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因为一些灾异就废掉皇后,然而这却绝不是最过分的!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 因为一些灾异就废掉皇后 , 然而这却绝不是最过分的!
古人信奉天人感应 , 认为星象的变化是上天给皇帝带来的警示 , 希望他们能施行善政 , 以仁义治国 。 面对星象之变 , 一开始皇帝们还会下《罪己诏》 , 检讨自己的过失 。 时间长了 , 皇帝们渐渐发现了一些取巧的办法 , 那就是拿其他人来顶罪 。
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 因为一些灾异就废掉皇后 , 然而这却绝不是最过分的!// //
从汉代开始 , 只要有地方出现灾异事件 , 皇帝们就会罢免 , 甚至杀害三公级别官员 。 例如在汉成帝年间 , 天空赫然出现“荧惑守心”这种顶级灾异 。 按照星相学的说法 , 一旦出现荧惑守心 , 短期内国内必有大丧 , 不是皇帝驾崩 , 就是皇后暴死 。 为了避灾 , 汉成帝竟逼迫当时的宰相翟方进自杀 , 算是向上天“交了差” 。
更有甚者 , 有些薄情的皇帝会拿皇后来顶罪 。 出现灾异后 , 皇帝们就会下旨 , 降低皇后的各种待遇;若灾异比较严重 , 还可能将皇后废掉 。 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 因为一些灾异就废掉皇后 , 实在有些过分 , 然而这却绝不是最过分的……
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 因为一些灾异就废掉皇后 , 然而这却绝不是最过分的!// //
苻生 ,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王朝的皇帝 。 此人虽贵为皇子 , 但天生残疾 , 是个独眼 , 所以很不受人待见 , 在宫中受尽了白眼 。 童年的压抑将苻生塑造成一个顶级的暴君 , 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混世魔王 。 当他继承皇位并获取无上的权力后 , 总找各种荒谬的理由杀人 , 一天不杀人就浑身不舒服 。
上朝时 , 苻生总是手持弓箭 , 只有有大臣、嫔妃不合他的意 , 就一箭射死 。 在朝堂上 , 还常将斧子、刀子、锯子放在身旁 , 让大臣们不寒而栗 。 即位不久 , 上至后妃公卿 , 下至仆隶 , 被杀死五百余人 。
一天 , 苻生大宴群臣 , 以尚书辛牢为酒监 。 辛牢认为 , 大臣在大殿上醉酒 , 实在有辱斯文 , 所以劝酒十分不积极 。 苻生见此 , 感到十分不痛快:“你为何不劝人饮酒 , 不见还有在那里坐的么?”话还没说完 , 怒极的苻生就拿起弓箭 , 射穿了辛牢的脖子 , 吓得群臣魂不附体 。 于是 , 大臣们只好大口喝酒 , 均醉得不省人事 , 吐得大殿上到处是污物 。 苻生见此 , 竟开心地手舞足蹈 。
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 因为一些灾异就废掉皇后 , 然而这却绝不是最过分的!// //
此外 , 苻生还特别喜欢出巡 , 然后找出不顺眼的人杀掉 。 在一次出巡中 , 苻生看到一对长相清秀的男女从自己身边走过 。 于是他叫住两人 , 夸赞道:“你们真是一对璧人 , 结婚了没?”结果两人回答:“咱们是兄妹 , 怎能婚配?”结果苻生竟说:“那朕就赐你们婚配 , 赏你们就地交合 , 岂不美哉?”对于如此荒谬要求 , 兄妹俩自然不同意 。 苻生见他们“不识抬举” , 竟用佩剑将两人砍死 。
对于非亲非故的大臣、平民 , 苻生想杀就杀;对于自己的至亲 , 苻生也同样“一视同仁” 。 一次 , 中书监胡文、中书令王鱼入奏:“近日有客星孛于大角 , 荧惑入东井 , 大角为帝坐 , 东井秦之分野 , 不出三年 , 国有大丧 , 大臣戮死 。 这是上天警示陛下 , 要行仁政!”
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 因为一些灾异就废掉皇后 , 然而这却绝不是最过分的!// //
苻生听闻天象异变 , 却一点也不慌张:“无妨 , 朕自有解决方法!”于是 , 苻生提着刀来到后宫 , 找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梁皇后 。 梁皇后听说丈夫来了 , 赶紧出宫迎接 , 还没来得及说话 , 苻生就将她一刀砍死 。 他一边割皇后的头一边说:“皇后即为国母 , 那就应该替我死!”
由于苻生见人就杀 , 六亲不认 , 让前秦举国上下惶恐不安 。 为了除掉这个魔王 , 东海王苻坚发动政变 , 并派兵逮捕了苻生 。 在狱中 , 苻生为消解忧愁而狂饮不止 。 苻坚的使者趁其大醉之时 , 用绳索将其勒毙 , 死时年仅23岁 , 谥曰“厉王” 。
- 别不信,最早把牡丹叫“国花”竟然是她!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否有过“七擒七纵孟获”?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
- 返京者深夜有家难回:“硬核防疫,以人为本”,为何这并不矛盾?
- 古代名画里的“女主角”,每个都是一段历史
- 河北的省级博物馆为何叫“河北博物院”,而不是“河北省博物馆”
- 历代皇帝为何自称“朕”?恍然大悟!
- 《出师表》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