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秘诀在微妙的平衡

熟悉历史的朋友知道 , 虽然古代皇帝权力高度集中 , 但有些朝代的个别时候 , 皇帝的权威下降 , 以下克上的情况经常发生 , 地方大员武将的任命不再有皇帝出 , 而是由部下拥立 , 然后再由朝廷确认 。 唐朝中后期就是典型例子 ,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一家独大 , 财权事权一手抓 , 对皇帝的命令表明上执行 , 阴奉阳违 。 但节度使权力到底有多大?我举个例子


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秘诀在微妙的平衡

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秘诀在微妙的平衡// //

首推河朔三镇节度使 , 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这三个节度使安史之乱后投降朝廷 , 其实就是安禄山的旧部 , 在河北天津一带 。 虽号称一朝 , 实成为二国 , 文化上不推崇儒家文化 , 反而推崇胡人文化 , 不参加唐朝科举 , 不承认朝廷任命的官员 , 连交通都不通 。 各握强兵数万 , 租赋不上供 , 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 乱兵是唐朝藩镇割据一方的特色 , 所谓“长安天子 , 魏府牙军 。 张国刚在《唐代藩镇研究》一书中提到藩镇动乱的四个特点:封闭性、凌上性、反暴性、嗜利性 。 这三镇的节度使虽然名义上是世袭 , 但是经常内部发生叛乱被杀 , 直到唐朝灭亡 , 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改善 。 朝廷国力衰退 , 只要他们不太作乱 , 就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 毕竟抵御胡人还依靠他们 。


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秘诀在微妙的平衡

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秘诀在微妙的平衡// //

虽然河朔三镇既有独立的倾向又有独立的实力 , 但是河朔三镇的节度使终唐一代称王称帝反叛朝廷的只是极小部分 。 所有的节度使都接受或请求过朝廷的册封 , 就三镇而言它和中央的战争多数是朝廷拒绝藩镇的请求而导致的 。


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秘诀在微妙的平衡

唐朝节度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秘诀在微妙的平衡// //

唐朝自肃宗开始 , 虽然多采取“绥靖”政策 , 但是也没有坐以待毙 。 为应对以三镇为首的藩镇势力 , 多采取“剿抚并用”之策 , 同时在要冲大郡、敌我力量犬牙交错之地 , 设置新的节度使 。 较为强大的有昭义节度使、忠武军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等 。 唐朝之后的每一次事件 , 几乎都离不开节度使的身影 , 如:泾原兵变、平凉会盟、牛李党争等 。 虽然每一次唐朝都是化险为夷 , 但是节度使却是“外战内行、内战外行” , 结果是节度使越闹越多、越闹越厉害 , 从开始的边境到内地到京畿 , 节度使的“旗帜”插满了全国 。 唐朝深深陷入了与节度使之间的内耗当中 , 各节度使也逐渐与朝廷离心离德 , 由朝廷的守护者变成了觊觎者 。 在“黄巢起义”之前 , 各节度使还不敢太明目张胆 , 对唐天子还是心存敬畏;而在平定“黄巢起义”后 , 压倒在各节度使道义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也飘落了 , 各自野心暴露无遗 , 纷纷抢占地盘 , 唯恐慢人一步 , 当时的情形就是“小鱼吃虾米 , 后被大鱼吃” 。 唐朝完全成为了战国 , 皇帝沦为了节度使之间的“玩物”一般 , 境遇甚至远比不上汉献帝 , 因为汉献帝至少还有价值被曹操挟着去“令诸侯