少奇就开始协助时任安源工人俱乐部总主任的李立三抓俱乐部的内部建设工作 。 1924年 , 他担任总主任的时候 , 更是加强了对俱乐部的管理 。
对不为工人办事 , 不为工人着想 , 不为工人出力的机构、制度和人员 , 刘少奇从上到下 , 逐级逐个进行检查整顿 , 改进提高 , 以达到工人满意的目的 。 刘少奇大力进行机构改革 , 相继成立了裁判委员会、教育股、劳动介绍所、故工抚恤会、游艺股等 , 尽最大可能为工人谋求政治经济、劳动管理、劳动保障和文化教育等诸多利益 。
刘少奇还规定实行定期报告制度 , 使俱乐部公开接受监督 。 由此 , 俱乐部的干部和工人明确了自己的权力义务 , 各部门能够依规履职办事 , 更好地维护了工人的利益 。
第四 , 用高尚清明的政治品格 , 证明和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 。
刘少奇深知 , 革命者特别是领导者只有率先垂范 , 身体力行 , 才能被工人信赖和拥戴 。
1922年 9月 , 刘少奇初到安源后 , 由于对实际情况不够了解 , 在这个阶段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和不足 。 对此 , 他作了恳切的反省和深刻的自我批评 。 他批评自己做事“精神不好 , 过于审慎” , “平时对工友的交际和谈说 , 都表现一种不愿意的懒散态度” 。 做事“也不大加整理” , “到后来对俱乐部事务不十分负责 , 以致引起工友的误会” 。 他说 , 这些都是自己的错误 。
在生活上 , 刘少奇与其他人员一样 , 每月领取津贴 15元 。 1923年春 , 他与何宝珍结婚生子后 , 一度生活困难 。 工人们背着他商量提高他的月津贴标准 , 给他增加到 100元 。 刘少奇拒绝了 。 工人对此不理解 , 误认是他嫌少 , 将津贴增加到 200元 , 又被他拒绝了 。 工人们更加疑惑起来 。 刘少奇为此专门开会、讲道理 , 才做通了工人们的工作 , 赢得了他们的赞誉 。
1964年 5月 , 刘少奇回忆了这件事后来的解决过程:“以后就召开党内外积极分子会议 , 给他们讲清道理 , 我们搞革命是为了要解放全中国 , 要建设社会主义 , 搞共产主义 。 道理讲清了 , 工人才相信我们 。 ”
此后在安源 , 刘少奇与同志们一样 , 每月始终领取 15元津贴 , 生活简朴 , 从不搞特殊 。
在安源 , 刘少奇实现了革命理想信念与工人运动实践的结合 , 从一名留学归国青年成长为卓越的工人运动领袖和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
在安源 , 刘少奇始终将工人的根本利益和革命大局放在最高位置 , 即使遭遇一时的误会和抱怨 , 仍然坦荡赤诚 , 燃烧着炽热的爱民为民情怀 。
在安源 , 刘少奇时刻衷心向党 , 充分展示出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践行初心的奋斗历程 , 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
(● 来源:《党的文献》2018年“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增刊;作者:黄仂 ,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研究馆员)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国花牡丹,慈禧太后与牡丹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 茶叶资讯:最近涨势迅猛的六堡茶,如此与众不同
- 隆中决策: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直接关系
- 多角度浅谈诸葛亮治蜀的局限与失误
- 宋江与武松:相见恨晚的结拜兄弟,为何最后分道扬镳?
- 一边与日军勾结,一边高喊抗日,桂系李宗仁,唱的哪一出?
- 大意失荆州:浅谈关羽失荆州与樊城之役
- 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第二十三章 骗与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